自古以來,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,而未來也是由勝利者決定的,“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”一直是世間永恒不變的定律。元朝末年,朱元璋憑借自己的能力,獲得了一大批有才能之人的輔佐,最終推翻元朝,建立了大明王朝,成為了開國皇帝。 但是幾百年之后,他的子孫后代由于不擅經(jīng)營,導(dǎo)致國家衰敗,引起了天怒人怨,最終被李自成擊敗,國家滅亡。此時的朱氏皇族失去了往日的風(fēng)光,而他們以前擁有的一切也都煙消云散,全部拿捏在了李自成的手中。不過,在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前,也曾對明朝朱家做出了慘無人道的事情。 1963年,江蘇淮安遇到了眼中干旱,洪澤湖的水位降到了歷史最低點,此時一大批石像露出水面,人們經(jīng)過探查之后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竟然是一個陵墓,也就是朱元璋的高祖、曾祖的衣冠冢和祖父的實際葬地——明祖陵。 據(jù)說在元朝末年之時,為了躲避官府的苦役,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帶領(lǐng)全家老小逃到了泗州、盱眙一帶,居住在孫家崗。后來有一個道士經(jīng)過此事,他感嘆這里的風(fēng)水太好了,如果有人埋葬在這里,他的后代可能會出現(xiàn)天子。朱初一聽了之后便記在了心里,并且叮囑自己的兒子,一定要把自己埋葬在此地。朱初一去世半年之后,他的兒媳便懷上了朱元璋。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,在應(yīng)天(南京)稱帝后,便將要將自己祖先的陵墓重新裝修再葬。于是乎,他派了“風(fēng)水大師”劉基前去自己的老家鳳陽勘察,制定出完美的裝修方案。耗費了無數(shù)的人力和財力之后,明祖陵修建成功。但是由于此處位于低洼地帶,不斷受到洪水侵蝕,因此后來便成了一座水墓。 李自成攻打鳳陽之時,恰好聽說了這件事情,他也是個比較迷信的人,因此聽完之后便下了命令,讓手下將明祖陵徹底破壞,蘊含著“斷龍脈”的意義。此時明朝還沒有滅亡,因此,崇禎皇帝聽了這件事情之后,憤怒不已,便想要把李自成的祖墓也給挖了。 于是乎,崇禎皇帝悄悄派人前往陜西尋找李自成的祖墓,并通過對李自成的老鄉(xiāng)們進行嚴(yán)刑逼問的方式,知道了李自成祖墓的位置,最終成功將其祖墓也給挖了。就這樣,兩個貴為領(lǐng)袖的人物,開始玩起了如此喪心病狂而又無理取鬧的事情。最終的結(jié)局也是顯然易見的,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當(dāng)皇帝,因此最終國家落入了其他人的手中。 參考資料:《明史》 |
|
來自: 無風(fēng)起念 > 《待分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