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覺得最常出現(xiàn)在北京人嘴里的字和詞是什么? 小編覺得是“您、爺、得、孫子、師傅”。 這些字雖然看起來普通, 但它們卻蘊含著北京人獨有的文化底蘊。 (小編建議您用WiFi觀看) 您 把“你”放在“我”心上, 便是個“您”。 “您”字是最常出現(xiàn)在北京人嘴里的一個字。 您還記得前段時間網(wǎng)上流行的那個段子么? 北京一大爺哄孫子別哭:“沒必要,您這樣兒真沒必要”。 “您”這個字對北京人來說, 已經(jīng)“深入到骨髓里了”。 您要讓北京人不說“您”, 那還真是難為姆們了。 北京人非常注重禮貌, 這不僅僅體現(xiàn)在待人處事上, 更是體現(xiàn)在家長教育孩子上。 小輩兒和長輩說話不能“你我他”的叫, 一定要加上個“您”字。 怹 我先考考您, 您知道這個字怎么讀么? 估計很多年輕人都被小編問住了吧。 怹的讀音是tān, 是北京人對第三人稱——也就是“他”的敬稱。 用在對長輩、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稱呼上。 和“怹”字相似的是“您”。 現(xiàn)在用“怹”字的人越來越少了, 但在過去 “怹”字是和“您”字一樣經(jīng)常被人掛在嘴邊的稱呼。 老舍先生在《龍須溝》里有這樣一句臺詞:“四嫂,您忙您的活兒,我是個閑人,我來伺候怹?!?/span>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“怹”字到了瀕臨消失的境地呢? 小編在網(wǎng)上瀏覽了很多資料, 也沒有找到一個準(zhǔn)確答案, 有人說是因為: 第二人稱的“您”很難找到替代它的字或詞, 但作為第三人稱的“怹”, 很容易被其他禮貌用語代替掉。
爺 在北京, 男人能說會道,我們管他叫“侃爺”, 有錢、發(fā)了財?shù)模覀児芩小翱顮敗保?/span> 蹬三輪兒的,我們管他叫“板兒爺”, 夏天不穿上衣的,我們管他叫“膀爺”, 偷東西的,我們管他叫 “佛爺”。 有時候我們也會自稱“爺”。 “爺”(yé)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稱謂。 在過去,“爺”這個字只能用在有地位的男性身上。 得 北京人喜歡說“得”。 “得”字在不同狀況下,發(fā)著不同的音。 “得(de),您說這事怎么辦?” “買臺電視機~得(děi )多少錢?” “這次我沒怎么復(fù)習(xí),準(zhǔn)得(děi )出前三名了”。 “這菜湯兒您別給我倒了啊,一會拿它拌飯拌面條兒吃,倍兒得(děi )”。 丫 北京話中的“丫”字是帶有“貶義”的?! ?/span> 在舊社會, 北京話有“丫頭養(yǎng)的”一詞, 指“沒過門生的”,是侮辱性詞匯。 后被人簡讀為“丫挺的”。 含義也由原來的意思演變?yōu)橐话阈晕耆柙~匯。 在好友中間,丫是一種親密性稱呼或戲謔。 勞 駕 北京人有很多禮貌用語,“勞駕”是其中一個。 “勞”字本是北京人常用的客氣詞兒, 有煩勞、勞動、勞人的含義。 北京人也常說“勞您一駕”或“勞您大駕”。 師 傅 “師傅”也是北京人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。 打車的時候:“師傅,您前面靠邊兒停車就行”; 買菜的時候:“師傅,這兒多少錢一斤?”; 問路的時候:“師傅,宣武醫(yī)院怎么走?”。 在北京,您有事想要問人的時候喊“師傅”就對了。
孫 子 北京人不說孫子(zǐ ),而是說孫子(zeì)。 通常來說,這是一個罵人的詞, 但我奶奶跟別人介紹我的時候也會說“這是我孫子”。 當(dāng)然您要是聽見有人說: “這人真孫子”、“這人辦事真孫子”、“甭跟我這兒裝孫子”, 那這就真是在罵人了。 臥 槽 “臥槽”這個詞在什么時候會出現(xiàn)在北京人的嘴里? 例如:表示憤怒、震驚,太過激動的時候。 各位同學(xué),準(zhǔn)備好筆記本,請用“臥槽”造個句吧。 北京人愛用的字和詞,小編目前就想到這么多, 您要覺得我落下了什么,麻煩您受累在留言里給我提個醒。 最后小編想問大家還記得《我愛我家》里和平她媽那句: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,姆們姆們姆們么?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