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|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|九九影院一级蜜桃|亚洲中文在线导航|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|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|日本一区二区在线|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|正在播放久草视频|亚洲色图精品一区

分享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 tommyj88 2019-01-25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明 曾鯨、項圣謨創(chuàng)作的《董其昌小像》

尺寸(內(nèi)):縱53.2厘米 橫30.5厘米

年底,文博書畫的熱度持續(xù)升溫,珍藏書畫大展不止在東京的顏真卿,別忘了還有上海的董其昌。

自12月初上海博物館“丹青寶筏”董其昌書畫藝術(shù)大展開展以來,博物館門口人從眾的排隊模式不斷,接著是關(guān)于《鴨頭丸帖》的熱點探討;隨后12月底,在董其昌生平飲酒會友的上海松江區(qū),董其昌書畫藝術(shù)博物館正式開館。

關(guān)于董其昌的熱點話題,一波未冷一波又起;23日即將迎來的董其昌大展下半場換展,31件精彩書畫上場,繼續(xù)為“董其昌熱”增溫,館藏涵蓋上海博物館藏、故宮博物院等,尤其是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五代董源《夏景山口待渡圖卷》也將在正月初一來到上海給觀眾“拜年”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展廳現(xiàn)場

以此次大展為基礎(chǔ),研究董其昌,美術(shù)史研究專家王連起認(rèn)為首先來自董其昌在文人畫發(fā)展中的作用。這也是他在剛剛舉辦的“董其昌書畫藝術(shù)國際研討會”中提出的問題?!皬奈娜水嫵鮿?chuàng)到確立,到別開生面,大多數(shù)都集中到宋代蘇軾、元代趙孟頫和明代董其昌?!彼?,董其昌是文人畫史上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人物。研究董其昌,其二在于其引起的研究涉及面廣,王連起談及,畫分南北縱,抬高文人畫,貶斥畫師,以及對后世畫壇三百年文人畫創(chuàng)作高潮的影響。

展覽以“董其昌和他的時代”、“董其昌的藝術(shù)成就與超越”及“董其昌的藝術(shù)影響和作品辨?zhèn)巍比蟛糠纸M成,對其書畫實踐歷程、藝術(shù)理念、藝術(shù)成就及其對中國藝術(shù)史重大影響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展現(xiàn)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“丹青寶筏”董其昌書畫藝術(shù)大展下半場展品目錄

【董其昌的“老師”們:仿古人而變古人】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展廳現(xiàn)場

展覽的這一板塊主要呈現(xiàn)董其昌一生學(xué)古而變古的過程。

他推崇晉、唐、宋、元大家,從入門到其80余歲逝世,在各個藝術(shù)階段均有仿黃公望、顏真卿、王羲之、米芾等名家作品。簡單來說,成就董其昌的因素除了自身鉆研,就是古代名家書畫。

收藏書畫,并在法書名畫上題跋,是董其昌藝術(shù)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內(nèi)容。據(jù)吳敢在董其昌國際研討會上透露,董其昌在繪畫上題跋的數(shù)量、規(guī)模遠(yuǎn)超他人,顯然,從留下的題跋中可以看出董其昌最“偏愛”的人選和倡導(dǎo)的藝術(shù)觀點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五代 董源 《夏景山口待渡圖卷》

縱49.8厘米 橫320厘米

遼寧省博物館藏

大展開幕時就被公布的重磅展品 董源《夏景山口待渡圖卷》,在結(jié)束了遼寧省博物館 2018年“中國古代書法展”休整之后, 立即來到上海博物館支援展覽,從正月初一開始正式露面。

董源的作品多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,開創(chuàng)了平淡天真的山水繪畫風(fēng)格。 在引首處有董其昌題:“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跡?!绷硗膺€有歷代畫家的題跋,被稱作是董源傳世作品中的精品。

董源對于董其昌畫風(fēng)的形成也起到了關(guān)鍵性作用,有觀點認(rèn)為,董其昌推王維為“南宗”之祖,實際是強調(diào)董源的宗師地位。因為董其昌對王維更多的是從繪畫美學(xué)的角度對其價值肯定 , 并沒指出他創(chuàng)造出文人山水畫的繪畫圖式, 而董源的筆墨技法成熟。

