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難想象,為騰訊立下過赫赫戰(zhàn)功、并且正在新戰(zhàn)場開疆拓土的這個人,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歷經滄桑、精明世故,而是大男孩般陽光的微笑。 他身高六尺,四十余歲,身形削瘦。戴黑框眼鏡,穿淺色襯衫,平常習慣穿球鞋上班。 他叫湯道生,騰訊高級副總裁、騰訊云與智慧產業(yè)事業(yè)群總裁,就是被馬化騰托咐了互聯網下半場的這個人。 刀神不虛 湯道生一看就像位工程師,但舉手投足又有著英倫紳士范。 曾經有騰訊員工剛巧與他同一電梯,一激動掉了捏在手上的工牌。他彎腰、幫撿起工牌,然后笑著問:“同學,哪個部門的,叫什么名字,來騰訊多久了?” 有時,有員工和他一同過門禁,他會先幫刷門禁,讓員工先過去。在外人看來,這位公司領導謙遜得有點不可思議,但于他,這是為人處世的習慣。 在騰訊內部,大家習慣叫他的英文名DOWSON,而他的下屬,更喜歡把他的英文名叫成諧音——刀神,聽起來又親切,又像網絡玄幻小說里那種戰(zhàn)無不勝的大神。 事實上,這兩種貌似沖突的特性,在湯道生身上卻毫無違和地融在了一起。 他在騰訊,確實是神一般的存在。 他是七零后,出生在香港的黃金年代,性格中繼承了香港黃金一代的蓬勃之氣 。 小時候,他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好,父母經營家庭作坊式塑料加工廠。晚上,孩子們把塑料廢物一收拾,打開帆布床就睡,但經常半夜被亂竄的老鼠吵醒。 但一家人同甘共苦,相互珍惜。 他自小就讀于香港的普通學校,但很快顯出學霸氣質,一路開掛。 他于1991年到美國密西根大學修讀計算機工程。1994年加入著名的Oracle(甲骨文)軟件公司,負責數據庫研發(fā)和測試工作。1997年獲得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。2000年加入Sendmail軟件公司,管理研發(fā)團隊開發(fā)大型郵件系統。 2004年,騰訊上市。2005年,他受斯坦福同學、正在擔任騰訊首席戰(zhàn)略官的劉熾平引薦,得到了騰訊CTO張志東的認可。劉熾平后來升任為騰訊集團總裁,一直至今。湯道生以架構師的身份加入。他的技術領導力,出乎了馬化騰的意料。他領導QQ空間進行攻艱,突破了在線人數無法超過60萬的瓶頸,使當季度注冊用度超過5000萬。 2012年,面對騰訊自家產品——微信的沖擊,他用一切手段使QQ年輕化。結果手機QQ用戶直線上升,活躍用戶達到7億,成為騰訊在移動社交時代的基石之一。 2018年12月,他以騰訊音樂集團董事長的身份,在美國股市敲鐘上市,騰訊音樂市值逾200億美金。早先,如果沒有他在移動時代把音樂業(yè)務從困難中扭轉大局,就不會有這個數字音樂巨無霸。 他悄悄扶持的許多東西已經長成大樹,開花結實。 騰訊開放平臺已經成為與合作伙伴共享千億產業(yè)的互聯網平臺。 騰訊廣點通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社交廣告系統,每年廣點通收入達數百億元。 而這些,他都先后交給了騰訊其他部門。 湯道生深藏功與名。 一些下屬有點受不了,為什么好業(yè)務常常被剝離出去?他就耐心解釋:“這說明我們團隊創(chuàng)新孵化能力強。大家一定要看長遠?!?/p> 騰訊云,也是從無到有被湯道生所在的QQ團隊孵化出來的。這片云,最早是埋在QQ的開放平臺的種子,直到養(yǎng)得像姑娘可以出嫁一樣,才大白于天下。 