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將至,離家在外的四川人此刻正心心念念著回家吃啥?不是布滿辣椒與紅油的老火鍋,也不是一鍋鮮香麻辣的串串,四川人沒那么膚淺,不是一道菜就能輕易勾走四川人的魂的,能夠把四川人拿的死死的,其實是做菜時,洋洋灑灑揮出的那一把鹽,一把來自四川自貢的鹽。說到底,四川人最愛的竟然不是辣,而是那濃重的一口咸味。外地人不解,四川人明明就很喜歡吃辣啊,何時變成了咸?其實四川人無論是炒菜、吃火鍋還是做泡菜的時候,如果沒有這自貢鹽的加持,四川人吃到的辣與麻都立刻變了味道,所以說,四川人走出家鄉(xiāng),就算是吃到同品種的辣椒,依舊覺得食不對味,說白了,其實就差在這一把鹽上了。 川菜的靈魂是什么,說辣椒的太膚淺,太外行;說花椒的,算是有點門路了;說郫縣豆瓣的,才算得上一個資深吃貨。而郫縣豆瓣能夠在川菜中得以發(fā)揮,依舊離不開自貢鹽的功勞。自貢的鹽易于溶解,在豆瓣發(fā)酵時,鹽分的味道都得到了充分的發(fā)揮與沉淀,離開了這一把來自自貢的鹽,郫縣豆瓣醬立刻就失去了靈魂。 自貢井鹽的重要性,還體現(xiàn)在了四川泡菜里。同樣是一把辣椒,若是離開了自貢井鹽,那味道就立刻變了味。因為自貢井鹽的存在,讓自貢這個地方的美食味道更加濃郁。提到四川,大家只認(rèn)重慶與成都,但是四川人都知道,成都的菜,入口有味、細(xì)品無味;重慶的菜入口無味,細(xì)品濃郁;而自貢的菜,在自貢井鹽的加持下,入口便感知味道醇厚,細(xì)品更是后勁十足,大把的辣椒刺激著視覺感官,而濃郁的咸辣口感,從入口的一瞬間便開始縈繞在唇齒之間,越品越有層次感,令人回味無窮。四川人將擅于調(diào)味的功底,發(fā)揮的淋漓盡致。 自貢菜的代表作,大家一聽便知。冷吃兔和水煮肉片。 冷吃兔算是川菜里最重口味的代表作了。其用鹽之狠,超出想象。兔肉切成小塊先用鹽腌,然后再加入生抽、老抽、辣椒爆炒,出鍋之前還得再撒一把鹽。等兔肉放冷之后,做下酒菜吃,放冷后的兔肉,更入味,又咸又辣的兔肉堪稱叫醒你味蕾的鬧鐘,更是下酒神器,兔肉是冷的,酒也是涼的,可吃到最后竟然大汗淋漓,從身心到味蕾都得到了極大的釋放。 水煮肉片也是四川人用鹽的代表作。四川人圖安逸,清心寡欲,可嘴上卻不能虧著。于是,水煮肉片便成了四川人不想干活時,一道最簡單的下酒美食。一把鹽和辣椒面,加上肉片、筍片一煮了之,關(guān)火之前,再澆上一過熱油,聽著滋滋的澆油聲,還沒等反應(yīng)過來,香氣便開始迫不及待的鉆進鼻子里了。 所以說,自貢井鹽的加入,才是一道川菜的高光時刻。在井鹽的調(diào)動下,辣椒的特性被激活,四川人用井鹽調(diào)動配料,將每種食材的味道鮮活的展現(xiàn)在食客面前。表面上是重咸重辣,但細(xì)細(xì)回味之后卻又覺得欲罷不能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