董其昌本人除了畢生收集許多董源作品,還特取齋名為“四源堂”,而董源的繪畫圖式也因為董其昌的強調(diào)而得到世人重視和推廣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北宋 趙佶《雪江歸棹圖卷》

縱30.3厘米 橫190.8厘米

故宮博物館藏

“南宗”的代表人物王維,在《雪江歸棹圖卷》可以見的董其昌對“南宗”一派的明確劃分。雖然趙佶的書法是董其昌的收藏對象之一,但董其昌在這件《雪江歸棹圖卷》上的題跋卻是因為王維。作品表現(xiàn)雪后郊野的江山景色,氣韻高古,與王維的《雪溪圖》氣息類似。而董其昌常將類似的雪景或“江南畫”定為王維作品,因此他在題跋中說,作品行筆布置是王維本色風(fēng)格,推測可能是趙佶張冠李戴,而蔡京是為了奉承趙佶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南宋 米友仁《瀟湘圖卷》

上海博物館藏

另外,董其昌對米氏繪畫的喜愛程度,直接將他們與杜甫、顏真卿相比擬。面對自己收藏的米友仁《瀟湘圖卷》,經(jīng)常將它帶在左右,隨時展玩題跋,他筆下經(jīng)常提到的《瀟湘白云圖》卷就是這件作品。

作為他文人山水畫風(fēng)格的“米氏云山”,擅表現(xiàn)南方山水煙云變幻的意境,而作品原是清內(nèi)府收藏,后遭毀壞缺損,有十六位宋人題跋廿八處,經(jīng)明代沈周、董其昌鑒藏題跋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南宋 蔣璨等《睢陽五老圖題跋冊》

上海博物館藏

1965年,上海民族資本家“弘一齋”主人孫煜峰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了一件《睢陽五老圖題跋冊》,宋元明清諸多名家題跋,其中包括趙孟頫、董其昌等。這件近千年來流傳有緒的《睢陽五老圖題跋冊》,以北宋仁宗時五位名臣杜衍、王渙、畢世長、朱貫、馮平退休后,回到睢陽養(yǎng)老,舉辦了五老會為背景。而在歐陽修、范仲淹等18個人一起把酒言歡時,請人畫了《睢陽五老圖》,錢明逸在1056年中秋日為之作序,稱之為“睢陽五老圖”。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元 王蒙《青卞隱居圖》

縱140.6厘米 橫42.2厘米

上半場中,董其昌為了得到一件宋 (傳)惠崇 《江南春圖》卷,曾用自藏的天下第一山水畫王蒙《青卞隱居圖》交換,這件《青卞隱居圖》就是下半場登場的上海博物館 重量級藏品。

目前面世的董其昌作品中 明確標(biāo)明“仿王蒙”的并不多,但還是能看到他對王蒙畫法的借鑒。據(jù)說有一次路過青卞山,想起了曾經(jīng)收藏的《青卞隱居圖》,并覺得王蒙并沒有把青卞山的神秘感完全表現(xiàn)出來,于是他也畫了一件《青弁圖》。但是這件作品與王蒙的層峰疊嶂相比,顯得平面化,因為董其昌看中的并不是風(fēng)景本身。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展廳現(xiàn)場

董其昌的重要性在于,“不僅因為他在書畫上所取得的造詣,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梳理了古代書畫發(fā)展的歷史”,北京國際文化藝術(shù)保護中心主任、上海文化藝術(shù)品研究院院長孔達(dá)達(dá)表示。而讓他真正享譽世界并產(chǎn)生國際性影響的“南北宗論”,是他經(jīng)過長期實踐、提煉筆墨的感悟。而王琪森也認(rèn)為這個畫論是“具有國際性意義的理論命題與學(xué)術(shù)觀點”。

但董其昌自己的書畫清雅淡泊,講究“筆精墨妙”,這倒讓后世猜測他是否推崇南宗而貶斥北宗。但是孔達(dá)達(dá)覺得,僅憑董其昌原文短短的幾行字,其實并沒有明顯的崇南抑北的傾向,這或許是后人對“南北宗論”的過度闡釋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詹景鳳 《草書為仲實書七言詩扇頁》

