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媽媽們都是在寶寶生病的時候焦急的找到我問我怎么辦,其實,只要我們多注意以下幾個穴位,堅持進行,寶寶體質增強了,就會少生病噠。 少生病——捏脊 具體方法就是讓孩子俯臥在床上,雙手拇指與食指并攏,從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,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再放下,一直捏到脖子。 中醫(yī)點評 脊是中醫(yī)的傳統(tǒng)療法,兒童的脊柱兩側有17對穴位,對頭部、四肢、內臟都有調節(jié)作用。經常捏脊,可使孩子全身氣血暢通,免于疾病。同時注意未患病時以保健為目的效果較好,在冬季操作時應注意環(huán)境溫度避免受涼,雖然捏脊療法是一個良好的保健防病措施,但貴在堅持。那些說難見其效的定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父母,只要有恒心堅持,父母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,那就是健康強壯的孩子。 巧學妙用 預防鼻炎——揉迎香穴 許多孩子一到冬天稍遇風吹草動,鼻下便見兩條“青龍"擺尾,每天揉迎香穴20-30遍可預防鼻炎。 防鼻炎 揉迎香 迎香穴在鼻唇溝中鼻翼旁,用食指和中指分別按揉左右兩穴即可,對于緩解鼻塞或慢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都十分有效。 孩子咳嗽——拍背 如果你細聽,孩子們的咳嗽聲總是此起彼伏,特別有痰時,除了一般治療外,可加用拍背的方法:家長手指輕度曲屈,輕用力從背部由下往上拍背,每次雙側交替拍,每次拍約10分鐘,每天堅持拍兩次,可幫助痰液排除,促進恢復。 治咳嗽 拍拍背 增強體質——壓足三里 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認為,經常揉壓足三里能調節(jié)機體免疫力、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,對成人有效,對孩子同樣有效。 強體質 壓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橫指(用小兒手取),脛骨外側約一橫指的地方,每天用中指按壓足三里穴5-10分鐘,每分鐘按壓15-20次,堅持2-3個月。 吃飯難——揉拇指脾經 父母常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挑食,這不喜歡,那不愛吃,其實這是孩子脾胃不好,如果能把孩子脾臟調養(yǎng)好,吃飯香了,生病自然就少了。 吃飯難 揉拇指 五指上分列著五經,脾經位于拇指羅紋面,只要每天沿順時針方向揉拇指羅紋面一兩次,每次3-5分鐘就相當于補脾了。 |
|
來自: 芊顏淺笑 > 《健康養(yǎng)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