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假到了,對于學習英語的小伙伴們來說,追劇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。盡管評價頗高的《唐頓莊園》(Downton Abbey)已經在第六季終結,但這部經典的英劇依然是我們學習英語、了解英倫文化的絕佳選擇。 《唐頓莊園》的背景設定在1910年代英王喬治五世在位時約克郡一個虛構的莊園——唐頓莊園,故事開始于格蘭瑟姆(Grantham)伯爵一家由家產繼承問題而引發(fā)的種種糾葛,呈現了英國上層貴族與其仆人們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的人間百態(tài),劇情跌宕起伏。 相信細細品味下去,這部劇帶給你的不僅僅是一場英語盛宴,更是一場上世紀英國社會文化的薈萃,從貴族的穿衣打扮到早晚用餐,從各種場合的言談舉止到日常出行,再到社會交往,無不體現出這一特定社會階層的禮儀規(guī)范。 除了貴族外,劇中還有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群體,那就是樓下的仆人,從最底層的幫廚到廚娘,從仆從到貼身仆人,再到管家,一個等級森嚴的集團內部各司其職,確保這個大家庭一切運轉良好。 紀錄片《唐頓莊園中的禮儀》特地邀請了歷史顧問Alastair Bruce和“唐頓”劇組進行講述,帶你穿越到20世紀早期的英國,體會原汁原味的英式莊園生活。 接下來,阿研就帶大家隨劇集深入莊園內部,將其中的森嚴等級和禮儀規(guī)范一探究竟。 How to keep house? 這么大一個家,打理起來可不是容易的,整個大家庭內部各司其職,每個人都扮演者自己的角色。 這里的每一天都嚴格按照時間表、鈴聲和鐘聲來進行。每天早晨,男仆會定時守在鈴旁,觀察著主人們各自的鈴,誰的鈴響,就立刻派其貼身仆人到主人那兒去,看主人需要什么。 貼身仆人會拉開窗簾、按時叫醒主人,并為其遞上一杯熱茶。Lord Grantham會在洗完澡、穿戴整齊后于8點30準時下樓享用早餐,同時讀讀報、看看信。 午宴約在下午2點鐘結束,到了5點鐘,叮叮叮!鈴聲一響,主人們就會齊聚在會客廳共用下午茶。 說到下午茶呢,倒茶順序也是有講究的,主人是先倒茶再倒牛奶的,而仆人因為用的是次等的茶具,先倒牛奶可以防止熱茶倒進去后茶杯破裂。每天的晚餐時間也以鐘聲為準,當Carson敲響了更衣鐘,主人們這時便會上樓更衣,接著晚餐鐘響了,主人們按時下來用餐。 關于如何體驗正宗的英式下午茶,阿研之前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,戳藍字查看喲——《low tea不是低級茶!正宗下午茶了解一下》 How to have style? Style在這里是指格調、風范,無論在家還是在社交場合,對當時的貴族來說,格調都是十分重要的。 從男人的領結到女士的著裝、發(fā)飾,再到仆人的打扮都是頗為講究的,不能有半點馬虎,因為不同的格調代表著不同的階層,必須與其身份或具體場合相適應。 貴族女子一天是要換7次衣服的,吃早餐時換一次,出門散步換一次,用午餐時換一次,下午騎馬娛樂時換一次,下午茶時換一次,晚餐還要換一次,到了就寢前再換一次,另一方面也是她們不需要工作的體現,這種繁瑣的更衣禮儀或許在現在看來是不可思議的,卻是那個時候的貴族生活格調的重要體現。如圖: 此外,20世紀20年代是革命性的年代,在這之前,女士頗受限制,穿著令人窒息的緊身胸衣,腰線也高。一戰(zhàn)后,以往的緊身胸衣則逐漸被更為寬松舒適的衣著替代。女士剪短發(fā)也成為了一時的潮流,Lady Mary就跟上了這股潮流。 ![]() 貴族男士的領結也很有講究,比如吃飯時系白色領帶是人們普遍接受的,而黑色領結則被視為是比較休閑的,不夠正式,不適合用餐場合。 劇中,Robert因燕尾服還沒送回來,便系了一幅黑領結來用晚宴,因此有了老夫人調侃的一幕。老夫人作為英式傳統(tǒng)的代表,是重要的服裝把關人。 ![]() 老夫人調侃起親生兒子也毫不含糊…… 說完主人,就是仆人了。