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言“心善淵”。“心胸如水一樣虛靜深遠?!?br> 在老子看來,人應(yīng)該寬容,讓心胸如水一般虛靜深遠,包容一切,也能化解一切。寬容待人,就是說做人要心胸寬廣,忍耐性強,對人寬厚、容忍。一個平時寬厚的人,順利的時候可以與之共同奮斗,困難的時候人們也會去幫助他。 生活在今天,有的人看到別人升遷,就認(rèn)為那是拍馬屁的結(jié)果;看到別人發(fā)財,就認(rèn)為是走了狗屎運,或者是違法所得…… 其實任何成就都與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。但如果你心胸狹窄,就看不到這些,這樣你將無法處理好人際關(guān)系,而且也喪失了學(xué)習(xí)別人優(yōu)點的機會。 當(dāng)然,確實有一些人靠著出風(fēng)頭、拍馬屁、吸引領(lǐng)導(dǎo)注意力,或者有些人靠著關(guān)系成為紅人,平時的工作都是你做的,但得到提拔的卻是他們;得到高薪水的也是他們。然而這時你也一定要寬以待人,而不要嫉妒他們。否則會因心胸狹窄,處處提防,孤獨而陷入憂郁和痛苦之中,造成永遠的傷害。就像這兩個人一樣: 一、做錯事沒多大關(guān)系,但千萬別說錯話 唐朝肅宗乾元年間,有個人叫王播,家境貧困,出生沒幾年,父母先后就去世了。 愛好讀書的王播,只好到當(dāng)?shù)匾粋€寺院借讀。 當(dāng)時寺院有一個規(guī)定,每到吃飯時間先撞鐘。此時,王播就會迅速放下手中的書本來“隨喜”吃飯。 剛開始的時候,寺中僧人也沒當(dāng)回事,但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王播總會定時出現(xiàn)在飯鍋前,而且飯量驚人!這時寺廟里的和尚就有點不開心了。得想個法子,告訴這位施主臉皮有點厚了。 一天中午,正沉浸在讀書樂趣中的王播,腹中響聲不斷,早已饑腸轆轆。但奇怪的是,寺院里的鐘聲就是沒響。 于是他就等啊等,等啊等,等到太陽已經(jīng)偏西,鐘聲終于響了。 王播一個箭步?jīng)_向了食堂。然而,卻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。寺僧們已經(jīng)吃過飯了,滿地只有空鍋空飯碗。原來,這次和尚們是故意先吃完飯,再撞鐘的。 和尚們那副幸災(zāi)樂禍的神態(tài),分明在告訴王播: 還想吃飯哪?你這小子,就等著吧! 剎那間,王播便全然明白了。他知道寺院已經(jīng)厭倦他在這里吃閑飯了。他的眼睛里滿是屈辱的淚水,但他還是強忍著不讓它流出來。 屈辱之下,他題筆在寺院的墻壁上,寫了這么兩句詩: 上堂已了各西東,慚愧阇黎飯后鐘。 然后就頭也不回地大踏步走了。 二十年后,王播成了大唐帝國高層領(lǐng)導(dǎo)。有一次,被派往江蘇任軍政長官,他忽然想到當(dāng)年借住過的寺院看看。進來一看,他當(dāng)年題的那兩句詩,居然還在,只是用漂亮的碧紗罩起來了。 此時此景,王播真是百感交集。想到自己當(dāng)年在這,卻吃不上一頓順心飯,這不由得更使他感慨萬千!命人拿來筆墨,在下面又寫了兩句: 二十年來塵土面,如今始得碧紗籠。 這個故事,引發(fā)了后人無數(shù)感慨,許多詩人紛紛題詩發(fā)表意見。在這個故事中,透露出了王播這個不得志的老書生那滿腹的憤怒、幽怨與暗惡? 到這里,故事還沒完。 王播進入官場時,已經(jīng)是年過半百的老頭了,才考中進士,算是老來得志,最是不易。 當(dāng)時與王播一同考上進士的,還有一個剛滿26歲的年輕人,陳通方。見王播都56歲了,還削尖腦殼往領(lǐng)導(dǎo)隊伍里擠,陳通方忍不住當(dāng)面嘲笑道: “王老!王老!奉贈一第。” 大意即“嗨,老頭,你都老成這樣了,還有機會晉升嗎?建議你麻溜的扛起你的鋪蓋卷,回家抱孫子吧!” 啥?當(dāng)時王播用火辣辣的眼神,看著年輕的陳通方: “陳少!陳少!切莫作惡!” 你在羞辱我對吧?我記下你了! 后來,王播發(fā)奮圖強,當(dāng)上了宰相,頭一件事,他立即提名“提撥”陳通方。