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廟里的老龜馱石碑是很常見的。龜馱石碑在民間常被叫做‘王八馱石碑’。一般是用石頭或者漢白玉雕刻而成。傳說有辟邪鎮(zhèn)宅、永世不倒、擋水擋災等作用。百姓通常認為它有吉祥的寓意,不僅能看護寺院還能穩(wěn)固一方水土。所以常被放到寺廟里當做神獸或者其它一些需要被庇佑的地方,比如有的橋梁旁邊、交通要道的入口旁邊、墓地等等。 龜馱石碑只是外形像龜而已,其實是一種神獸。如果你仔細看一下,它和龜不完全一樣呢。這種神獸的傳說也有好幾種,但畢竟是傳說,個人覺得了解一下就可以了。 說的最多的是老龜是龍的兒子之一叫‘赑屃’,它力氣最大,總有使不完的勁。傳說它幫大禹治水立了功。大禹看到它的力氣這么大害怕它會生事,所以為了對它施加一定的束縛就以表彰為由,將一塊刻有記載它的功績的巨大石碑讓它馱著。石碑很重,它的行動就受到限制了,時間久了便再也不能動了。啟示人們它力大無窮,馱著石碑永遠不倒,名傳千古。由于它外貌像龜,后來人們就在建廟或其他建筑的一定位置擺上一座龜馱石碑(石碑上刻有經(jīng)文或者歷史功績)的神獸,寓意永世不倒、世世傳承。就這樣經(jīng)過歷史傳承,龜馱石碑成了不少古建筑中的一道景觀,保留至今。 關(guān)于龜馱石碑的傳說還有好幾種呢,以上是傳的最多的一種,傳說畢竟無從考證,了解一下就好。傳說中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習歷史文化的興趣!下面幾張龜馱石碑的圖片可以參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