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抗菌藥物,根據(jù)分類它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,因其在肺組織中濃度高,也被稱為呼吸喹諾酮類,其抗菌譜廣,適應癥多,臨床使用率高,當然它的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也高。 左氧氟沙星對革蘭氏陽性球菌(葡萄球菌、鏈球菌、腸球菌等)、革蘭氏陰性桿菌(銅綠假單胞菌、大腸埃希菌、肺炎克雷伯桿菌、陰溝腸桿菌等)、非典型病原體(肺炎支原體、肺炎衣原體等)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,目前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肺炎、急性細菌性鼻竇炎、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、復雜皮膚及軟組織感染、復雜泌尿系感染、吸入性炭疽、鼠疫等。 左氧氟沙星屬于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,每日一次用藥即可,最大劑量可用到0.75g,國內(nèi)一般用到0.6g就可以;國內(nèi)說明書明確規(guī)定小于18歲患者禁用左氧氟沙星,但國外的部分文獻及指南中兒童可以使用該藥,個人建議在其他藥物可以達到治療目的時,不建議首選左氧氟沙星,若其他藥物均不可用時,應該給藥左氧氟沙星,簡單的說就是要權衡利弊。 隨著左氧氟沙星在臨床的廣泛使用,其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也不斷增加,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(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)、皮膚(過敏反應)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(頭暈、頭痛、失眠等)以及肝功能(轉氨酶升高);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假膜性腸炎、骨髓抑制、關節(jié)痛、肌腱炎、肌腱斷裂、肌無力、癲癇發(fā)作、Stevens-Johnsons綜合征、間質性腎炎等。 對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,大多可以耐受,停藥后可恢復正常,但對于一些嚴重的如肌腱斷裂、心率失常、光毒性、重癥肌無力加重、不可逆轉的周圍神經(jīng)病變、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等應予以高度重視,為此應嚴格控制左氧氟沙星的使用,在2016年美國FDA發(fā)布安全通告,不建議該藥用于治療單純性尿路感染、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、急性細菌性鼻炎,除非患者無其他治療選擇時才給予此類藥物;對于某些嚴重細菌感染,包括炭疽、鼠疫,細菌性肺炎,因獲益大于風險,此類情況可用于患者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