縱157.5厘米 橫46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提到南北宗論,得聊一個人: 詹景鳳。 詹景鳳是展覽中少數(shù)與董其昌沒有直接交集的人物,之所以將其作品納入,是想要讓大家知道“南北宗論”到底是怎么提出。

詹景鳳比董其昌早幾年將古代山水畫家分成“逸家”和“作家”,提出“南北宗論”框架。后來董其昌正式提出“南北宗論”時,并沒有提及到詹景鳳。但詹景鳳與董其昌 兩人之間有眾多共同好友 ,并且詹景鳳入室弟子丁云鵬為董其昌密友,在兩人交往中是否有提到詹景鳳的這一理論,我們無從得知。

但卻說明,“關(guān)于南北宗論,董其昌是在前輩探索基礎(chǔ)上,進行總結(jié)歸納和完善,并站在時代的高度提出了這個理論”,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表示。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展廳現(xiàn)場

但是對于詹景鳳是“ 南北宗論”早期 代表人物藝術(shù),郭懷宇持有另一觀點。在詹景鳳的兩部重要著作《留都集》和《詹氏性理小辨》中均沒有提及“逸家”和“作家”一說,而他的《跋 饒自然<山水家法>》與自己的鑒賞觀存在很大矛盾。

因此 郭懷宇認(rèn)為,“ 詹景鳳并未形成以 ‘作家’和 ‘逸家’這類概念來區(qū)分作品高下的鑒賞觀,更沒有獨尊文人業(yè)余繪畫,相反他卻經(jīng)常給予職業(yè)畫家很高的評價。從這一角度說,詹景鳳非但不是‘南北宗論’早期框架的建立者,反而是一位真正的‘持不同意見者’”。

董其昌提出的“南北宗論”作為一個標(biāo)尺,影響了晚明以來的畫壇。但在抬高文人畫,貶低職業(yè)畫師的問題上,到如今學(xué)者們都保有各自觀點。董其昌是否在畫論上真有偏頗,也許從他自身學(xué)習(xí)、評論書畫的過程中能找到一絲線索。 【關(guān)于董其昌自己】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歷年款識

展覽第二部分為董其昌的重頭戲,以 即汲取傳統(tǒng)期(50 歲前)、兼融并蓄風(fēng)格形成期(51-62歲)、成熟期(63-72 歲)、人書俱老天真爛漫期(73-82 歲)4個大的時間跨度,展現(xiàn)董其昌的藝術(shù)成就。

董其昌對自己書法的自負(fù)程度,自夸什么都臨仿,所以任何書體都會,當(dāng)然最得意的是小楷, 行草書也是最拿手的。但他能在書法上取得這樣成就,源頭是參加入仕學(xué)試時,知府覺得他字太丑,使其與榜首失之交臂。

當(dāng)時17歲的董其昌開始學(xué)習(xí)書法,雖然處于趙子昂、文征明書法盛行的年代,他反而選擇了臨唐代顏真卿的《多寶塔》,最后又學(xué)習(xí)王羲之《黃庭經(jīng)》及鐘繇《四表》。3年之后,董其昌覺得自己的書法已逼古人,已看不上文征明等人的書法。不過董其昌理想中的藝術(shù)是超然自在的真性流露,也就是他73-82歲人書俱老天真爛漫期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行書臨各家書卷》 崇禎七年(1634)

縱290.8厘米 橫25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 80歲時,雖然鮮少再有作品出現(xiàn),但仍然可以看見他的臨古作品。這件由錢鏡塘捐贈的《行書臨各家書卷》,融合了董其昌晚年真、行、草各體面貌。前段分別臨書顏真卿《爭座位帖》、歐陽詢《九成宮碑》、楊凝式《韭花帖》、懷素《律公帖》,而后段內(nèi)容講退休后與好友 陳繼儒游覽、鑒賞書畫的悠閑生活,但紙張顏色、質(zhì)地和書風(fēng)與前段均不相同,所以推測可能是 后人在董其昌逝世后將兩者配裝成了一卷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 《行書項墨林墓志銘卷》 崇禎八年(1635)

