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節(jié)我們先來學習一下象棋術語,共有108種。是前人下棋過程中根據對弈棋理的認識,不斷總結歸納出來的。繼而又成為指導后人實踐的工具。 為了便于初學者掌握,現(xiàn)將象棋基本術語列述如下: 1、將軍 對局中,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著棋將對方的帥(將)吃掉,稱為“將軍”“將”,“照將”“叫將”,“打將”等。 2、應將 被“將軍”的一方所采取的反擊、躲避或防衛(wèi)的著法稱為“應將”。 應將的方法有: (1)吃掉對方進行“將軍”的棋子。 (2)帥(將)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。 (3)用自己的棋子置于對方“將軍”的棋子和自己帥(將)之間,俗稱“墊將”。 (4)遇到對方炮“將”時,除以上“應將”的方法外,還可以把己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。 如遇馬“將”時,還可以用己方的棋子蹩住馬腿。 3、將死 如果被“將軍”而無法“應將”,就算“將死”。 4、困斃 輪到走棋的一方,帥(將)雖然沒有役將車”,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,同時己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,就算被“困斃”。 5、勝、負、和 (1)對局時,一方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之一,就算輸棋,對方取勝。1帥(將)被對方“將死”;2被“困斃”;3自己宣布認輸。 (2)對局時,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之一,就算和棋:1屬于理論上公認的雙方均無取勝可能的局勢;2一方走出自己輪走的一著棋之后,提議作和,對方表示同意;3雙方走棋出現(xiàn)循環(huán)反復已達3次,并符合“不變作和”的有關規(guī)定,又均不愿變著時。 6、河界線 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。 7、巡河 一方棋子在己方“河界線”上時,稱為“巡河”。 8、騎河 一方棋子在對方“河界線”上時,稱為“騎河”。 9、中線 棋盤中第5條豎線,通常用“五”(紅方)或“5”(黑方)來代表。 10、肋道 棋盤中第4,6兩條豎線,通常用“四”“六”(紅方)或“4”“6”(黑方)來代表。 11、兵行線(卒林線) 棋盤中“河界線”下面的第一條橫線,兵、卒就擺在這條線上。 12、宮頂線 兵行線(卒林線)下面的那條橫線,因是“九宮”的頂線,故得名。 13、底線 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。 14、對局 雙方下棋稱“對局”,亦叫“對弈”。 15、全局 指對局的全部過程。 包括“開局”“中局”,“殘局”三個階段。 16、局面 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布的狀態(tài)。通常包括“先手”,“后手,“優(yōu)勢”,“平穩(wěn)”,“對攻”“復雜”,“均勢”等等。 17、起著 開局第一著。 18、勝勢 對局中,局勢大體已定。勝利在望的一方,稱“勝勢”。 19、勝定 對局中,一方多子并占優(yōu)勢,另一方少子,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,形成必敗的局勢。其多子并占優(yōu)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“勝定”。 20、絕殺 對局中,一方下一著要將死對方,而對方又無法解救,稱“絕殺”。 21、羊角士 把士(仕)支在九官上角,稱“羊角士”。是防守的一種方法。 22、花士象 或稱“花仕相”。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,在中線聯(lián)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株式。 23、單缺士(仕) 對局中,有雙象(相)而缺一士(仕),稱“單缺士(仕)” 24、單缺象(相) 對局中,有雙士(仕)而缺一象(相),稱“單缺象(相)” |
|
來自: 積沙成塔0u3svg > 《中國文化常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