2018年9月30日,馬化騰宣布,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,騰訊架構調整是為了“扎根消費互聯網,進軍產業(yè)互聯網”。 產業(yè)互聯網離不開云與大數據。騰訊云成了產業(yè)互聯網的顏值擔當,云與智慧產業(yè)事業(yè)群成立。 湯道生被選中了。 而在他手上締造移動社交輝煌的QQ,所在的社交網絡事業(yè)群,被拆解、重組到各部門。 破與立,同一時刻發(fā)生在湯道生身上。他說:“我們就像重新創(chuàng)業(yè)的團隊?!?/p> 偏師造云 有一些公司,在對外講業(yè)務時喜歡塑造英雄人物。 那騰訊云呢?湯道生的回答是質樸的:“我不太喜歡去打造所謂的英雄。騰訊云的成長,是一個積累、漸進的過程。許多人都付出了努力,但不是哪個人來決定乾坤的 ”。 這也呼應了騰訊在很長一段時期的發(fā)展特點,創(chuàng)新不是靠高人的規(guī)劃或者振臂一呼,而是靠公司氛圍的包容、團隊的自我驅動,產品的商業(yè)邏輯,自下而上涌現新事物。 所以,馬化騰、張小龍都很喜歡硅谷思想家KK的《失控》。此書剛好可以解釋騰訊式的創(chuàng)新現象。 那騰訊云為什么不是在騰訊的其他平臺誕生,而是被QQ所在的社交網絡事業(yè)群所孵化? 這和湯道生不設工作邊界,鼓勵團隊自由探索的工作風格直接相關。對創(chuàng)新項目,只要在對的方向上,他就放手讓員工去做。他珍惜員工的自我驅動,有時和員工討論問題,話說重了一些,事后都會去找員工道歉。有時覺得一次不夠,還會讓秘書再幫道歉一次。 QQ開放平臺,就是在這樣的管理氛圍下誕生的。它在QQ平臺上持續(xù)引進其他公司的社交游戲,開放流量,助力行業(yè),建立生態(tài),獲得商業(yè)轉化。成為了3Q大戰(zhàn)后,最早實施公司開放戰(zhàn)略的先鋒。 生態(tài)會自我演化。 被引入的眾多游戲,在騰訊所獲頗豐。它有推廣需求。而QQ平臺巨大的流量,正好需要轉化。于是,針對社交網絡的智能廣告系統——廣點通誕生了。現在,騰訊廣點通已成了覆蓋微信、QQ和騰訊信息流產品的最主要的廣告工具。 當游戲與廣告的合作伙伴越來越多后,QQ的關系鏈給了這些第三方,他們亂來怎么辦?那就做一套云服務去托管它們。 于是,2011年,騰訊云誕生了。 開放平臺、廣點通、騰訊云,遂成了騰訊社交網絡服務B端客戶的“三駕馬車”。 但云的投入太大了,服務器太貴了,贏利太難了。這業(yè)務值不值得做?騰訊的管理層看法不一致。 這時,湯道生多年攢下的人品開始大爆發(fā)。騰訊技術工程事業(yè)群的總裁盧山,安排團隊私底下支持他搞研發(fā)。 湯道生把云團隊藏在開放平臺內,成了不被人重視的“偏師”。 賣云,真的是一件非常低毛利的生意。一年下來,湯道生一算,云業(yè)務都是虧的。這使團隊不敢去買服務器的成品,而是直接采購內存與硬盤,然后自己設計、組裝。 騰訊還有很開放的互懟文化,業(yè)務團隊之間可以互怒,甚至員工也可以怒老板。騰訊云也是被懟的??汀?/p> 這對湯道生來說,是難熬的時光,“我們千萬百計省錢,而阿里云已經很高調了,全世界都知道它在做云,許多客戶找它”。 終于苦熬到2013年,騰訊云科技公司正式成立。 湯道生從谷歌引進了技術管理專家陳磊,但水土不服,又走了。 那時留下來的,都是跟了湯道生多年的鐵桿。現在騰訊云的總裁邱躍鵬,在那時是幫湯道生做運維的業(yè)務負責人,現在騰訊云副總裁王慧星,那時是QQ秀的骨干。 沒有資源,前景不明,湯道生有的,就是給他們畫餅。這些人就把時間與生命賭上面了。說到這些,湯道生是感慨的,只有靠相互信任,才能走下來;只有靠信念,才敢去闖。 那時的云團隊,是隱忍的,很少向上作匯報,怕講多了,會被認為不務正業(yè)。 