一般來說,女主人的貼身仆人是不允許濃妝艷抹的,也不允許有復雜的頭飾,形象必須素雅又不失分寸,以免蓋過主人的風頭。 男仆則代表著一個貴族家庭的門面,他們往往身材高大魁梧,他們的服飾也須與其身份相對應,上面的每一個元素都代表著階層,往往是條紋馬甲,并且衣服扣子上刻著這個貴族家庭的家徽。 ![]() How to have fun? 談到享樂,這可是貴族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與平民生活的一大區(qū)別。他們的享樂方式多種多樣。而不同的時節(jié),享樂活動是不一樣的。 譬如,倫敦的夏季,是聚會、野餐、賽舟的季節(jié),也是參觀展覽、觀看歌劇的季節(jié)。 ![]() 到了8、9月份,狩獵和騎馬之類的運動則開始風生水起。再到11月份,便是奢侈的獵狐活動了。此外,每年則會時不時有游園會,仆人可以和主人共同參加,盡情娛樂、享受生活。 ![]() 狩獵活動可謂盛大,狩獵并非唯獨貴族參加的,除了貴族這一狩獵主體,還有一大隊人馬輔助其狩獵,有裝彈的、計分的、還有追趕獵物的。 ![]() 貴族們進行不同的活動時,著裝也是不同的。譬如,對Lady Mary來說,騎馬是其日常消遣方式。 騎馬時,她常常穿的是方便的粗花昵衣服,然而狩獵時,則需穿得更為傳統(tǒng)和正式一些,高頂禮帽就是這一活動的標配。 ![]() How to speak? 當然了,貴族的言談跟普通人也是極為不同的,說什么、怎么說、什么場合說都要嚴格遵循當時特定的禮儀規(guī)范。
在飯桌上,你的言談須迂回、克制,切記不要跟任何人起沖突,尤其不要頂撞主人。這是基本的餐桌禮儀。而一旦有沖突發(fā)生,家里的女主人就要承擔起調和矛盾的責任了,盡力使談話和諧、活潑。
另外,這是一個充滿微妙、暗諷和委婉語的時代,直言不諱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,用語委婉也是貴族教養(yǎng)的一個體現。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景,當Lady Mary向外婆提起用媽媽的財產維系Crawly這一古老家族時,從美國來的外婆直截了當地說,不就是想用外公的錢保住Crawly的貴族地位嘛,一聽這話,在一旁的Mary和奶奶立刻感到不適,便回復道,恐怕我們不會這么說。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,英國的委婉和美國的直接相遇后相互碰撞擦出的有趣火花。 ![]() How to raise children? 說到養(yǎng)育孩子,貴族有一套自己的方法。他們認為孩子是該由父母照看,但不該時時刻刻都如此。他們的孩子大多數時間是和保姆待在一起的,唯獨下午茶時間,會被帶到父母面前進行短暫的相聚。
此外,男孩子和女孩子受的教育是不同的,男孩子7歲會被送進寄宿學校,到了13歲會進入伊頓公學或哈羅公學,再大一點,會進入牛津或劍橋大學學習。而對于女孩子的教育,則更傾向于把其培養(yǎng)成為賢妻良母,從小就由家庭女教師教授縫補、刺繡等成為人妻應當具備的能力。
另外,貴族也會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與仆人建立深厚感情,例如劇中Mrs. Patmore讓小George舔碗這個情景,讓人看了倍感親切與溫暖。 ![]() 又如,劇中Mary在丈夫Mathew不幸遭遇車禍身亡后找到管家Carson痛哭一場的情景,讓我們印象深刻。Mary是家中的長女,Carson是看著她長大的,甚至比父親更了解她,因此Mary才會像撲到Carson懷里,哭得像個孩子,可見兩人感情之深。 ![]() 看完這些唐頓莊園里的禮儀規(guī)范, 你對上層貴族的生活是不是了解更多了呢? 其實做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也很好, 就用不著一天換7次衣服了~ 投稿作者 | 一枝梅 編輯 | 圓月亮 審核 | 阿研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