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《女兒們的戀愛》播出了第一期。 經(jīng)歷過一次婚姻的Selina在節(jié)目中深談自己的愛情觀和擇偶標(biāo)準(zhǔn),感性的她一度聲淚俱下。 在被問及上一次和心動對象約會是什么時候,Selina竟然說那已經(jīng)是十年前的事了。 任爸問Selina:“你還相信愛情嗎?還有勇氣接受愛情嗎?” 猛灌一口酒的Selina說,自己依然相信愛情,但不敢肯定愛情會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。 緊接著,Selina眼中帶淚,“我都有勇氣離婚,為什么沒有勇氣相信愛情。” 可是,Selina忍不住透露心聲,任爸一度“害”了自己和妹妹。 01 可能很多人認(rèn)為,大多數(shù)的感情坎坷與原生家庭的不幸有關(guān),事實剛好相反,Selina一家非常的幸福。 父母結(jié)婚四十年,一直相互扶持、不離不棄。 不管工作再忙,事情再多,他們依然經(jīng)常出去玩,一家人感情非常好。 在Selina的家庭里,父親一直占據(jù)著很重要的位置。 在Selina和妹妹小的時候,任爸就放棄了交際和應(yīng)酬。 他不想把時間留給別人,只想用來陪伴家人。 在任爸心里,名利富貴都不重要,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。 因為任爸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,所以,他時常忍不住干預(yù)女兒感情。 妹妹回憶起來,在談戀愛這件事上,任爸對女兒一直是打擊和懷疑,而不是鼓勵和支持。 任爸永遠(yuǎn)都覺得女兒的男朋友不好,甚至覺得女兒的眼光很差。 比如妹妹的初戀,就是因為爸爸覺得男生不夠穩(wěn)定,最后才分開。 不止如此,妹妹的上一任男友,本來任爸是滿意的,但卻沒有表達出來。 因為長久以來,妹妹已經(jīng)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,只要爸爸不說喜歡那就是不滿意,最后導(dǎo)致自己錯過了一段良緣。 另一方面,任爸總是把夫妻生活中好的一面展示給女兒,一直隱藏著較差的部分,而這一點會讓女兒誤解愛情本身。 任爸說,自己教科書式的愛情讓Selina誤以為天底下所有的愛情都那么美好。 長大后,Selina和妹妹才明白,任爸任媽之間的愛情,不是應(yīng)該的,而是珍貴的。 聽過兩個女兒的“控訴”后,任爸很自責(zé),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完美婚姻,讓女兒們在感情路上有這么多困擾。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真的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 隨便一句話,都可能在孩子的心里生根發(fā)芽; 簡單一件事,也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。 02 年僅31歲的張雨綺,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了兩次婚姻。掌摑汪小菲,腳踹王全安,揮刀袁巴元。 很剛的張雨綺在去年是微博熱搜的???。 有不少人都認(rèn)為,她是“渣男體質(zhì)”。連她自己都吐槽,自己看男人的眼光不行。 可以說,張雨綺的人生就是她媽媽的翻版。 張雨綺3歲那年,父母離婚,母親獨自撫養(yǎng)張雨綺,母女倆相依為命。母親在她七歲時再嫁,在她上中學(xué)后再次離婚。 張雨綺家里很窮,媽媽賣了所有首飾,東拼西湊,才勉強供她完成學(xué)業(yè)。 正因為這樣,她們母女感情很深,母親接受采訪時,語氣是滿滿的自豪:“我的女兒很獨立,特別會照顧自己,她把我當(dāng)小孩子,她特別強大,會保護我,照顧我?!?/p> 而談到父親,張雨綺說:“雖然小時候沒有父親的陪伴,但是我覺得父親很重要,一個女人能否幸福,真的會受到父親影響?!?/p> 許多心理學(xué)者覺得,從小缺失父愛的人,很容易和異性建立聯(lián)系,把婚姻當(dāng)作自己的救命稻草,把丈夫當(dāng)成救世主。 所以張雨綺特別渴望婚姻。前任復(fù)合她不會同意,但是前任要和她結(jié)婚,她會考慮。 心理咨詢師榮偉玲說:“其實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(dāng)作治療,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,其表現(xiàn)就是,戀人多數(shù)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。” 