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騙 局 前段時間,權(quán)健保健品騙局爆出之后,網(wǎng)上很多做過保健品的人出來爆料:「我們是如何一步步掏空老人錢包的」「沒有我們騙不了的老人」…… 騙子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老人心理防線的呢? 一起來看看央視《焦點訪談》《第一時間》早就曝光的保健品會銷騙局吧。 騙子的第一步是「鎖人」——通過免費領(lǐng)禮品,留電話,鎖定目標。 而這,在老人眼中可能只是:留個電話就能免費領(lǐng)禮品。 小磨香油節(jié)能燈,大米雞蛋血壓儀,抗戰(zhàn)懷表健步鞋……每次都有新花樣。 騙子太知道老人喜歡什么了! 鎖定了人,騙子就開始第二步:會銷。 會銷,就是會議營銷,騙子會以聚會的名義把老年人聚在一起。 一開始,騙子會給鎖定的老人發(fā)一個邀請函,很正式地邀請老人參加一個「全國志愿者見面會」「節(jié)能降耗宣講會」,聽起來積極正面。 退休老人太久沒被正式邀請,忽然有人這么做,老人被尊重的感覺瞬間升起,熱情通常也很高。 而且,老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定力:「去參加一個會,還送價值 399 的金槍魚油,劃得來,讓買東西,我不掏錢就行了?!?/p> 殊不知,一進會場,自己就很難控制局面了。 進了會場,講師會帶老人做各種放松游戲,幫老人拍肩捶腿,噓寒問暖。 老人放松了警惕,開始「先收錢,后退款」的游戲。 「這個電飯煲收你 188,明天返你 208,做事情講的就是誠信……」接連幾天,如此反復三四次,一次返得比一次多,老人被套路之后,保健品登場。 這次會找托兒來配合。 「這一次,我們不退錢了,為什么不退了?我問大家,辛苦了一輩子,為自己花這點錢,你舍不舍得?」 臺上臺下一片:「舍得!」 很多老人的心理防線,到這里,就被攻破了。 放視頻,給數(shù)據(jù),給老人制造「科普」的假象,實則行恫嚇之實: 「你知道全國一年有多少癌癥病人嗎?」 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,叔叔阿姨們,你看那主持人李詠,上中央臺多風光,身體不行了,啥都白搭……我這里有 10 個免費名額,幫大家測量癌癥因子,沒排上隊的要收費 280……」 現(xiàn)場氣氛會躁動起來,老人很慌很害怕,搶著涌向前臺,惜命的老人就這樣被攻陷。 還有不為所動的老人,下面就要上演「苦情戲」了,騙子的術(shù)語是「苦口」。 騙子會編出一段悲慘經(jīng)歷,比如:「我以前不懂事,沒有照顧好我媽媽,她不堪忍受病痛,自殺了……我好后悔,現(xiàn)在想孝順,媽媽已經(jīng)不在。各位叔叔阿姨要是不嫌棄,請認下我這個兒子……」 然后下跪,沒人拉就不起來。 騙子聲淚俱下,老人也跟著一起哭。最后現(xiàn)場認親,孤獨的老人在這里被瓦解了。 如果這樣都不行,騙子還會花點本錢,使出終極絕招:花錢去國外的什么生命科學研究所,給老人的唾液、口腔粘膜細胞,做基因檢測。 然后給出一個「人體說明書」,這樣騙子就可以說:不是我們說你會得癌癥,你的基因里寫著呢! 商業(yè)基因檢測魚龍混雜,多少有點「高科技算命」的味道,知識分子類型的老人,會在這里淪陷。 2. 老人為什么「心甘情愿」被騙? 每一個騙子都是心理學高手,他們太懂得如何利用老人的心理弱點去行騙了。 《人民日報》曾發(fā)文稱: 而且,很多老人還是心甘情愿被騙。 心甘情愿?被騙? 聽起來很荒唐,但事實就是這樣。
