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閑時(shí)學(xué)緊,忙里悠閑。 2.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,做人要存一點(diǎn)素心。 3. 處世讓一步為高,退步即進(jìn)步的張本;待人寬一分是福,利人實(shí)利己之根基。 4. 攻人之惡,毋太嚴(yán),要思其堪受;教人之善,毋過高,當(dāng)使其可從。 5.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為危,處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靄;守靜而后知好動之過勞,養(yǎng)默而后知多言之為躁;居安思危,處亂思治。 6. 人情反復(fù),世路崎嶇。行不去處,須知退一步之法;行得去處,務(wù)加讓三分之力。 7. 降魔者先降自心,心伏則群魔退;馭橫者先馭此氣,氣平則外橫不侵。 8. 欲路上事,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,一染指便深入萬仞;理路上事,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,一退步便遠(yuǎn)隔千山。 9. 人定勝天,志一動氣,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。 10. 立身要高一步,處世須退一步。 11. 修德須忘功名,讀書定要深心。 12. 處世要方圓自在,待人要寬嚴(yán)得宜。 13.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,而過則不可不念;人有思于我不可忘,而怨則不可不忘。 14. 讀書不見圣賢,如鉛槧傭;居官不愛民,如衣冠盜。講學(xué)不尚躬行,如口頭禪;立業(yè)不思種德,如眼前花。 15. 苦心中,常得悅心之趣;得意時(shí),便生失意之悲。 16. 學(xué)者有段兢業(yè)的心思,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,若一味斂束清苦,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(fā)育萬物。 17. 謙虛受益,滿盈招損。 18. 心地須要光明,念頭不可暗昧。 19. 為惡而畏人知,惡中猶有善路;為善而不急人知,善處即是惡根。 20. 君子居安思危,天亦無用其伎。 21. 一苦一樂想磨練,練極而成福者,其福始久;一疑一信想?yún)⒖?,勘極而成知者,其知始真。 22. 氣象要高曠,而不可疏狂;心思要縝密,而不可瑣屑;趣味要沖淡,而不可偏估;操守要嚴(yán)明,而不可激烈。 23. 閑中不放過,忙處有受用;靜中不落空,動處有受用;暗處不欺隱,明處有受用;未雨綢繆,有備無患; 24. 動中靜是真靜,苦中樂是真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