湯道生突圍的方法是,不撒胡椒面,悶頭憋大招,云服務先從最熟悉的領域做起。 游戲是特別重云計算的產品,游戲廠家是騰訊開放平臺最早的客戶。在游戲云這個垂直領域,騰訊迅速超過了阿里。 音視頻方面,騰訊已經有非常好的娛樂生態(tài)、直播產品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視頻云迅速開放給了各大直播平臺,成為第二大業(yè)務模塊。 阿里云最早是在阿里小貸上跑通云服務的。這對騰訊云也一樣重要,微信支付、手Q支付的巨大交易量,打磨了騰訊云的能力。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為了它的客戶。 2015年,管理層開始對云的重要性有一致意見。這一年,馬化騰提出了互聯網+的戰(zhàn)略。沒有云,就無法真正“+”各行各業(yè)。云變成了責任,騰訊有義務為行業(yè)伙伴提供云服務;云變成了生態(tài),在云端共享共贏;云變成了基礎設施,是各行各業(yè)數字化的水與電。 云,終于變成馬化騰志在必得的戰(zhàn)場。 在2015年的騰訊財報上,第一次提及騰訊云作為騰訊的重點業(yè)務之一,錄得增長超過100%。 湯道生覺得騰訊云的春天來了,他在2015年9月的一次峰會上宣布,騰訊要在未來5年投入100億發(fā)展云服務。事后,馬化騰問,你說的這個投入,我不知道啊。但他也沒有責怪,只是說,“以后提前和我說一聲”。湯道生回憶起這個細節(jié),至今都覺得暖心。 2016年,馬化騰參加了騰訊的首屆“云+未來峰會”。此后每年,馬化騰都出席,在騰訊,只有云業(yè)務有這樣的待遇。馬化騰認為,以后用云量會像用電量一樣重要,會成為基本的經濟發(fā)展水平指標。 征途坎坷,云圖初現。 湯道生的云團隊,終于畫餅成真,摸著石頭過了河。 湯道生的總結是,“這些年最重要是,團隊沒有被外部的浮躁,干擾到做事的信念?!?/p> 萬物生長 自然界的云,化為雨露,滋養(yǎng)萬物生長。 互聯網的云,承載萬物互聯,把數據的孤島連成大陸與海洋,使舊事物出現新面貌,使新事物不斷被創(chuàng)生。 2016年之后,騰訊云一路狂飚。 馬化騰在當年的云+未來峰會上說,“騰訊不是把云作為獨立業(yè)務來考慮,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(zhàn)略去考慮?!?/p> 與阿里云的先發(fā)優(yōu)勢相比,它要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。 騰訊的公司戰(zhàn)略,已經從“互聯網+”升級為要做各行各業(yè)的“數字化助手”。如何當“助手”?馬化騰的經典表述是,“在云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”。 整個騰訊開始AI IN ALL(人工智能改變所有產品)。人工智能,已成為云輸出服務價值的重要途徑。 湯道生再次發(fā)揮了他的學霸本色,驅動團隊學習,并且全球招募科學家加入騰訊。 但他又是務實的,研究人工智能是為了用AI打磨產品,提升用戶體驗,這也是騰訊的風格。 微信語音轉文字,天天P圖,QQ空間直播掛件,已離不開計算機視覺智能技術。 音樂類產品QQ音樂、全民K歌,實現聽歌識曲、人聲與背景音分離的效果。這是靠了智能語音識技術。 內容類產品例如QQ看點,用人工智能進行個性化推薦。 騰訊在2017年后,形成了AI Lab(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)、騰訊優(yōu)圖實驗室、微信智能語音團隊等實驗室矩陣。