從未得到父愛的她,這一生都在追求“理想中的父親”。 第一次見到大她22歲的王全安,她被他的才華吸引,要為他生孩子; 后來,在認(rèn)識有個女兒、大她13歲的袁巴元不到70天的時候,她再次閃婚。 只是,兩段婚姻都以失敗告終。 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,通常在他成長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經(jīng)歷中已埋下了種子。 無法否認(rèn),原生家庭里,藏著孩子的婚姻模式。 03 美國著名“家庭治療專家”薩提亞認(rèn)為,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而這種聯(lián)系會影響他的一生,其中包括他的婚姻。 前段時間,在一次訪談節(jié)目中,伊能靜首次談到,她和庾澄慶婚姻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家庭帶給她的痛。 伊能靜是家里的第七個女兒,重男輕女的父親一見又是個女孩,直接拋棄妻女,離開了他們。 母親無數(shù)次對她說:“如果沒有你,媽媽可能會過得好一點?!?/p> 伊能靜覺得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,她帶著很沉重的罪惡感長大。 直到她遇到庾澄慶,就像抓住了一根浮木,希望對方拯救自己,幫自己解決掉原生家庭帶給她的痛苦和對這個行業(yè)的困惑。 在這段婚姻里,她背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包袱生下兒子;她遷就對方,一步步低到了塵埃里,直至完全丟失自我。 然而正如伊能靜自己所說,人家不是醫(yī)生,人家是在找老婆。 兩人最終分道揚鑣。 “婚姻結(jié)束時,我所面對的,不光是婚姻的問題,它甚至回到了我的童年,開始質(zhì)疑自己存在的價值。” 她終于明白,人生的答案只能靠她自己去尋找,而不是依賴別人拯救自己。于是,她獨自前往印度修行。 在印度,她學(xué)會了三件事: 承認(rèn)你的父母不愛你;阻斷來自你父母的不健康的原生家庭;開啟你自己新的健康的原生家庭。 終于,她花了五年時間找回了自己,嫁給了比自己小十歲的秦昊。 曾經(jīng)重男輕女的她疼兒子如王子,愛女兒如公主,收獲圓滿的人生。 “要走過原生家庭,不是你怎么去跟這個家庭和解,而是你怎么跟自己和解。經(jīng)歷過一切之后,你還是那么地愛自己,不想放棄。愛,是最大的救贖?!?/p> 除了你自己,沒有人能夠真正拯救你。 04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那么嚴(yán)重嗎? 一期《奇葩大會》上,馬東也發(fā)出過這樣的疑問。 心理學(xué)家武志紅老師答道: “在我看來,這個事很嚴(yán)重。 家庭是社會的濃縮,人是家庭的濃縮。我作為一個精神分析師,找我的精神分析師治療已經(jīng)三年多了。 治療得越深,越來越深刻地感知到,我之所以成為現(xiàn)在這個樣子,和我原生家庭的聯(lián)系實在是太緊密了?!?/p> 這個世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,也沒有完美的父母。 “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。 第一次出生,是精子與卵子的結(jié)合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生命; 第二次出生,是母親把我們生下來,進入一個已經(jīng)存在的家庭系統(tǒng); 而第三次出生,就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?!?/p> 前兩次我們無法選擇,但第三次,我們是自己的主人。 孫儷曾經(jīng)因為父親在和母親離婚后對她不聞不問,很恨她的父親,但是在媽媽和鄧超的勸說下,她還是選擇與父親和解,與原生家庭和解。 孫儷和鄧超,兩個都在原生家庭中受過傷的人,深知缺失愛的痛苦,所以婚后都特別珍惜彼此,并且從對方那里得到了愛的滋養(yǎng)。 鄧超曾因打賭輸了,連發(fā)10條微博示愛孫儷。 孫儷說:“因為家庭的不完整,我的潛意識里,其實不太相信婚姻與家庭。直到鄧超來了、兒子來了,是他們倆改變了我?!?/p> 生活要有裂縫,陽光才能照進來。 我們需要做的,不是怪罪原生家庭,而是接納原生家庭,然后努力去改變。 不論你的原生家庭是太過“完美”,還是滿目瘡痍,你也是自己人生的決定者,也值得收獲你的專屬幸福。 |
|
來自: 昵稱50368963 > 《處世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