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大明王朝》中,楊金水也是個人物。他出場時,八面玲瓏,不管是宮里的人還是朝廷的官員,對他都是客客氣氣。然而,就是這么一個手眼能通天的大太監(jiān),最后居然被海瑞一個七品芝麻小官給逼得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最后不得不以裝瘋的方式保命。 這其中的緣由,其實用楊金水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就可以解釋:我頭上只有一片云,這片云在宮里。 楊金水只是一個太監(jiān),鐵打的深宮,流水的奴才。他不奢望自己能有好死,因為太監(jiān)的身份讓他即使是死,也換不回流芳百世的英名。他活著的意義,就是替上面的主子承擔(dān)罵名,替老主子呂芳,大主子嘉靖承擔(dān)所有的罵名。 朝廷因為嘉靖的揮霍無度,因為嚴(yán)黨的貪得無厭,欠下了很多虧空。于是嘉靖采納了嚴(yán)世蕃改稻為桑的建議。但是改稻為桑這個政策卻不得人心,推行力度很大。于是嚴(yán)黨就想到了毀堤淹田,強(qiáng)迫老百姓改稻為桑。 這一方面,可以加快進(jìn)度,落實年初嚴(yán)世蕃對嘉靖的承諾;另一方面,毀堤淹田也可以乘機(jī)哄抬物價,嚴(yán)黨從中可以大撈一筆。 楊金水本人在這件事上,其實是沒有什么利益糾葛。但是他沒有,他的主子嘉靖有。為了滿足嘉靖奢侈無度的欲望,也為了盡快推行改稻為桑的國策。于是,楊金水也就自然而然的站到了嚴(yán)黨一邊。 豈不料,人在做,天在看。嚴(yán)黨在下面胡作非為時,裕王一黨也在幕后乘機(jī)發(fā)難。打算借這個事情推倒嚴(yán)黨。為了保命,嚴(yán)黨用兩個小縣官,楊金水用了一個小太監(jiān)當(dāng)了替死鬼。 然而裕王一黨還是死揪著不放,最后楊金水只能丟卒保車,把沈一石、鄭泌昌、何茂才全部給賣了。如果不出意外,這三人最終會給所有人背鍋。 然而結(jié)果,卻偏偏出了意外。海瑞這個七品芝麻官橫空殺出。當(dāng)海瑞登場后,整個事件也就朝著楊金水等人預(yù)想的結(jié)果,開始失控了。 這部電視劇中的海瑞,與歷史上宣傳的海瑞有點不同。歷史上的海瑞,由于被文人的春秋筆法所抹黑,給人通常是一個愣頭青的形象,好像沒什么智商似的。但是在這部電視劇中,很好的還原了海瑞的智商。尤其是他那令人窒息的邏輯推理能力! 海瑞在劇中第一次與人交鋒,是他與沈一石的交鋒(也是劇中兩人唯一的一次)。當(dāng)時沈一石為了自保,打著織造局的牌子在各縣到處招搖時,各縣地方官都拿他沒辦法。但海瑞的心里很清楚,不把制造局的那塊牌子拿下來,他就斗不倒沈一石。所以來了一個偷天換日,繞著彎的給沈一石下套。 海瑞先出招:我不管你來干嘛的,也不管你跟制造局有什么關(guān)系。我只想說,按照大明律規(guī)定,商人不準(zhǔn)穿綾羅綢緞!沈一石,你身為商人卻穿官服,你犯法了! 沈一石還擊:我也是六品頂戴的人!這是皇上恩賜的功名。 海瑞再出招:皇上恩賜的?那就是說皇上冒著有違祖制的罵名,恩賜你的咯?你敢不敢承認(rèn)皇上不合祖制? 沈一石慫了:對不起,海大人。官服我可以送回去,但現(xiàn)在能不能先不要討論我穿綾羅綢緞的問題? 海瑞出大招:當(dāng)然要討論了,你不要給我轉(zhuǎn)移話題!你換不換我都要搞你,但是你穿什么衣服,會讓我搞你的辦法法不一樣!