它們的能力,轉化為了騰訊云為各行業(yè)提供的 25種AI服務。 其中優(yōu)圖實驗室的逆襲,特別離不開湯道生的知人善任與行業(yè)洞察。 騰訊優(yōu)圖實驗室原本是很小的研究計算機視覺的團隊,差點在2011年的騰訊架構調整中成為孤兒。湯道生做QQ空間很多年,深知照片對用戶的價值,他隱隱覺得,這可能會是計算機視覺的重要方向。于是,他把這個團隊留了下來,研究人臉識別?,F在,優(yōu)圖已成長為騰訊最頂尖的視覺識別團隊。 優(yōu)圖實驗室的人臉識別技術,曾在短短半年內,協助福建省公安廳找回124名走失人員。 除了人工智能,云的生命線是安全技術。騰訊云有全球一流的安全防護體系。騰訊的安全專家,如白帽子黑客,攻破過特斯拉的漏洞。3Q大戰(zhàn)后,騰訊就開始成建制的組建安全實驗室,現在成了騰訊云可輸出的核心能力之一。 在云上具備了人工智能、安全、大數據處理這些能力后,就可催動萬物生長。 騰訊云在微眾銀行中積累的技術,包括智能化的移動支付、財富管理和小額貸款,能幫助銀行有效管理風險、向用戶推薦產品,在金融圈獲得了口碑。 有一次,騰訊云在和友商激烈的角逐后,終于簽下了一家銀行。等銀行方走后,騰訊的員工在會議室集體歡呼,湯道生也走過來,開心地拍拍員工的肩膀,說一聲,好樣的。至今讓參與者不能忘記。 被科技部列入國家項目的“騰訊覓影”,更是成了“神醫(yī)助手”, 可通過AI幫助醫(yī)生進行癌癥疾病早篩、早診和早治,準確率超過90%。它的原理,就是用圖像識別、大數據處理、機器學習與醫(yī)學融合。 而騰訊與云南省政府合作的“一部手機游云南”,更是有效遏制了宰客、黑導游等頑疾。這個項目,通過騰訊云的能力,打通了旅游政商機構的流程與數據,一件投訴的處理時間從12個工作日提升到7小時,游客投訴流程像電商物流一樣方便、透明。 這樣的故事,每天都在發(fā)生。發(fā)生在物流行業(yè)、工業(yè)領域、零售市場、智慧城市、交通領域、政務領域,教育領域、醫(yī)療領域、文旅領域。騰訊的云端能力,為它們提升幾十倍到幾百倍的效率。 馬化騰在2018年9月30日提出了“互聯網的下半場是產業(yè)互聯網”,但騰訊的業(yè)務,早已一頭扎進了產業(yè)的數字化之中。騰訊云則是沖得最前的排頭兵之一。 而在世界的另一側,亞馬遜的aws云服務成為全球榜首,也助推它成為市值萬億美金的科技公司。疲軟很久的微軟,也在2018年重回巔峰,靠微軟的云服務緊隨蘋果公司,市值沖到八千多億美金。 世界大勢,浩浩蕩蕩。 隱隱之中,似有風雷激蕩。湯道生的感覺是:“我們好像是被大的時代推著走,你不做不行”。 命中注定 騰訊是一家有內省精神的公司。也因此,它總能借危機催動進化。 2011年3Q大戰(zhàn)后,馬化騰曾邀請一大批外部專家“X光看騰訊”,從而催生了騰訊后來的開放戰(zhàn)略,架構調構。騰訊從此格局大開,直至邁入全球前十的互聯網公司。 2018年上半年,騰訊再次遭遇危機。雖然沒有像3Q大戰(zhàn)那樣直接被對手挑戰(zhàn),但股市下行,外部質疑不斷,內部情緒波動。 騰訊核心管理層進入內省模式。有人說,“馬化騰的焦慮甚至不亞于3Q大戰(zhàn)”。 一場變革一觸即發(fā)。 2018年9月,在香港一家餐廳的包間,從馬化騰到劉熾平,騰訊十幾位“總辦“成員,胳膊挨著胳膊坐下來,所有人的手機都被收走了。這樣的安排是罕見的,顯然也是有意的。 重要的問題都在討論中被擺出,被梳理。 大家很快達成共識,騰訊的TO B業(yè)務(注,針對企業(yè)的業(yè)務)太分散,重復建設多,內耗嚴重。湯道生也深有同感,有一次,不同的團隊給同一家電信公司賣云端的人臉識別服務,卻價格不同,引起電信客戶直接向騰訊投訴?!?/p> 于是,一場后來被外界所熟知的變革框架就確定了。