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一個困惑:為什么我們會感覺有的時間比有的時間更重要? 最普遍的一種現象是,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我們爭分奪秒、分秒必爭,可是,當我們在等車、坐車、排隊等其他時間,我們卻是打游戲、刷劇干著各種“killing tieme”的事情。 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,也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,人類發(fā)展進入了拐點,接下來是迎來前所未有的知識大爆炸時期。 不過,現在每個人手機不離手,越來越多的人成為“低頭族”。這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。 當然了,我說的有的時間比有的時間更重要首先是出自于我自己的感受。業(yè)績好的時候和業(yè)績不好的時候感覺就是不一樣的。當我們身處業(yè)績飆升的那一段時間,總是要從早忙到晚,時間根本就不夠用,工作業(yè)績突出,領導認同,同事努力,大家齊心協力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。 可是 也有不好的時候,因為某些特定的關系和原因,2018年最后兩個月進入了漫長的低迷期,團隊各種問題突顯,業(yè)績停滯不前,大家滿足于現狀,根本沒有人愿意打破這種反常的狀態(tài)。那時候我自己也抱著這樣的一種心態(tài):反正都這樣子了,最后兩個月也不抱希望了,這樣也就這樣吧,等2019年回來好好干就好了。 那段時間整個整個個人感受就是一蹶不振。最最主要的是,感覺時間漫長難以度過,這和年初業(yè)績紅火的時候剛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那段時間感覺分分秒秒都能賺錢,可這段時間就是恨不得把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跳過去,掙扎,無聊,無趣,沒有動力,沒有希望。 可是,時間都是一樣的啊!不是嗎?時間不可復制,不可回頭,今天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了,這也是時間如此稀缺的原因啊。 還有一種時候會有這種想法,我想很多人都會有的。工作的時間是一個樣,工作外的時間是一個樣,就像在開頭的時候說的,當我們在間隙的時候,比如等車、排隊、沒事做的時候,也就是所謂的時間下腳料,絕大多數人正常的做法就是玩手機、瀏覽新聞、刷劇、打游戲等各種活動消磨時間。 我想如果有個快捷鍵可以一下子把這段無聊的時間跳過去,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點擊這個快捷鍵呢?可是,時間最最珍貴的地方在于,此刻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了。 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,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,每分鐘都有六十秒,誰也不會多一個小時,或者每分鐘多一秒。很顯然,在這個基礎上,每個人都是一樣的。 不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困惑呢?為什么我們會有無聊的時間呢?為什么會有無聊的時間我們要苦熬而不是開心的度過呢? 會產生這種消磨時間的行為最本質、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?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。同樣都是在一個辦公室,資源都是一樣的,為什么有人在所謂的“銷售寒冬季節(jié)”異軍突起呢?為什么有人卻要苦熬到下班呢? 最重要的是你認為什么更重要?沒錯,是你的價值觀。我們覺得這個時間做不了什么事情所以就拿過來打發(fā)時間了。如果我們覺得這個時間還可以做點有用的事情那我們就會去做。 最重要的是你要去做最重要的事,而不是做那些無足輕重的事情,那樣做不僅是浪費生命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。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有的時間比有的時間更重要,也不存在所謂的無聊的時間、需要打發(fā)的時間,關鍵在于你認為時間更重要還是你要做的事情更重要。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對的,顯然你的時間也是對的,如果你做的事情是錯誤的,顯然,你的時間用的也是錯的。 怎么去用時間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