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色四葉草漸變底色提花套衫 首先謝謝windy的翻譯,辛苦啦! 長腿小妞兒真人秀,美麗無雙! 線材:LP零筒羊絨線4股,多多家的深灰、淺灰和斯玲家的白色; 工具:10號環(huán)針; 編織密度:10cm=26針、10cm=34行; 成衣平鋪尺寸(cm)下水后:衣長60、胸圍55.5*2、肩寬40、腋下袖長46、袖壯21.5*2、領(lǐng)寬20、前領(lǐng)深6.5、領(lǐng)高3。(感覺袖子肥了點兒,下次袖壯40cm或39cm就足夠了。) 因為我的編織密度比原版大, 根據(jù)推算結(jié)果可按教程的 倒數(shù)第2個尺碼的針數(shù)織。 編 織 過 程 腋下衣身圏織,其中提花的20行改成片織。 深灰色線起[140 1]針*2,單螺紋編織起針法,圈織3cm雙螺紋12行,然后圈織平針56行,其中第56行在前后中心處分別2并1,剩余針數(shù)為[139 1]針*2。 花樣:片織時后片兩邊各加1針邊針,此時針數(shù)為[1 139 1]針*2共20行花樣,花樣的第11行主線換成淺灰色,前后片分別片織; 17針 19針花樣 24針 19針花樣 24針 19針花樣 17針,分三處放提花用線;其中2針的花樣以后繡上去?;謴?fù)圈織時兩邊各并掉1針邊針,平織平針46行。 第二次片織花樣,片織時后片兩邊各加1針邊針,此時針數(shù)為[1 139 1]針*2共20行花樣,共20行花樣,其中第5行開掛肩,第11行主線換成白色,前后片分別片織。片織掛肩,掛肩的第7行主線換成白色:袖窿共70行(68行 2行消痕),減針:2-7-1、2-2-3、2-1-6; 后片:12-1-1、12-1-1、平織24行,然后開始收斜肩;前片4-1-2、再平織26行后開前領(lǐng);其中前領(lǐng)寬43針,中間平收23針,兩側(cè)平收2-3-1、2-2-1、2并1:2-1-5,然后開始收斜肩;斜肩8行,兩肩各27 1針,引返2-7-3、第7、8行消痕、第9行平收(待縫合);其中后領(lǐng)寬43針,中間平收33針、兩邊2-3-1、2-2-1,共4行; ?:片織后縫合。袖壯47cm(123針),洗后變窄為43cm(下次再織要按成衣后40cm計算),腋下袖長46cm; 深灰色線起54針,織12行雙螺紋;此后改織平針,第1行均勻加9針:3 1、(6 1)*8、3,剩余63針;[腋下袖長共46cm,減去了3cm螺紋邊,余43cm(146行=43*3.4行)]; 兩側(cè)加針:20-1-1、4-1-30、6行平;其中:第57行開始織花樣,花樣的第11行主線換成淺灰色,31針 19針花樣 31針(共63 18針);第133行再織花樣,花樣的第11行主線換成白色,48針 19針花樣 48針(共63 18 34針);袖壯總針數(shù)=63 31*2=125針(減掉邊針后寬47cm); 袖山:山頭寬12cm=31針,肩袖縫合6行對應(yīng)5針,故31針對應(yīng)袖窿處的37行,前后各19行;袖窿共70行,減去19行,再減1行(神山所在行),余50行是袖山的其余行數(shù);袖山減針:(125-31)/2=47針 2-7-1、2-2-11、2-1-8、2-2-5; 領(lǐng)口:用11號針(比正身細1號)織,前領(lǐng)挑針:77針=9 10 3 5 23 5 3 10 9,后領(lǐng)挑針:55針=10 35 10;圈織雙螺紋12行(3cm),再織6行正針,然后一次性平收,平收時用9號針(比領(lǐng)口用針粗2號),領(lǐng)口形成自然卷邊。 正面縫合:?縫按行對行縫合;前后肩按針對針縫合;神山與袖窿,下部按針對針、行對行,袖窿剩余21行時與神山頂部按3行對應(yīng)2針進行縫合。 用洗發(fā)水揉洗、甩干、平鋪晾干: 領(lǐng)子參考下圖做的修改: 附:windy的譯稿: · end · 作者 | zheng姐 來源:編織人生論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