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宋時期,我國南北的飲食文化已經(jīng)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體系。到了明末清初時期,已經(jīng)有了比較有影響力的魯菜、川菜、粵菜、淮揚(yáng)(蘇)菜四大菜系,到了清末民國初年,浙菜、閩菜、湘菜、徽菜又形成了四個新的地方菜系,一起組成了中國有名的“八大菜系”。 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:魯菜就像君臨天下的北方帝王;川菜湘菜就像內(nèi)涵豐富,才藝滿身的名士;粵、閩菜就像風(fēng)流儒雅的公子;蘇、浙和徽菜則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。 1. 魯菜 魯菜一直都被認(rèn)為是最具影響力的菜系,在元明清時期達(dá)到鼎盛時代,更是成為了皇家菜品,其他的菜系在烹飪技藝上,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魯菜的影響。 魯菜在所有的菜系中,烹飪技法是最為豐富的,高達(dá)60多種,是所有菜系中最考驗功底的,而且烹飪技法相當(dāng)難掌握,所以有“三年川菜,十年魯菜”這樣的說法。 所以,就目前在全國的普遍率來說,川菜確實是當(dāng)之無愧的第一菜系,但是比起深厚的文化底蘊(yùn),八大菜系中魯菜應(yīng)居第一。 魯菜名品有:清湯燕窩、蔥燒海參、糖醋鯉魚、九轉(zhuǎn)大腸、鍋燒肘子、醬爆雞丁等。 2. 川菜 川菜是民間最大菜系,又被稱為“百姓菜”,口味清鮮醇濃,講究麻、辣、鮮、香,擁有幾十種類別,擁有“一菜一格,百菜百味”之譽(yù)。 川菜具有取材廣泛、調(diào)味多樣、菜式適應(yīng)性強(qiáng)三個特征。由筵席菜、大眾便餐菜、家常菜、三蒸九扣菜、風(fēng)味小吃等五個大類組成一個完整的風(fēng)味體系。在國際上享有“食在中國,味在四川”的美譽(yù)。 川菜名菜:魚香肉絲、宮保雞丁、夫妻肺片、麻婆豆腐、回鍋肉、東坡肘子(川菜六大名菜) 3. 粵菜,即廣東菜,是起步較晚的菜系,但它影響深遠(yuǎn),世界各國的中菜館,多數(shù)是以粵菜為主,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,國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粵菜。因此有不少人,認(rèn)為粵菜是海外中國的代表菜系。 粵菜特點(diǎn)是豐富精細(xì)的選材和清淡的口味。粵菜的著名菜品有:白切雞、燒鵝、烤乳豬、紅燒乳鴿、蜜汁叉燒、上湯焗龍蝦、清蒸石斑魚、阿一鮑魚、鮑汁扣遼參、白灼蝦、椰汁冰糖燕窩、菜膽燉魚翅、麒麟鱸魚、龍蝦燴鮑魚、干炒牛河等。 4. 蘇菜 蘇菜由南京、徐海、淮揚(yáng)和蘇南四種風(fēng)味菜組成,是宮廷第二大菜系,今天國宴仍以淮揚(yáng)菜系為主。 江蘇菜系選料講究,刀工精細(xì),口味偏甜,造型講究,特色鮮明。 傳統(tǒng)名菜:松鼠鱖魚、金陵鹽水鴨、羊方藏魚、水晶肴蹄、梁溪脆鱔........ 5. 閩菜 閩菜以“香”、“味”見長,具有三大特色:一長于紅糟調(diào)味,二長于制湯,三長于使用糖醋?!霸恪庇锌冈?、熗糟、爆糟、炸糟之分,湯清鮮而又淡爽,海鮮葷香而不膩。 傳統(tǒng)名菜:佛跳墻、鹽水蝦、醉排骨、荔枝肉、煎糟鰻魚、煎糟鰻魚、七星魚丸..... ![]() ![]() 6. 浙菜 浙菜的精華是細(xì)、特、鮮,“有佳肴美點(diǎn)三千種”之盛譽(yù)。菜式制作精巧,口味注重清鮮脆軟,保持食材的本色和原味。 傳統(tǒng)名菜:東坡肉、西湖醋魚、龍井蝦仁、三絲敲魚、油燜春筍、龍井蝦仁........ ![]() ![]() 7. 徽菜 徽菜以山野海味而聞名,最講究的是食物原汁原味,菜品湯汁清醇,味道醇厚,上桌后香氣四溢。 徽菜擅長烤、燉,講究火功,其特點(diǎn)是芡大油重?;詹说闹饕攸c(diǎn):烹調(diào)方法上擅長燒、燉、蒸,而爆、炒菜少,重油、重色,重火功。 傳統(tǒng)名菜:徽州毛豆腐、紅燒臭鱖魚、腌鮮鱖魚、紅燒果子貍、火腿燉甲魚,黃山燉鴿、鳳燉牡丹........ ![]() ![]() 8. 湘菜 湘菜以“辣”著稱,口味上尤重酸辣,菜品色澤上油重色濃,開胃爽口。組庵湘菜被稱為“湘菜之源”,以“原材料選取精良、刀工處理精細(xì)、烹制技藝精湛、味道調(diào)和精準(zhǔn)”贏得湖南人民的青睞。 傳統(tǒng)名菜:剁椒魚頭、辣椒炒肉、臘味合蒸、湘西外婆菜、吉首酸肉、寧鄉(xiāng)口味蛇、全家福、組庵魚翅........ ![]() ![](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