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不容易 我們的語文老師有一個特長,他總是能夠把我們的字和生活中的物像準確地關聯(lián)起來。因此,我們班既有“蝌蚪體”——寫的字拖著長長的尾巴,也有“群山體”——整個卷面高低不平連綿起伏。而我的字則是“毛毛蟲體”——蹙縮在一處,小不可視! 這不,我的試卷又成為書寫規(guī)范的反面教材。語文老師借此讓大家寫字時把字寫開,不然寫出的是滿本子的毛毛蟲了。在教育我們的過程中,他還詼諧地補充道:“我們班上有很多毛毛蟲,希望這些小毛毛蟲能快速長成大毛毛蟲,最終破繭成蝶。 被當作反面教材讓我的雙頰有些發(fā)燙。我看了其他同學的試卷,我和他們的答案一樣,卻因字體太小、模糊不清,輕則少三五分,重則讓老師沒法看下去,導致分數(shù)低得出乎想象,這讓我后悔萬分。一個是考試成績,一個是毛毛蟲到蝴蝶的故事,它們素繞在我的腦海,讓我痛定思痛——關于書寫,即使做不到被夸獎,至少也要做到不被鄙夷。 知恥而后勇。自打“毛毛蟲的故事”流傳開后我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,便是拿出練字本,對著字帖觀察每個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形結構。每一個偏旁部首就是一個人,他們組合到一起就成了一個個漢字大家庭,他們有形態(tài)上的胖瘦高矮,也有關系上的遠近親疏。而同偏旁部首的字就形成自己的家族,在此基礎上引申出來的內涵也容易接受。就這樣,在每天一撇一捺的書寫中,我堅持了兩年,和這些調皮的漢字打著交道。 一橫長城長,一豎字鏗鏘。如今,不敢說我的字寫得有多么漂亮,但是我可以說把最初最不喜歡,也很難做到的事,變成了自己的摯愛。曾經(jīng)認為不可能的事,現(xiàn)在做到了,并且做得很好,是真的不容易。都云作者癡,而我要說,能夠自解其中味亦足矣 。 點評: 1、思路清晰,角度新穎 文章以語文老師的調侃開篇,敘寫了“我”的“毛毛蟲體”進化成蝴蝶的過程,而后水到渠成地表明觀點,思路清晰。 2、語言生動,幽默風趣。 考生語言幽默風趣,很容易引起許多書寫不規(guī)范的同學的共鳴。比如“我們班既有‘蝌蚪體’——寫的字拖著長長的尾巴,也有“群山體”——整個卷面高低不平連綿起伏。而我的字則是‘毛毛蟲體’——蹙縮在一處,小不可視”一句,十分形象有趣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