東京國立博物館藏

董其昌與書畫鑒藏家項元汴家族三世交好,在項元汴去世46年后,其次子項德成請董其昌為項元汴撰墓志銘,書法集終生所學(xué),盡顯 董其昌晚年成熟潑辣書風(fēng)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楷書崔子玉座右銘軸》

縱132.5厘米 橫53.5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的楷書以顏真卿為基礎(chǔ),融匯了晉唐宋元各類楷書?!妒汅拧分幸彩杖肓藬?shù)件董其昌的《座右銘》,其中《明董其昌書座右銘一軸上等天一》就是亮相上博下半場的這件《楷書崔子玉座右銘軸》,書法堅挺硬朗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仿巨然山水圖卷(與陳繼儒書畫合卷)》

縱28.7厘米 橫143.7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70歲時,其楷書從嫻熟漸返生拙,有人書俱老的趣味。這時期他經(jīng)常提到是在一款外表光潔堅實,名為鏡面箋的紙上創(chuàng)作。與好友陳繼儒合作的《仿巨然山水圖卷》,因為兩人書寫的內(nèi)容并沒有直接關(guān)系,所以也可能是后人因為兩人的友情而特意將作品合卷。

董其昌部分據(jù)他自己介紹,是前一年秋天,在惠山獲得了一件倪瓚題詩巨然小景,所以用黃公望、 米氏云山和倪瓚的畫風(fēng)進行臨仿。而 后段陳繼儒部分是寫了 兩首行書七律,題為《錢侍御小輞川》,收入《明詩鈔》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北山荷鋤圖軸》

縱111.7厘米 橫56.3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 晚年的《北山荷鋤圖軸》,基本從倪瓚的圖式而來。但在布局上增加山巒層次,與倪瓚的蕭索氣氛相比多了欣欣向榮氣象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楷書陰符經(jīng)府君碑卷》

縱25.1厘米 橫143.4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臨米芾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在董其昌 觀賞顏真卿的《多寶塔碑》后,提筆開始臨米芾的《陰符經(jīng)》。誰知,米書在書貼結(jié)尾省略了“八卦甲子”等20余個字,沒想法董其昌臨完之后字?jǐn)?shù)更少。后半段的臨徐浩《府君碑》,董其昌判斷碑可能出自李邕、徐浩之手。

63-72 歲,董其昌作品處于真正成熟其。董其昌 35歲時正式成為編制“公務(wù)員”,60歲后閑賦松江,后應(yīng)朝廷的召喚 往來于北京、江南搜集史料,這利于他將創(chuàng)作和自然進行結(jié)合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 《行書臨宋四家書卷》

縱28.4厘米 橫279.3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這段時期董其昌臨古時雖仿古,但已經(jīng)在集大成中形成了自身風(fēng)格。如《行書臨宋四家書卷》,就是董其昌將米芾、懷素、蘇軾、黃庭堅的風(fēng)格融為一體的結(jié)果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 《仿趙孟頫秋山圖軸》

縱107.1厘米 橫46.4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《仿趙孟頫秋山圖軸》為董其昌70歲后設(shè)色佳作。董其昌以水墨為主,但設(shè)色畫也反映了他的文人畫思想,而“三趙”、趙孟頫對他的青綠山水風(fēng)格形成功不可沒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小楷五經(jīng)一論冊》

縱18.3厘米 橫9.5厘米

縱18.3厘米 橫9.5厘米

科舉 考試、公文需規(guī)范為 小楷書寫,吃一塹長一智的董其昌對小楷格外的非常重視,從唐代各大家,到宋元小楷都加以關(guān)注。這件 《小楷五經(jīng)一論冊》是董其昌分別在64、66歲書寫,64歲時寫《樂志論》,而其他《陰符》、《西升》、《度人》、《內(nèi)景》、《清凈》均在66歲完成。這五本經(jīng)的古代大家的傳本都得到董其昌的鑒藏,其中《內(nèi)景經(jīng)》還曾刻于《戲鴻堂帖》卷首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行書東坡詞軸》

