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小平 奶奶心髒不好,怕鬧,每天她都要把門窗緊閉,盡管如此,可她還是覺得太鬧,鬧得心慌、心悸,無處躲藏。我問奶奶,我怎麼不覺得鬧,怎麼沒有這種感覺呢?奶奶說,那是因我的心髒好,我的心髒健康。 很多人埋怨這個世界太喧鬧,找不到一個僻靜的地方。我想,是不是也是因爲(wèi)他們的“心”不好,太鬧、太心浮氣躁,而鬧得這個世界喧鬧不休?有一句詩說:心靜了,這個世界就靜。這個世界靜不下來,那是因爲(wèi)你的心靜不下來。 一位專家說,一個太在意贏的人會輸,比如,一個太在意健康的人會失去健康,一個太在意幸福的人會得不到幸福。 對此,專家是這樣解釋的。在意是一種“貪”,是一種心鬧。在意贏,就是“貪”贏;在意健康,就是“貪”健康;在意幸福,就是“貪”幸福。太在意,便是太貪。貪多必失,古往今來,概莫如此。 好動的孩子容易患消化不良的毛病。好動與消化不良有什麼關(guān)系呢?好動不是有益于消化嗎?而醫(yī)生說,好動的孩子,吃飯時也是好動的,三心二意,心靜不下來,不能專注吃飯。飯要一心吃,否則,就會影響到對飯粒的咀嚼,咀嚼不完全的飯粒吞進(jìn)胃裏,會增加胃的負(fù)擔(dān),久而久之,造成消化不良。 飯要一心吃,同樣,事要一心做,否則就會因做事不認(rèn)真、不負(fù)責(zé)、不專注、不用心,而“鬧”出許多“毛病”和變故來。 有人問我,爲(wèi)什麼自私的人都很愚蠢?我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看法?他說,據(jù)他觀察,自私的人常常會做出一些愚蠢的事來。我說,自私的人,總是千方百計地爲(wèi)自己撈取利益的人,并不會愚蠢到哪裏去。哪爲(wèi)何自私的人常常會做出一些愚蠢的事來呢? 那是因爲(wèi)自私的人常常爲(wèi)利所誘,爲(wèi)利所“鬧”,常常被一己之利蒙住了眼睛,蒙蔽了心智,使其隻看到眼前而看不到長遠(yuǎn),隻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,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,從而做出一些“魚兒咬鈎”諸如此類的蠢事來。 一個人心靜不下來,就會鬧心,鬧得諸事不順心、不安心、不稱心。這個世界靜,都是因爲(wèi)心靜,這個世界鬧,都是因爲(wèi)心鬧。 |
|
來自: liuhuirong > 《感悟人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