任宇昕組建平臺與內容事業(yè)群(PCG),湯道生組建云與智慧事業(yè)群。原來的OMG、SNG、MIG三個部門拆解,偏內容的業(yè)務并入PCG,偏TO B的業(yè)務并入CSIG,其他業(yè)務并入企業(yè)發(fā)展事業(yè)群等部門。 這次會議上,馬化騰的話燃爆全場:“員工要有新的戰(zhàn)場,要有能勝利的地方,這是一個基礎! ” 新的戰(zhàn)場就是產業(yè)互聯網。 馬化騰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,以人大代表身份,分別提了互聯網+,數字經濟、數字中國、工業(yè)互聯網等建議案。產業(yè)互聯網的變革思路,一脈相承,并響應家國經濟戰(zhàn)略。 這次會上,湯道生被委以新戰(zhàn)場的領軍者,但要他放棄多年苦心經營的QQ業(yè)務團隊。 那幾天,湯道生內心極度糾結。 能不能不要2B、2C分拆,能不能說服大家? 他甚至一度花了半小時,在會上介紹兩者不分拆的好處。 但會議的決定是:產業(yè)互聯網的事是你的了,你去開拓未來20年的戰(zhàn)場。 會后,所有的騰訊高管差不多都在鼓勵他。大家都知道這事兒難。張小龍和盧山也當面表態(tài)要支持湯道生。他們一位是微信的創(chuàng)始人,一位是工程技術總裁,都是產業(yè)互聯網重要的合作者。 所有支持,增加他的信心。但要湯道生馬上過了心里的坎,是艱難的。 畢竟,他和QQ團隊同甘共苦了十三年。 他給自已放了幾天假。 他是一個理性的人,但也難以抑制對QQ時光的懷念。 QQ最難的時候,是微信快速崛起之時。騰訊的內部競爭公平,但也殘酷。許多人說,QQ死定了,做不下去了。但湯道生讓QQ活過來了,還活得很好。 他的做法就是和微信差異化,讓QQ年輕化。許多年輕人,為了不讓父母看到自已的線上動態(tài),他更愿在QQ活動,而不上微信朋友圈。湯道生把之概括為“場景化的通訊”,并成為戰(zhàn)略。 湯道生還在QQ推廣“娛樂化社交”,QQ和威漫英雄聯盟等合作,深得年輕人喜歡。 他為了感受年輕人的潮流,一度天天追網紅劇《花千骨》。他的辦公室里擺放不少和QQ合作的IP,有鋼鐵俠,也有蜘蛛俠。 還有,云化的企業(yè)服務,更是異軍突起 那五六年,向死而生,成為湯道生的榮光歲月。 休息了幾天后。他覺得還是不舍QQ。于是,他約了馬化騰午飯,準備再一訴想法,是不是讓他可以在做產業(yè)互聯網的同時,仍可繼續(xù)做QQ。 結果,這場午飯的氣場完全不在湯道生的預料與控制內。 馬化騰一坐下來,就開始和他謀劃產業(yè)互聯網的布局,并且越說越興奮,簡直停不下來?!拔乙猜牭迷絹碓脚d奮。和他不停地討論下一步的工作。原來要說的話,都覺得不必要說了?!睖郎瓦@樣過了心里的那個坎。 騰訊的高級顧問、總辦成員楊國安教授,解釋了新戰(zhàn)場主將為什么是湯道生: 在他的履歷中,有很好的TO B經驗,在全球頂級的企業(yè)軟件公司甲骨文干過; 在管理QQ期間,孵化出了偏企業(yè)服務的“三駕馬車”,開放平臺、廣點通廣告平臺、騰訊云。 “他是總辦成員中最適合去做TO B的?!睏顕舱f。 多年前,湯道生播下了騰訊云的種子;多年后,他被云的業(yè)務選中,這是不是一次命中注定? 騰訊的架構調整公布后,湯道生和相伴13年的QQ團隊的老兄弟們吃了一次告別餐。一波又一波的人來找他敬酒,回憶那些美好時光。大家唱起了《一起走過的日子》,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哭了。 陸軍統帥 來源:光明網-科技頻道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