晉升他為江西官院。 王播不計前嫌,提撥他最討厭的陳通方,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啊。 連和尚不讓吃飯的事兒,他都記恨二十年,又豈會放過陳通方? 陳通方的悲慘命運,就這樣開始了。 陳通方接到升職令,立即就收拾行李,興沖沖前往江西上任。 古代的路可跟現(xiàn)在不同,沒動車沒高速公路,從京師長安到江西上千公里的路程,要全靠兩條腿走。 陳通方就這樣走呀走,走呀走,幾個月后,終于快到江西了。 忽聽見后面快馬疾若奔雷,馬上的人問道:你是不是前往江西赴任的陳通方?吏部有了新調(diào)令,你改任浙東官院了。 陳通方當(dāng)時就傻眼了。 沒辦法,他只能掉頭,往浙東方向走。 走呀走,就這樣又過了好幾個月,前方,遙見浙東之地。 陳通方精神一振,忽聽身后快馬猶如雷奔,馬上的人問道:你是不是前往浙東官院赴任的陳通方?吏部有了新調(diào)令,你改任南陵官院了。 ...... 萬般無奈,陳通方咬著牙,再改道南陵,繼續(xù)艱難行走——大家已經(jīng)猜到了,等快到南陵,吏部還會有新的改任令下來,他這輩子,就甭想走到地兒! 王播就是要玩死他。 事實也是這樣,陳通方一生,極度絕望的奔波在上任途中,他永遠走不到目標(biāo),最終,在一家破爛的客棧里,勞累成疾的陳通方,陷入貧病交加。
奄奄一息時,他對家人說:做錯事倒沒多大關(guān)系,但千萬別說錯話,千萬別得罪那些心胸狹窄的人。你看我,就因為那么一句話,讓王播恨我到了這個地步,用這么陰毒的辦法,活活的羞辱死我。 記住,管好你那張沒邊的爛嘴,一時的口舌之快,會引來極為酷烈的報復(fù)! 二、千萬別得罪心胸狹窄的人 同樣的,還有歷史上第一大奸臣秦檜,他年輕時,是另一個陳通方,但秦檜走向了另一條路。 公元1115年,秦檜考中了進士,當(dāng)上了密州教授。后來又考上了詞學(xué)兼茂科,任職太學(xué)學(xué)正。這個時候的秦檜還算得上是一個熱血青年。 可惜生不逢時,秦檜做官時,正是靖康年間。靖康之變發(fā)生后,宋徽宗、欽宗被俘,金軍占領(lǐng)了汴梁,并想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來控制南方政權(quán)。 在金人巨大的壓力下,這群被俘的大臣都不敢說話。 不敢說,那就找腦殼懵懂,缺乏職場經(jīng)驗的人,讓他來說! 在一番老氣橫秋官員們慫恿下,秦檜被忽悠的腦殼充血,熱血沸騰,大筆一揮,給金國侵略者寫了封抗議信,他說: 宋朝建立己經(jīng)一百多年,如果一定要立張邦昌為帝,最后還是要垮臺的;不如恢復(fù)欽宗的帝位,暗地里進行控制,這對金國人也有利。 金國將領(lǐng)看后,對他很有好感。別人都不敢說話,就你膽兒肥。 嘴爛先被撕,膽肥先挨刀! 四月一日,金軍北撤,就這樣,秦檜和妻子,一同被擄往北方為奴。
這時秦檜才醒過神來。 他被人給坑了! 朝中的那些壞官員,不敢說話,但知道秦檜年輕,沒腦子,易沖動,所以故意鼓動他,刺激他,挑他出頭和金兵死磕。 而后果,則由秦檜來承擔(dān)。 蠢話讓你說,必然扛黑鍋! 有些年輕人,滿腦子天真,對人性只有美好的期許,在他們的人生中,就有可能遭遇到類似的陷阱。被坑陷的人,多是落得個陳通方的悲慘下場。 而秦檜,他卻走上另一條路。 多年之后,秦檜歸來,背負(fù)著仇恨,他展開了報復(fù),挾制了整個朝廷,陷殺了民族英雄岳飛,破滅了南宋收復(fù)失地的夢想。 秦檜甚至控制了宋高宗。當(dāng)時宋高宗在他面前,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坐針氈,每次見秦檜時,都要在膝蓋處藏一把匕首。 由此可知秦檜心里的怨毒之深。 三、時刻警惕自我內(nèi)心,才能避免為黑暗所誘惑 我們相信人性是光明的,永遠相信。但有些人,不信。比如,北宋的呂蒙正,他也跟唐時的王播一樣,官至相位。 呂蒙正考取了功名,后來當(dāng)宰相第一天上朝,文官武將排好站在兩邊,他這個宰相才到,旁邊有人就悄悄罵他,嘲諷他: 什么窮小子,他都當(dāng)起宰相來了,我看他只不過是走了狗屎運罷了......