縱214厘米 橫54.3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《 行書 東坡詞軸 》保存了萬歷間裝裱原狀,十分難得。這件作品是董其昌67歲時 以“二王”為基礎(chǔ)的行書,但是筆墨之間又有米芾的特點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行書李供奉贈懷素草書歌卷》

縱28.2厘米 橫136.1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在50歲之前,董其昌都處于汲取傳統(tǒng)期。51-62歲,他形成了自己兼融并蓄的風(fēng)格,其書法也融合了晉、唐、宋各家風(fēng)格,尤其醉心米芾。

另外,董其昌49歲時開始學(xué)懷素,其后臨仿無數(shù)?!缎袝罟┓钯洃阉夭輹杈怼肥嵌洳R李白贈懷素的《草書歌行》,體現(xiàn)了董其昌的楷書功力,整體風(fēng)格于嫻熟精美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自書封敕稿本卷》

縱25.8厘米 橫276.4厘米

遼寧省博物館藏

這件《自書封敕稿本卷》經(jīng)王鴻緒、勵宗萬遞藏后,由宗萬子守謙獻(xiàn)入宮廷,乾隆作跋并錄入了《石渠寶笈》續(xù)編。這是董其昌早年(42歲)作品,當(dāng)時董其昌奉命赴長沙,在回程途中收到皇帝的兩份誥封,董其昌以大字楷書抄錄誥封的稿本。 【董其昌的朋友圈】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與董其昌有關(guān)的“藝術(shù)圈”人物

董其昌被一些學(xué)者認(rèn)為是繼蘇東坡之后最重要的文人畫家和文人畫理論家,只有元代的趙孟頫可與之相匹敵。但第三部分里在藝術(shù)上與他有關(guān)或受其影響的人,如上圖,是個龐大的交際圈。僅他 自身藝術(shù)便造就了以八大、王原祁、石濤、惲壽平、吳歷、龔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藝術(shù)家,這其中龔賢發(fā)展了積墨法,八大則凝煉了董其昌的用筆、用墨精髓,加之禪意與生動造型,都找到了自己的藝術(shù)領(lǐng)域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莫如忠 《行書札頁》

縱25厘米 橫32厘米 縱25厘米 橫10.1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前文也提到,董其昌的成就離不開他自身鉆研和周邊友人的助力。董其昌少年時在家旁的莫氏私塾,老師莫如忠之子莫是龍與董其昌相交16年,兩人皆推崇黃公望,繪畫理論也有極大的相通之處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明 項元汴 《雙樹樓圖軸》

縱76.6厘米 橫33.6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正式開始學(xué)畫后,身邊收藏家無私的 共享珍藏, 對董其昌的藝術(shù)啟蒙與卓絕成就的取得有極大幫助 。特別是項元汴,董其昌與項家三代交好,曾在少年游嘉興時,有緣一睹項氏家藏。而項元汴之孫項圣謨在自敘中稱董其昌為“師”,可以知道是董其昌的弟子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清 張琦、項圣謨《尚友圖軸》

縱38.1厘米 橫25.5厘米

張琦、項圣謨《尚友圖軸》是項圣謨回憶四十歲時與五老游于藝林的情景。畫中六人分別是董其昌、陳繼儒、李日華、魯?shù)弥?、釋智舷以及項圣謨?/p>

李日華的 書畫理論受到董其昌影響,他 在其日記中多次提及董其昌藏品,其本人作品也曾得到董氏題跋。而魯?shù)弥疄槔钊杖A弟子,深受李氏推重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行書寄陳眉公詩卷》

縱25.9厘米 橫112.7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董其昌的另外一位同學(xué)陳繼儒,二人藝趣相投,經(jīng)常一起品鑒論藝,堪稱白首至交。董其昌65歲時寫的《行書寄陳眉公詩卷》分前后兩段,共抄七言律詩四首,并收于《容臺詩集》,題為《贈陳仲醇征君東佘山居詩三十首》。 雖然數(shù)量龐大,但是詩意并不重復(fù),基本都是描述陳繼儒的隱居生活,體現(xiàn)了董其昌與陳繼儒的深厚友誼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明 董其昌、陳繼儒、夏樹芳、單恂、錢邦芑等

