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濤 主任醫(yī)師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導師 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(yī)院 神經病學中心副主任 運動障礙性疾病科主任 帕金森病是慢性進展性疾病,但每名帕友的發(fā)展速度有差異。有的患者發(fā)病5年已經進入國際分期的3-4期,出現跌倒、站立不穩(wěn),有的患者發(fā)病十年可能還在國際分期的2期,沒有明顯的“中線癥狀”。如何預測帕金森病的發(fā)展速度,對制定治療策略至關重要。 近期發(fā)表在國際神經病學著名學術期刊《Neurology》的文章詳細分析了帕金森病的發(fā)展過程和影響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,該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是來自瑞典Ume? University大學藥理學和臨床神經科學系的David Backstrom博士,該文題目是:《Early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parkinsonism and Parkinson disease 》 該文作者及其醫(yī)療團隊于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間,在瑞典一個擁有14.2萬居民的集中區(qū)域,確診了182名新發(fā)帕金森病患者,對這些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,并進行了系統(tǒng)性檢查,然后前瞻性隨訪了13.5年。這是迄今國際上對新發(fā)帕金森病進行的最系統(tǒng)的長期隨訪研究之一,也是進行生物學標記物檢測后唯一長期隨訪超過10年的前瞻性研究。 在這項長期隨訪研究中發(fā)現了與帕金森病發(fā)展速度相關的重要因素:
這項研究說明:
目前國際上判斷帕金森病的進展速度,主要采用H-Y 分期量表和 UPDRS評分量表。 H-Y 評分量表是Hoehn和Yahr于1967年提出的評價帕金森病進展情況的基礎量表,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進行了修訂。 統(tǒng)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UPDRS評分也是常用判斷帕金森病發(fā)展速度的量表。國際運動障礙疾病協(xié)會于2007年發(fā)布了UPDRS的修訂版,即MDS-UPDRS。 帕金森病雖然是慢性疾病,通過抗帕藥物、康復訓練和腦起搏器手術能獲得明顯改善,但治療有效期、獲益期不是無限延長的,治療有“時間窗”。帕金森治療的有效期,對特定的患者是相對固定的,在這個階段治療才有望獲得理想療效、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。如果治療太晚,可能浪費了一部分本應獲益的時間。延遲治療,并不能達到保留療效、延長獲益的目的,這是一些帕友甚至少數醫(yī)生的錯誤觀念。 對于發(fā)展速度較快的帕金森病患者,治療的“時間窗”較小,或者說治療的“蜜月期”可能較短,更應該及時治療,充分獲益于藥物、康復和腦起搏器等先進技術能夠帶來的療效。 為什么帕金森治療存在時間窗?因為帕友身體中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病變、多巴胺受體病變、腦皮層病變、神經網絡病變等在緩慢發(fā)展中,導致患者通過補充多巴胺能藥物和其他抗帕藥物的療效在減退,療效維持的時間縮短。通俗地講,藥物治療的“蜜月期”不會因為推遲藥物治療而推后保留,更不會延長,而可能被浪費。 有些植入腦起搏器的帕友之所以療效不理想,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植入的時機太遲了,此時腦神經病變嚴重已經難以用這種先進的神經調控技術進行改善。如果在病情完全進入晚期之前植入,帕友可以有效充分、長時間獲益,發(fā)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也可降低。 帕金森病是進展性疾病,治療應有一定緊迫感,不要人為延遲、浪費了治療有效期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