你要是穿官服,我就上折子參你;你要是不穿官服,我就派人抓你。 總之,我就是要參你!沈一石,你自己二選一吧! 面對海瑞的咄咄逼人,沈一石最后只得使出殺手锏,以織造局的名義賑災(zāi)。雖然最終他慘勝了海瑞,令海瑞也非常費解。 但是最后譚綸解釋了沈一石的無奈:他就是個小人物,他就是替人背鍋的?,F(xiàn)在他想絕地反擊,給自己找條生路。可他卻不知自己的這一招已經(jīng)犯了國法!他區(qū)區(qū)一個商人竟敢用自己錢財替皇上買面子買人心,還私自打著織造局的招牌,買糧賑災(zāi)。就憑這一點就犯了朝廷的大忌諱——商人亂政! 最后,精明的沈一石自殺了。而間接搞倒老油條沈一石的人,就是海瑞。 緊接著,海瑞被委以重用,開始接手毀堤淹田的案子。 海瑞上任后,他又是不按套路出牌。避過了主審,獨自去審問鄭泌昌、何茂才。這兩位的智商遠(yuǎn)遠(yuǎn)不如沈一石。很快,嚴(yán)黨在浙江的兩個骨干就被拉下了馬。 這個時候楊金水有點慌了。因為沈一石、鄭泌昌、何茂才都垮了,下一個被清查對象必然是他。面對邏輯推理能力令人發(fā)指的海剛峰,楊金水根本無法招架。 憑借海瑞的邏輯能力,他如果審楊金水,他一定會這么問: 第一、沈一石為什么要奉旨賑災(zāi)?沈一石和你楊金水之間有什么內(nèi)幕的交易? 第二、你們織造局和浙江官員有什么樣的幕后交易?你楊金水知不知道內(nèi)幕? 第三、京城的官員和宮里的人有沒有牽涉在里面?沈一石敢打著制造局的牌子賑災(zāi),這是不是京城有人指示的?默許的?畢竟織造局也是按宮里的指示來辦事的! 如果楊金水嘴巴不嚴(yán),說漏了,讓海瑞抓住了把柄,一直追問。這事就捅大了! 海瑞會一直追問下去,追問京城的官員貪了沒有,具體貪了多少?宮里的各個大太監(jiān)貪了沒有,具體貪了多少?這些人是不是都要抓,是不是都要殺? 如果不抓,不殺,就有違大明律例!但是如果抓了,殺了,這個國家也亂了。 這個時候的楊金水,他除了通過裝瘋,躲避海瑞對他的審查之外,別無辦法了。 當(dāng)然了,楊金水還可以選擇逃跑或者自殺來逃避審查。但問題是,像楊金水這個級別的大太監(jiān),他沒法跑,也不能死。因為他要是不清不楚的失蹤了或者是死了,他的干爹呂芳也要跟著受牽連。陳洪可是時時刻刻都盯著呂芳的位置。 那么,楊金水能不能通過上面的關(guān)系,阻止海瑞,讓他不要繼續(xù)往下查下去呢?畢竟海瑞只是一個區(qū)區(qū)七品芝麻官,他算個球! 答案是:不可能! 因為海瑞不是一個人在戰(zhàn)斗,他背后站著的是整個清流集團(tuán)。清流集團(tuán)都在看戲,就盼著把事情鬧大!而嘉靖雖然是皇帝,但他也不能一手遮天。否則嘉靖就是不打自招,自己承認(rèn)了他與嚴(yán)黨貪污有干系。 因此,那么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楊金水果斷裝瘋,切斷宮中、嘉靖與浙江貪污大案的一切牽連,從而保住呂芳的顏面,保證嘉靖皇帝的顏面。只要皇上的英明不受損害,接下來的一切都好說。嘉靖后來試探楊金水的時候,他也表露出來了即便死也不會透露一丁點兒信息的態(tài)度。 嘉靖心里很清楚,只要你是好奴才,我也不會趕盡殺絕。 所以,楊金水為什么要裝瘋賣傻?因為他只是一個小人物罷了!雖然他比兩個知縣、沈一石和鄭泌昌、何茂才的級別要高。但說到底,他只是一個小人物?,F(xiàn)在皇帝需要楊金水犧牲自己,他也只能裝瘋賣傻了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