《古篆印章辭冊》

縱20.5厘米 橫9.3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《 古篆印章辭冊》是董其昌、陳繼儒、崔弘應(yīng)、張一鵠、錢邦芑、單恂、眭明永、夏樹芳等7人,為明末杭州的篆刻家陳元長的篆刻集所題跋文。從中可以得知董其昌與當(dāng)時的印人、印章收藏家之間的交往情況。董其昌生平用印豐富,陳元長曾經(jīng)為他刻印,其他同時代的篆刻家如吳迥、程遠(yuǎn)、汪關(guān)等人與董其昌皆有交游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 《仿古山水冊(十六開)》

縱26厘米 橫25.3厘米

上海博物館藏

與董其昌淵源最深的,要屬王伯敏一家,這段關(guān)系得從王伯敏祖父王錫爵說起。王錫爵的父親王衡與董其昌為1588年同科舉人,而董其昌以王錫爵 為師,以王衡為友,王時敏為弟子,而王家有女 嫁給了董其昌的幼子董祖京,四世交誼。

當(dāng)時董其昌應(yīng)王錫爵 請求,為12歲的王時敏畫了一些樹石、山水畫稿,以供學(xué)畫臨摹之用。所以王時敏也是經(jīng)過董其昌的啟蒙與引領(lǐng),才進入繪畫。 這件《仿古山水冊(十六開) 》是董其昌63歲時為王時敏所作, 主要仿倪瓚、黃公望、米友仁,還有類似王蒙、趙孟頫《水村圖》等。?

【“爛董”遍地:觀眾自行結(jié)論】

在展覽最后,上海博物館特意對偽作開辟了展覽。因為 董其昌的名氣和成就引起的另一現(xiàn)象就是贗品空前泛濫,世稱“爛董”。 對于這一真?zhèn)卧掝},上海博物館并不想一筆帶過,而是率先拿自家董其昌館藏“開刀”?!岸洳恼?zhèn)螁栴}在畫史上缺少實質(zhì)性的推動,誰真誰假其實不重要,但是我們不能回避這個問題,只有知道偽作才知道真跡魅力”, 凌利中表示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局部

被率先作為偽例的就是董其昌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,最后確定出自宋玨之手。對于“打臉”自家館藏,上海博物館很坦蕩,首次將庫房里的文物比對研究放入展廳,怕你看不懂,在展館內(nèi)的還設(shè)有電子放大圖和視頻解說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董其昌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字體對比:日本冊頁本《仿懷素〈圣母帖〉》(左)與“上博本”《仿懷素〈圣母帖〉》(右)

這件作品是如何打假的?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長6米,顧名思義運用王羲之、蘇東坡等名家書體書寫19首古詩,最后落款是董其昌。這件作品在多年前被上博認(rèn)為與董其昌個人風(fēng)格有差距,后來凌利中在日本發(fā)現(xiàn)了幾乎一模一樣的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。于是開始進行字跡比對,同樣是“神仙”二字,日本冊頁本《仿懷素〈圣母帖〉》(左)、董其昌《草書放歌行》卷和“上博本”《仿懷素〈圣母帖〉》(右),可以看出兩個“神仙”,一個優(yōu)美流暢(左),一個筆法凌亂(右),這說明“上博本”并不是董其昌真跡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“上博本”周亮工跋與周亮工字體對比

那到底是誰仿的?凌利中從卷后周亮工題跋入手,作為清初大鑒定家,經(jīng)他堅定的董其昌應(yīng)該都是真的,這本為什么又是假的呢?只有一個原因,可能周亮工的題跋也是仿制。于是凌利中也開始對周亮工的書法進行比對,果不其然,圖上1、3、5選自上海博物館藏周亮工《楷書七言詩》扇頁,而2、4、6選自“上博本”周亮工跋,很明顯與其風(fēng)格筆觸不合。

