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廷玉晚年之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討厭,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,一是張廷玉倚老賣老,二是滿漢之間的矛盾,三是乾隆想要擺脫雍正的影響! 張廷玉是三朝元老,歷經(jīng)康雍乾三朝,可謂是政壇的常青樹。特別是在康熙朝和雍正朝,張廷玉都是政壇炙手可熱的人物,深得康熙和雍正的器重,雍正臨死前,更是任命張廷玉為顧命大臣輔佐乾隆,并允諾其死后配享太廟。 作為一個漢人,張廷玉能得到康熙和雍正兩位清朝帝王的器重,已經(jīng)實屬難得。而配享太廟,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,漢人大臣中唯獨張廷玉一人而已。 張廷玉開始崛起是在康熙的中后期。 張廷玉的起點并不差。張廷玉的父親張英,是康熙朝的重臣,官至文華殿大學士,那可是正兒八經(jīng)的一品大員。 有一個厲害的老爹,張廷玉本人也是極其出眾,加上康熙一朝本來就對漢人官員比較重視,所以進士出生的張廷玉很快被康熙提拔進南書房(相當于康熙的秘書機構(gòu)),從而進入了權(quán)力的核心。 到了雍正朝,張廷玉更進一步,到達了人生的巔峰。 雍正是個務實的帝王,張廷玉有能力,而且為人低調(diào),做事謹小慎微,很是對雍正的胃口。所以在雍正朝,張廷玉是步步高升,身兼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兩大要職。這還不算什么,雍正又晉升張廷玉為保和殿大學士。在軍機處設(shè)立后,張廷玉又進入軍機處。 因為張廷玉的出色表現(xiàn),雍正臨終前命張廷玉為顧命大臣,要知道另外的三個顧命大臣分別是莊親王允祿、果親王允禮、大學士鄂爾泰,都是滿人甚至是皇族。 但是,身為顧命大臣的張廷玉,到了乾隆時期卻不那么吃香了。 首先一點,是張廷玉自己的原因。雍正曾口頭允諾張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廟,這本是無上的榮譽。然而,經(jīng)歷過大風大浪位極人臣的張廷玉,卻不淡定了,他害怕乾隆食言,竟然主動去找乾隆,要求乾隆以書面形式確定下來。這不是明擺著對乾隆不信任嗎?乾隆可是皇帝,被臣子不信任,心里惱火啊。 其次,張廷玉在朝為官多年,早已經(jīng)是門生故吏滿天下。雖然張廷玉早年是個謹慎少言之人,但是到了乾隆朝,張廷玉卻已經(jīng)忘記鋒芒內(nèi)斂,張黨為核心的漢人集團隱隱約約要壓制以鄂爾泰為首的滿人集團。這下子又引起了乾隆的不滿,畢竟?jié)M人才是清朝的統(tǒng)治核心。 其三,張廷玉是雍正朝留下來的老臣,對乾隆有諸多掣肘。乾隆自詡為雄主,肯定要擺脫雍正加在自己頭上的影響力,所以張廷玉就要倒霉了。 以上種種原因,造成了張廷玉在乾隆一朝被乾隆各種挖苦打壓,晚景十分凄慘。 |
|
來自: qiangk4kzk8us4 > 《文件夾1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