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想為你好好活著,但我,疲憊已極。在我生命終結(jié)前,你沒有抵達。只為最后看你一眼,我才飄落在這里。 用這么一句詩作標題,有些突兀,但這里想要說的,是關于友情的一篇文章。以及自己的讀后感。 常聽人說,人世間最純凈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時代。我并不贊成這句話。孩童時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戲,成年人靠著回憶追加給它的東西很不真實。友情的真正意義產(chǎn)生于成年之后,它不可能在尚未獲得意義之時便抵達最佳狀態(tài)。 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變中,猛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長大的。然后自以為是的定位了友情的親疏好壞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讀感: 這里說出了一個常人都會,也都曾經(jīng)想過的問題,孩提時代的友情如此簡單,和讓人懷念。 但時間的方向只有一個,作為成年人,我們依然渴望友情,但有所區(qū)別的對待人,成了是否長大的標志,區(qū)別的對待友情,更讓我們自以為懂了什么是所謂真正的友情, 小時候,在大院里,鄰家的姐姐,帶著我們這群小孩一起玩,至今能記得那個時候的開心,也記得鄰居家的弟弟妹妹們,在父母上班的時間,也會帶著他們?nèi)フJ字,寫字。 在他的父母生病住院的時候,他會暫住我家里,我們一起玩。那時只有開心。 多年后,我仍然記得他們的小名,但卻怎么也無法想起他們的大名。而小時的友情也由于環(huán)境的變遷,而留在了記憶當中。 即便是從小到大都在一起的朋友,也只能在記憶里唏噓往昔的快樂。 孩提時代的友情可以懷念,但不可以復制。 是什么讓我們自以為是的拿成年人的友情和孩子的單純?nèi)プ霰容^呢? |
|
來自: 感動是一種養(yǎng)分 > 《圖書架收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