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清玄 (作家、詩人、學(xué)者) 如果我在這世上沒有明天…… 我到一個朋友家里,看見他書房的架子上擺了十幾冊精裝的日記本,立時令我肅然起敬,我一向贊佩那些有毅力和恒心寫日記的人,于是對朋友贊美說:
“沒想到你寫了十幾年日記呀!”
他很害羞地笑著說:“這么多的日記本,沒有一本寫超過七天的!”
“怎么會呢?”
朋友告訴我,他在少年時代讀一些偉人傳記,發(fā)現(xiàn)許多偉大人物都有寫日記的習(xí)慣,他便在心里想:雖然不一定成為偉大人物,也要養(yǎng)成寫日記的習(xí)慣。因此到書局去挑一本印刷精美的日記,寫將起來,第一年只寫了七天,就沒有再往下寫了。
原因呢?
朋友說:“說太忙,實(shí)在是一種借口。其實(shí),是覺得生活這樣單調(diào)、空洞、乏味,每天都在重復(fù)著,到底還有什么好寫呢?從前不寫日記,不知道生活如此單調(diào),開始寫日記時才發(fā)現(xiàn)了?!?/p>
第一年沒有寫成日記的朋友,內(nèi)心非常懊悔,因而發(fā)誓第二年再買一本來寫,第二年只寫了五天,后來每況愈下,最近這幾年,一到過年的時候,到書店去買一本精裝的日記,聊表紀(jì)念,擺在書架上,偶爾看起來,想到從前也曾是一個立志想寫日記的人。
告辭朋友出來,走在嚴(yán)冬寒冷的夜街上,使我非常感慨,常覺得生活單調(diào)、空洞、乏味的恐怕不只是我的朋友吧!特別是生活在都市,忙碌旋轉(zhuǎn)著的人,我們每天打開行程表幾乎都排得滿滿的,到東邊轉(zhuǎn)轉(zhuǎn),西邊轉(zhuǎn)轉(zhuǎn),等到轉(zhuǎn)回家時,通常是筋疲力盡,沒有深思的力氣了,隨著外在事物轉(zhuǎn)動著的人,如何能看到生活的不同呢?
其實(shí),日子怎么會每天一樣?我們今天比昨天成長一些,今天比昨天更接近死亡一步,今天比昨天多看了一天的世界,怎么會一樣?世界也是日日不同的,有時會有飛機(jī)撞山,有時會有坦克車壓人,有時地震災(zāi)變,有時冰雪凌人,甚至就在短短的幾天,有幾個政府就被推翻而改變了,日子怎么會一樣呢?
感到日子沒有變化,可能是來自生活的不能專注、不肯承擔(dān),因此就會失去對今天、甚至當(dāng)時當(dāng)刻的把握了,可悲的是,不能專注把握此刻的人,也肯定是不能把握將來的。
有一次,我在市場買甘蔗,賣甘蔗的人看來是充滿智慧的人,他邊削甘蔗邊對我說:“這個世界什么事情都可能發(fā)生,光說一個死好了,我這把年紀(jì)親眼看見的就有很多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,我看見過人笑死的,狂歡大笑,下一聲笑不上來,就斷氣了。我也看過人哭死的,躺在地上哭,哭著哭著沒聲音了,伸手去摸,心臟已經(jīng)停了。我看過父親開車碾死兒子的,也看過兒子用車撞死父親的。我看過打麻將自摸死的,也看過打麻將被別人胡了氣死的……”
老人說得起勁,旁邊的人聽得都笑了,他突然嚴(yán)肅地說:“不要笑,人生的變化是莫測的,各位看我在這里削甘蔗,說說笑笑,說不定今天晚上我回家躺下來睡覺,明天就起不來了。”
人群里突然冒出一個聲音:“既然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起來,今天又何必來賣甘蔗呢?”
“呀!少年家,你沒聽人說過‘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’嗎?就是明知明天不能再活在這個世間,今天也要好好地削甘蔗,如果沒有明天,難道我們就要躺著等死嗎?”
這段話說得讓人肅然起敬,只有今天能專注、努力、好好削甘蔗的人,才能嘗到生命中真實(shí)的甜蜜吧!寫日記也是如此,它是在訓(xùn)練培養(yǎng)我們對此時此地的注視,若不是這樣深入的注視,日記只是語言的陳述,有什么意思呢?
有一位和尚去問趙州禪師:
“師父,什么是你最重要的一句格言?”
趙州說:“我連半句格言也沒有,不要說一句了?!?/p>
和尚又問:“你不是在這里做方丈嗎?”
趙州立刻說:“是呀!做方丈的是我,不是格言。”
這使我們體會真正的生命風(fēng)格,是對現(xiàn)今的專注,而不是去描述它。
有一位和尚去問百丈懷海禪師:
“師父,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是什么?”
百丈說:“那就是我獨(dú)坐在大雄峰上?!?/p>
真的很奇妙,每個人都獨(dú)坐在大雄峰上,只是很少人看見或體驗(yàn)這種奇妙。
如果我在這世上沒有明天,這是禪者的用心,一個人唯有放下現(xiàn)在心、過去心、未來心,才會有真切的承擔(dān)呀!
本文來源:《林清玄說禪之二 香水?!?,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