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董洪濤(中醫(yī)博士) 起 居 順自然而養(yǎng)生 患了高血壓怎么辦?筆者的觀點是,趕緊自我反省以前的生活、飲食、行為習慣,是否過食生冷而傷陽、體胖少動而瘀滯、濫用藥物而亂真、起居失常而損正、過勞疲累而耗精?應改正錯誤的做法,培養(yǎng)和堅持正確的養(yǎng)生行為與習慣,這是治療高血壓的根本。 冬季養(yǎng)藏 《黃帝內經·四氣調神大論篇》中關于冬季的養(yǎng)生原則是:“冬三月,此為閉藏。水冰地坼,無擾乎陽。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。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去寒就溫,無泄皮膚,使氣亟奪。此冬氣之應,養(yǎng)藏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?!?/p> 從秋天開始天地之間陽氣收降,應順應天時,及時收陽藏陽,不要過度地興奮陽氣。比如天漸冷,就要減少劇烈運動,特別是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,在天氣初寒時節(jié),就要開始慢慢地減少運動量。冬泳對于高血壓患者有害無益。冬日陽氣收藏,平時起居以不擾陽為好。 養(yǎng)陽之法,或減少消耗,如勿動怒,勿過度性生活、過食辛辣、過度熬夜、過度勞累思慮,忌煙、酒、賭博等;或增加補給,如對證服用藥物、保暖避風寒、多練養(yǎng)生氣功、保持情志和悅等。 多接地氣 高血壓病人不要住在高樓上,最好住到平地上來,以更多地接引地氣。地氣足了,才能抑制過亢的陽氣。 飲 食 多吃秋冬應季食物 人稟天地之氣而生,大自然在各個季節(jié)所提供的食物往往是最健康、最合適的。秋冬可以多吃蘿卜,蘿卜溫降陽氣,通腸腑,清谷道,對于陽氣的收藏極為有利,是適合高血壓病人常吃的食物。 地瓜溫腸通便,補養(yǎng)正氣,十分適宜秋冬時節(jié)食用。這兩樣食物既養(yǎng)正又降氣,正好可以預防高血壓。仁類食物得秋金收藏之氣而成,能收藏陽氣,包含著生命的能量,可以經常食用,如核桃仁、杏仁、花生仁及五谷雜糧等。 忌食動風之物 凡動脈硬化、高血壓及中風都屬風證,須忌食動風之物。風眩之證忌食肉類,因為肉的濃汁易引起痰濁內生,阻滯氣機,風痰相亂,使血壓增高,發(fā)生頭痛、眩暈、耳鳴等癥。雞肉能助風,凡體內有風所致諸病,皆須忌之。 用 藥 適當藥補 藥補不一定要用大方子,選擇合適的中藥一兩味即可。比如可常吃山藥,能補益脾腎,固本培元。民國時的名中醫(yī)張錫純曾創(chuàng)制了一個方子,叫一味薯蕷飲(薯蕷即山藥):生山藥120克,切片,煮汁兩大碗,以之當茶,徐徐溫飲之。 既滋陰又利濕,既滑潤又收澀,能補肺、腎、脾、胃。張氏認為,此藥于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,可治一切陰分虧損之證。此藥有益于高血壓之下元不足,可以常服。 應急備藥 家里有高血壓病人或者家族有中風病史者,宜在家里常備安宮牛黃丸、蘇合香丸、牛黃清心丸之類的醒腦開竅藥。突然中風時在第一時間把藥丸化入溫水中灌下,可以有效預防中風后遺癥的發(fā)生,提高生存率。 或用云南白藥亦可,在急性期每次服半克,每日3~4次,有急救之功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藥物應辨證使用,勿錯服。 情 志 常懷歡喜心 喜養(yǎng)心,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,心氣和暢則臟腑陰陽平衡,百脈氣血通調。但大喜又會傷心,尤其是素體心氣不足諸證,包括心臟病、高血壓、中風等患者,切忌大喜大笑。養(yǎng)生治病首在養(yǎng)心。養(yǎng)心之法,要在培養(yǎng)好心態(tài)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敬天憫人,怡然自安。心若不安,氣血即亂,則百病叢生。 理 療 健身功法 介紹兩個實用的健身功法。 01 蹲馬步 可以鍛煉下肢,促進陽氣下斂,則血壓自然下降。練習時周身放松,兩足分開約半米或稍寬,身體下蹲至可以堅持的程度,盡量挺直腰,提肛收腹,足趾抓地,雙手可按膝或變拳收在兩腰側,眼睛平視。一般蹲半分鐘,至兩腿顫抖即可,每天鍛煉幾次,貴在堅持。 02 捧氣貫頂法 兩腳并攏,周身保持中正,用鼻吸氣時,雙手自體側平舉起,掌心向上,捧大自然的清氣到頭頂,用鼻呼氣時,意念想象清氣自頭頂百會穴貫入身體,隨著雙掌在胸前下按,想象清氣自上而下洗滌全身,洗滌后的濁氣自足底的涌泉穴排出到地下深處。每次可做3遍,多做不限。這兩個功法都可引陽下行,對于高血壓患者有益,可經常練習。 |
|
來自: 小酌千年 > 《家庭醫(yī)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