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,誕生了很多的人文大師,尤其是先秦“百家爭鳴”時代,學派林立、巨星閃耀,道家的老莊、儒家的孔孟、兵家的孫子,今天都已成世界性名人。但當時還有一位大師,他所創(chuàng)的學派顯赫一時,卻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湮滅,這被很多人認為是中華文明犯的最大錯誤。 這位圣人就是墨子,而他所創(chuàng)的就是墨家學派。 墨學在諸子百家的時代,與儒學并稱“顯學”。正如韓非子所說:“世之顯學,儒墨也。儒之所至,孔丘也;墨之所至,墨翟也?!?/strong>(《韓非子·顯學》) 墨子身后,墨家逐漸分化為不同的派別,墨家子弟或為游俠,或為辯士,或為游士,顯學的時代一去不返。到漢代儒學復興、墨學衰微,連博學的司馬遷對墨子和墨家的了解也很有限,《史記》如此記載:“蓋墨翟,宋之大夫,善守御,為節(jié)用?;蛟徊⒖鬃訒r,或曰在其后?!?/strong>僅有這短短幾十字記載,且附于孟子、荀子傳后。 漢以后,歷代對墨子褒貶不一,近代以來才地位大升,魯迅、胡適、馮友蘭等大家都對墨子推崇備至,胡適直接稱其為“中國出現(xiàn)過的最偉大人物”,而毛主席也認為墨子是“比孔子高明的圣人”。 墨子在諸子百家中,確實是非常另類的一個存在,在科學與人文兩方面都是如此。 首先說科學方面。眾所周知,中華古文明是一種以人倫為核心的文明,重視思想、倫理、制度乃至謀略層面,對自然科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,以至于到了近代,西方的堅船利炮也沒能改變士大夫們的頑固思想,用李鴻章的話來說,這些人“無事則嗤外國利器為奇技淫巧,以為不必學;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,以為不能學。不知洋人視火器為身心性命之學者已數(shù)百年?!?/strong>(《籌辦夷務始末》)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,墨子和弟子們已經在悉心研究這些“身心性命之學”。有個著名的例子,說當年墨子為了勸服楚王放棄攻打宋國,星夜兼程趕到楚國,以自制的守城器械和魯班的攻城器械進行攻防演練,多個回合下來,墨子完勝,成功拯救宋國。另外,墨子也是位手藝精湛的工匠,他研制的木鳶能在天空飛翔,令時人嘆為觀止。 當然,墨子最獨特之處在于,他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,而是涉及到科學理論,在光學、力學、幾何學、邏輯學等各個領域都有很深造詣,如世界上對“針孔成像”原理最早做出正確解釋的人,正是墨子,西方直到近代才做到這一點。 所以漢學家們都知道,研究中國古代科學史,《墨經》是三部必讀古文獻之一(其他兩部是《易經》《山海經》)。 再來說說人文方面。墨子不僅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科學家、機械師,還是一位以思想深邃、邏輯嚴密見長的人文大師。他所學雖出自儒家,卻對儒家繁瑣的禮儀制度深為不滿,尤其反對有害民生的厚葬風氣,所以他立場堅定地扛起“非儒”大旗,獨創(chuàng)墨家學派,提出了“尚賢”、“尚同”、“兼愛”、“非攻”、“節(jié)用”“節(jié)葬”“天志”、“明鬼”、“非樂”、“非命”等為核心的一系列思想。 墨子的這些思想,與儒、道、法等學派有一個明顯的不同,那就是強烈的“草根意識”:墨家總是站在弱勢群體一方,希望改變不平等的社會秩序,實現(xiàn)天下的和平、安寧。 更為重要的是,墨子比其他所有大師更重視“身體力行”,他和弟子們穿粗衣、吃粗糧,整日雨里來、風里去,為幫助別人而奔波勞碌,以至于腿上都長不起絨毛來…… 莊子雖與墨子并不同道,卻也客觀評價墨子說:“不侈于后世,不靡于萬物,不暉于數(shù)度,以繩墨自矯,而備世之急?!?/strong>(《莊子·天下》)比起其他諸子,墨子顯然更擔得起“艱苦樸素”“實事求是”“大公無私”這類稱譽。 所以,無論從科學還是人文的角度,墨子都是一個被埋沒的真圣人。盡管儒家對墨家有“役夫之道”等等惡評,但不可否認,墨家思想的諸多閃光點,尤其是科學精神,是儒家不具備的。2016年發(fā)射升空的世界首顆量子衛(wèi)星,以“墨子號”命名,正是對這位先賢遲到的致敬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