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就要小年了,年味也是逐漸濃了起來。 新年,這兩個還未念出口就幸福到冒泡的字眼,渾身散發(fā)著魔力。遠走他鄉(xiāng)的人兒,即便再遠再忙,到了這個時候,也會不由自主的買上一張回程的車票。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春節(jié)的儀式感最為濃烈。中國人過節(jié),最重要的就是講究氛圍,要想把“年”過得有滋有味,「置辦年貨」就一定要好好準備。 進入臘月,家家戶戶歡天喜地開始籌備年貨,吃的、穿的、用的、供的、送的......必須得一應俱全,少一樣都不完美。 對于家中的長輩來說,置辦年貨更是每年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儀式,吃穿用戴,也許只有在置辦年貨的時候花錢是最不心疼的了。 特別是對于邯鄲人來說,要想家里有點兒年味,這些儀式可少不了。 1 -炸丸子- 邯鄲人年前的第一個儀式,就是炸丸子。每年立冬一過,丸子有藕丸子、肉丸子、魚丸子、豆腐丸子等等,種類繁多,吃法也多種多樣。從油鍋里現(xiàn)炸出爐的丸子,金燦燦圓滾滾的,象征著團團圓圓。 春節(jié)前的炸圓子,幾乎成了家中一次神圣的儀式。 2 -灌臘腸- 起個大早拖著肉排隊灌臘腸幾乎已經(jīng)成了每年過年的“節(jié)前風俗”,不經(jīng)過一場地老天荒的排隊,似乎總少了點過年的儀式感。 對于邯鄲人來說,年夜飯上如果少了一道臘腸,那就不叫過年。 3 -蒸花糕- 邯鄲人過年除了蒸饅頭包子以外,還有蒸花糕。這花糕的糕與“高”同音,而且一層比一層高,寓意日子紅紅火火,甜甜蜜蜜,生活年年高,步步高,花糕越高越吉利。 花糕造型生動,線條流暢、結(jié)構清新、色彩豐富、綺麗雅致,情趣悅?cè)耍鰪娏舜汗?jié)喜慶的氣氛,寄托了人們對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。 所謂年味兒,其實是通過各種習俗維持的一種儀式感。略顯瑣碎的儀式里傳遞著脈脈溫情,而濃濃年味,恰恰就藏在這些極具儀式感的習俗里。 對于遠走他鄉(xiāng)的人來說,年貨的味道,就是過年的味道、家的味道。記憶中的年貨,更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鄉(xiāng)土風情。 即便年味越來越淡,“置辦年貨”這一儀式卻從未間斷。注重儀式感的年輕人,雖然不會像老一輩那樣跑遍周邊各地去購買年貨,但帶點東西回去孝敬長輩還是很有必要的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