呂蒙正聽到不理,并拼命控制自己,警告自己說:別回頭,千萬別回頭!他徑直朝皇帝前面走上去。他后面跟個副官,在旁邊聽到了,呂蒙正也叫他不要回頭看。下朝后,這個副官就問他,人家罵你,你怎么叫我不要回頭看? 回頭就是萬劫不復(fù)! 呂蒙正說,第一次上朝嘛!回頭一看,你知道是某人罵的,我們修養(yǎng)不高,心里就會記恨,將來在一起做事就不好辦了。管他是什么人罵的,不要管就對了! 看清楚他,你就會立即成為王播,怨恨于心,會用一輩子的時間,用最陰毒的法子,算計他,羞辱他,報復(fù)他。讓他死得很難看,也讓我自己,淪為一個悲哀的、心胸狹窄的小人! 呂蒙正知道,仇恨是人類的天性,誰也抗拒不了。人心,是極為脆弱的,抵抗不了深淵的誘惑。 所以,呂蒙正所能做的,就是別回頭,別看到嘲笑他的人。這樣,等到呂蒙正被偏狹怨毒所控制,想要打擊報復(fù)時,卻根本不知道那個人是誰,也就沒法子打擊他,傷害他。 他抵抗不了偏狹怨毒的誘惑,所以選擇不知道來保護自己。
人性,無所謂善惡,率性而為,這才是人類的本質(zhì)。所以,如呂蒙正這樣,時刻警惕自我內(nèi)心,才能避免為黑暗所誘惑。而像王播這樣的人,從不反思自我,放任天性中不潔的一面自由流淌,這時候他會成為許多悲劇的源泉,卻偏偏自詡為良知正義。 佛曰,一念到天堂,一念下地獄。你心中有什么,你的世界就怎樣——前提是,你居于智力制高點,對人際陷阱洞若觀火,并能夠看到這之后那悲哀的人性流露。沒有這個前提卻說這種話,你摔下去就是陳通方,爬起來就可能是秦檜。 王播不知道這個前提,于是他淪為挾私報復(fù)的小人。呂蒙正知道這個,他警示自己保持善良。陳通方智力不足,跌入陷阱再也沒機會爬出來。秦檜是個從陷阱中爬出來的人,但爬出來后他已經(jīng)不再是人。 從歷史到現(xiàn)實,我們的心里,永遠跳動著這幾個角色。所以,做人不可以太蠢,從人到獸不過一念之間,起因是愚蠢,而后是惡毒。相信人性中的善,但要時刻警惕惡,就不會跌入愚蠢構(gòu)筑的陷阱,更不會在這個美麗的世界,迷失自我。除非你知道這些,否則不會有自由或快樂可言。 千萬遠離心胸狹窄的人,千萬要做心胸寬廣的人。最重要的,是管好自己的嘴巴。不說話瞎評論別人,沒人拿你當(dāng)啞巴,別那么刻意的追求存在感。你說話不過是上下嘴唇一碰,但在別人心里引起的波瀾,卻往往是驚濤駭浪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