周亮工有個習(xí)慣,喜歡寫書,看到的東西會記下來。于是凌利中開始翻閱他的書籍,在《賴古堂書畫跋 》一文中所有真相大白了。周亮工的記載中最明顯的是“可謂知比玉者矣”,而在“上博本”中卻是“可謂知文敏者矣”,而《賴古堂書畫跋 》中所標(biāo)注紅色的在作品中均未出現(xiàn),因此可以斷定這件作品是冒充董其昌,而真正作者是宋玨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宋玨的起首印

如果輕易下結(jié)論可能還太草率,凌利中再次找出宋玨的書法進行對比,發(fā)現(xiàn)筆觸均吻合。但是最后關(guān)鍵性鐵證,還是卷首處的起首印。一般來說起首印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作者自用印,一種是鑒賞家。在都不排除的情況下,凌利中還真找到了4個“自娛”的同款印章。一則是南京博物院藏宋玨《隸書七絕詩》軸上的起首印處,另一則更明確,上博本這方圖章右邊有缺口,而故宮博物院藏宋玨《漁隱圖》上也有印章缺口。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宋玨的相同印章對比

因此多重證據(jù)和結(jié)論證明,上博本《各體古詩十九首卷》并非董其昌而是出自宋玨之手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《疏樹遙岑圖軸》(左)和《林和靖詩意圖軸》(右)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局部放大的房屋

類似“雙包”的案例在本次展覽中多有同臺展示,如《林和靖詩意圖軸》和《疏樹遙岑圖軸》,可定為其50歲左右出入元四家、整合傳統(tǒng)筆墨,探索“筆墨”論形成期的作品?,F(xiàn)場將局部房屋放大,供觀眾參考,自行結(jié)論。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“雙包”《佘山游境圖軸》

還有兩件尺幅、構(gòu)圖、款署一樣的《佘山游境圖軸》,如果不仔細(xì)從樹木、山峰結(jié)構(gòu)、數(shù)、層次中研究,也很難發(fā)現(xiàn)真?zhèn)?,但誰真誰假還是由觀眾自己判斷。在判斷真?zhèn)芜@事上,就連董其昌的摯友何三畏每每走眼都:“每望余不為作畫,所得余幅輒贗者?!?/p>
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清李永昌、劉上延《新安五家合作岡陵圖卷》局部

崇禎十二年(1639)

上海博物館藏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冒襄《行書董其昌畫旨冊》

那么“造假”董其昌的嫌疑人都是哪些人?據(jù)凌利中介紹,目前已經(jīng)掌握一大部分“重點嫌疑人”名單。 董其昌于徽州交游廣泛,助于新安畫派的發(fā)展,像李永昌、劉上延的書畫皆學(xué)董其昌,而劉上延便曾是董其昌的代筆人之一。還有,上面提到的董其昌學(xué)生冒襄,早在康熙年間便把老師的畫論抄錄了一遍。

看不完的“董其昌”:上博下半場精彩繼續(xù)


明 沈士充 《長江萬里圖卷》

崇禎元年(1628)

上海博物館藏

而另外一位董其昌重要代筆人之一的沈士充,其臨摹的作品還受到了董其昌稱賞。在沈士充《長江萬里圖卷》中的題跋中,董其昌親自作題,認(rèn)為是因為自己才有了他們的成果,自居其功,當(dāng)仁不讓,“吾松畫道,自勝國時,須溪曹云西及張子正、朱壽之之后,無復(fù)嗣響。邇年眼目一正,不落吳門習(xí)氣,則自予拈出董、巨,遂有數(shù)家,趙文度、沈子居為巨擘。”而董其昌好友也在作品題跋中附和,沈氏等人的成就,皆出于董氏的指點迷津:“獅子一法乳,散為諸名家”。

  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(wǎng)絡(luò)存儲空間,所有內(nèi)容均由用戶發(fā)布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請注意甄別內(nèi)容中的聯(lián)系方式、誘導(dǎo)購買等信息,謹(jǐn)防詐騙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有害或侵權(quán)內(nèi)容,請點擊一鍵舉報。
    轉(zhuǎn)藏 分享 獻(xiàn)花(0

    0條評論

    發(fā)表

    請遵守用戶 評論公約

    類似文章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