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您的邀請,中國科普作家協(xié)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。 簡單來說,低血鉀是指血清鉀濃度<3.5mmol/L(正常情況下,血清鉀濃度范圍應在3.5~5.5mmol/L,平均4.2mmol/L)。血清鉀濃度降低,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降低,卻不一定說明體內缺鉀,而在某些情況下,全身缺鉀時血清鉀濃度不一定降低。所以,對其判斷不能僅僅依靠這一項依據(jù),還需要結合病史與臨床表現(xiàn)加以判斷。低血鉀是指血清鉀濃度<3.5mmol/L(正常情況下,血清鉀濃度范圍應在3.5~5.5mmol/L,平均4.2mmol/L)。血清鉀濃度降低,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降低,卻不一定說明體內缺鉀,而在某些情況下,全身缺鉀時血清鉀濃度不一定降低。所以,對其判斷不能僅僅依靠這一項依據(jù),還需要結合病史與臨床表現(xiàn)加以判斷。 對于低鉀血癥的病因,一般來說有四個方面:鉀攝入不足、鉀排出過多、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和粗制生棉油中毒。其中,鉀排出過多是比較常見的原因。不同年齡層的人群,其情況也會有不同。譬如兒童一旦失鉀常常是經(jīng)胃腸道失鉀,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的患者中;而成人失鉀主要是經(jīng)腎失鉀,即腎排鉀過多。常常有以下幾種情況所致——利尿藥的長期連續(xù)使用或用量過多、某些腎臟疾病、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、遠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陰離子增多、鎂缺失或是堿中毒等。經(jīng)皮膚失鉀雖并不常見,但是在極熱環(huán)境里還是有可能發(fā)生的。 關于低鉀血癥的臨床表現(xiàn),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細胞內外缺鉀的程度及缺鉀發(fā)生的速度,急性低鉀血癥癥狀往往嚴重于相同水平缺鉀的慢性低鉀血癥。 對于神經(jīng)肌肉系統(tǒng),常常表現(xiàn)為肌無力和發(fā)作性軟癱,后者發(fā)作前可先有肌無力。對于心血管系統(tǒng),低鉀可使心肌應激性減低和出現(xiàn)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,輕癥者有竇性心動過速,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,房室傳導阻滯;重癥者發(fā)生陣發(fā)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,甚至心室纖顫,缺鉀可加重洋地黃和銻劑中毒,可導致死亡,周圍末梢血管擴張,血壓可下降;心肌張力減低可致心臟擴大,重者發(fā)生心衰,若不及時救治,會有性命之虞。 對于泌尿系統(tǒng),長期低鉀可使腎小管受損而引起缺鉀性腎病,腎小管濃縮,氨合成,泌氫和氯離子的重吸收功能均可減退或增強,鈉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鈉的功能也可減退,結果導致代謝性低鉀,低氯性堿中毒。對于內分泌系統(tǒng),低鉀血癥??杀憩F(xiàn)為糖耐量減退,對于兒童而言,若是長期處于缺鉀的狀態(tài),則會導致其生長發(fā)育延遲。另外,低鉀血癥也可導致消化系統(tǒng)的一些癥狀—缺鉀可使腸蠕動減慢,輕度缺鉀者只有食欲缺乏,腹脹,惡心和便秘;嚴重缺鉀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。 如果您喜歡的話,請點擊右上關注,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!對于缺鉀的治療,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,一般來說,對于急性低鉀血癥的患者,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治療;慢性低鉀血癥只要血鉀不低于3mmol/L,則可先檢查病因,然后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。要根據(jù)血鉀水平來補充鉀元素,當血鉀處于3.5~4.0mmol/L范圍內時,不必特意額外補鉀,可以建議其在平時飲食中多攝入一些富含鉀的食品如新鮮蔬菜、水果、肉類和果汁等。若是患者的血鉀處于3.0~3.5mmol/L,則應根據(jù)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補鉀;當血鉀低于3.0mmol/L時,則應補鉀。 此外,還應糾正水和其他電解質代謝紊亂。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中,有不少可以同時引起水和其他電解質如鈉、鎂等的喪失,因此應當及時檢查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就必須積極處理。缺鈉補鈉,缺鎂補鎂。 問題回答:山東大學基礎醫(yī)學院 徐明輝 審核:吳一波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