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愛國政治家、文學家,在被俘后,他作《正氣歌》以明志。其中有這樣四句:為嚴將軍頭,為嵇侍中血,為張睢陽齒,為顏常山舌。這里面有四個與文天祥一樣悲壯的英雄人物。 文天祥 為嚴將軍頭 三國時期,劉備取西川,老將嚴顏鎮(zhèn)守巴郡,張飛設(shè)計生擒了嚴顏,張飛大聲呵斥嚴顏,沒見我大軍到此,為什么不投降?嚴顏聲音更大,你們奪我江州,江州只有斷頭將軍,沒有投降將軍! 根據(jù)《三國演義》的說法,張飛義釋嚴顏,以禮相待,嚴顏十分感動,投降了劉備。這樣說來,似乎顯得嚴顏言行不一了。 這其實是小說家的杜撰,事實上,嚴顏從未被無故進犯西川的劉備感動,他既沒有被招安,也沒有投降,而是被軟禁了。此后嚴顏未在正史中出現(xiàn),地方野史稱,嚴顏在成都城破后自盡。其大義凜然的氣節(jié)不用懷疑。 嚴顏 為嵇侍中血 嵇紹,嵇康之子,晉朝惠帝時期任侍中。時逢“八王之亂”,司馬家的兄弟幾個混戰(zhàn)一團,惠帝如皮球一般被幾個王來回折騰,顛沛流離,一次朝廷北征,適逢朝廷的軍隊在蕩陰戰(zhàn)敗,惠帝面部也中了三箭,亂軍之中,百官和侍衛(wèi)都四散逃命,只有嵇侍中,莊重的整理冠戴,挺身立于惠帝前護衛(wèi),被司馬穎的軍士拿住,旋即被害。他的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。 事后,侍從先脫去惠帝的血衣,惠帝叮囑,這是嵇侍中的血,不要洗掉了。 慌亂之中,從容鎮(zhèn)定,以身死節(jié),嵇紹是一個有骨氣的人。 為張睢陽齒 安史之亂,安祿山的胡人部隊所向披靡,洛陽、長安半年之內(nèi)相繼陷落。睢陽是江淮門戶,如果失守,江淮不保,唐王朝就徹底完蛋了。 張巡頗具爭議 守將張巡率領(lǐng)7000守軍,力扛胡敵十萬大軍。這場守城戰(zhàn)打的異常慘烈,守軍共擊退敵人400余次進攻,到后來糧草用盡,張巡殺了自己的妻妾分給將士吃,就這樣堅守了十個月后,睢陽城破。張巡及一眾守將被俘,不屈被害。張巡大戰(zhàn)時,衛(wèi)國心切,大呼之下,眥裂血流,齒牙盡碎。 睢陽雖然失守,但遏制了叛軍的犀利勢頭,也保全了唐朝最后的富庶重地江淮地區(qū),為唐軍組織反攻贏得了時間,是安史之亂真正的轉(zhuǎn)折點。韓愈評價張巡“守一城,捍天下,以千百就盡之卒,戰(zhàn)百萬日滋之師…天下之不亡,其誰之功也?” 為顏常山舌 顏常山,名字叫做顏杲卿,和顏真卿同為顏之推的六世孫,安史之亂時,顏杲卿守常山,后叛軍圍攻常山,城破被俘,見到安祿山后,顏杲卿咒罵不止,安祿山命人割掉了顏杲卿的舌頭,笑著問,還能罵嗎? 安史之亂 不能了,但這不重要,在可以戰(zhàn)斗時,他戰(zhàn)斗到最后,手臂斷了,就用腳踢,腳斷了,就用牙齒咬,牙也碎了,就用舌頭罵,連舌頭也沒了,就用眼睛瞪他,直到死為止。 安祿山不明白,求個饒有那么難嗎?確實挺難的,這是一個民族的風骨,人沒了,但是如果風骨也沒了,那就真的完了。所幸這股氣一直在,文天祥身上的不就是嗎?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