現(xiàn)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。很多老人平時省吃儉用,但買保健品卻是「大手筆」。 為什么老人寧愿聽保健品推銷員忽悠,背著我們?nèi)ベI保健品? 老人是真糊涂了嗎? 還是保健品銷售對老人實在太好了,而我們對他還不夠好? 老人被騙原因復雜,經(jīng)濟上的不安全感,情感上被家人忽視,都會導致他們心甘情愿被騙,說白了就是花錢買陪伴。 發(fā)展心理學中,有一個「社會情緒選擇理論」。 它告訴我們,年輕人的需求是未來導向的,比如,要多學知識,多交朋友,好為將來的事業(yè)做準備。 而老年人,特別是身體不好、喪偶的老人,他們很清楚自己所剩的時間不多了,這讓他們變得特別「現(xiàn)實」,更愿意選擇偏向于情感的目標,眼前誰對他好,誰陪他更多,他就更愿意把錢給誰。 就算出了事,意識到被騙了,老人不愿被子女吵,也會選擇隱瞞。 說到底,想贏得老人的信任,最重要的還是不離不棄的陪伴和關(guān)愛。 這一點,騙子比我們很多人都做得好。 3. 騙子教會了我們什么 總結(jié)前面提到的騙子的套路,不外乎以下幾點: 幾個雞蛋,一瓶香油,不值多少錢。不過,我們很多人卻做不到。 我自己一般都是過年才回老家看一次父母。 婚后,婆家娘家兩頭跑,去了更是行色匆匆。 雖然平時也會網(wǎng)購東西郵寄到家,但還是比不上社區(qū)里的推銷員,隔三差五,他們提著水果就去家里了。 老人也有社交的需求,保健品會銷正好就滿足了老人的這個心理。 老人吃完飯沒事干,拿起保溫杯就去「開會了」。 到會場,保健品推銷員一邊給按摩,一邊還陪聊天:「您老這輩子,不容易啊……老了,要對自己好啊……要舍得為自己花錢?。?/strong>」 完了,人家說,這個按摩產(chǎn)品不錯,您買回家,自己就能使,也不用勞煩子女,老人能不買嗎? 老人信息閉塞,會銷給老人講課,放癌癥等疾病的視頻,老人會當成健康科普的機會。 保健品銷售那些掏心窩子的「苦口」,給了老人心理宣泄的機會。 多好啊,我沒人陪,他缺個媽,我認下這個親,幫了自己,還幫了別人。 老人被騙得多有成就感啊! 反思這些,很多我們都做不到。 想陪伴好老人,需要太多的耐心和精力,而我們要教育孩子,要養(yǎng)家,要個人成長……我們時常懊悔分給父母的時間太少,但又分身乏術(shù)。 其實,我們很多人,即便辭職回家,專職陪伴,也不一定能比騙子做得更專業(yè)。 養(yǎng)老,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,它需要全社會的關(guān)注。 4. 做好父母后半生的觀眾 眼前,防止老人被騙,最好的方法就是阻斷騙子跟老人套近乎的機會。大家也不必難過,我們至少還可以做到: 我能想到的好方法,就是回家翻翻爸媽的微信,根據(jù)他們的喜好,給他們訂閱更科學、靠譜的公眾號。 健康類的,比如,「菠蘿因子」「丁香醫(yī)生」; 辟謠類的,比如,「全民較真」「謠言過濾器」; 養(yǎng)育類的,比如,「愛貝?!?; 廚藝類的,比如,「下廚房」等等。 選取他們最關(guān)心的兩三個方面,保證每天有五六篇推文可讀,這樣,老人每天能借此打發(fā)閑散時間,跟老朋友聊起天,也會更有談資。 老人喜歡保健品,那就提前帶他們?nèi)ヌ暨x優(yōu)質(zhì)的,買給他們。并給他們講清楚有什么功能,怎么使用。別等騙子先下手。 這樣,再遇到推銷,他們就會淡定許多:「我閨女給我買的,比你這個好太多!」 老人的大錢,可以做個定存。小錢,可以培養(yǎng)一個小愛好,比如,上個書法班、園藝班之類的。既能陶冶情操,還能結(jié)識同好。 我們能為老人做的,很有限。大家想到什么好辦法,也歡迎留言分享。 顏如晶在《奇葩說》的一句話感人至深,她說: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,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。 在此提醒大家,千萬別讓父母的后半生,只活在我們一個月一次的電話那頭。?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