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良出謀劃策還可以,讓他開疆拓土,帶領將士去打仗,那就不行了。大家若是了解張良的肯定知道,他曾經(jīng)謀殺過秦始皇。 但是,最終的結(jié)果是,不但沒有把秦始皇殺了,甚至連秦始皇都沒見到,自己更是打草驚蛇,被秦始皇通緝了,他不得不隱姓埋名過隱士的生活。 直到秦末亂世,陳勝吳廣起義開始后,他也出山了,先是跟隨項梁,然后遇到劉邦。在劉邦的旗下當了一個謀士。 劉邦得到了張良的輔佐,這是他建立大漢的開始。 蕭何也是一個文官出身,打仗什么的他不懂,他唯一懂得是如何治理國家。劉邦在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是好,劉邦的整個大后方都是蕭何在治理。 蕭何還負責給劉邦前線運送糧食,補充兵員,可以說是劉邦的后勤部長。他這個部長當?shù)囊彩窍喈數(shù)牟蝗菀?,因為劉邦和項羽打仗,?jīng)常吃敗仗。 打了敗仗就會死很多人,兵力就要不斷的得到補充,否則,這個仗就是輸了,但是,蕭何總是在關鍵的時候,能找到士兵。真的是為劉邦建立大漢立下了漢馬功勞。 但是,劉邦光有張良和蕭何,還不足以奪取天下。 因為天下,不是靠動動腦子,補充補充兵力,就可以得到了。他必須有大將開疆拓土,在戰(zhàn)場上殺伐決斷,才可以真正的打敗敵人,而韓信就是這樣的典型的將領。 韓信是軍事天才,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,他是可以做到的,正如他騙過了秦末名將章邯,帶領劉邦沖出了漢中,利用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的策略奪去了關中。 然后他又緊接著和劉邦殺出了關中,去和項羽逐鹿中原。這時候韓信和劉邦分兵兩路,來夾擊項羽。 劉邦主要是以防守為主,和項羽對峙在滎陽。 韓信則去開辟北方戰(zhàn)場,他要從關中一直殺到齊地,然后占領齊地之后,就可以從項羽的后路殺過來,和劉邦一起前后夾擊項羽。 當然,韓信的任務是很重的,因為他不能有任何的閃失,否則,將會是前功盡棄。 還好,韓信這一路走來,竟然是有驚無險。 他先是打敗了魏王豹,拿下了魏國,緊接著出兵代國,代國國小兵稀,更不是韓信的對手了。 拿下代國之后,韓信就要對趙國開戰(zhàn)了。 趙國可是一個大國,光軍隊就有二十萬,而韓信也僅僅是只有三萬的人馬。 但是,韓信是軍事天才,他即使只有三萬人馬,也敢挑戰(zhàn)擁有二十萬大軍的趙國,結(jié)果這一戰(zhàn),韓信用了一個背水排兵布陣的打法,導致了趙國二十萬大軍的潰敗。 韓信勝利了,大名不脛而走。 韓信在打完趙國之后,利用自己的名聲,去說服燕國,讓燕王投降自己。燕國一看趙國都不是韓信的對手,也就投降了韓信。 至此,韓信的敵人就剩下齊國了,在和齊國大戰(zhàn)的時候,項羽派了大將龍且?guī)ьI二十萬大軍來聯(lián)合攻打韓信。 結(jié)果龍且因為看不起韓信,驕傲自大,最終導致兵敗身亡,齊國淪陷,這也就是說,韓信已經(jīng)完成了整個戰(zhàn)略布局。 之后,韓信聯(lián)合劉邦一起擊敗了項羽,項羽兵敗自刎烏江。 所以說打敗項羽的是整個劉邦集團,而韓信是靈魂性的人物。他在整個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。 但是,若是沒有蕭何和張良,韓信想打敗項羽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沒有蕭何和張良的輔佐,劉邦早就被項羽打敗了,也就沒有韓信和劉邦共同戰(zhàn)勝項羽了。 所以是韓信張良和蕭何的整個劉邦集團,合力把項羽擊敗的,缺誰都不行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