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靈隱寺被譽為千古圣地,自古就有許多奇人異事、王侯將相、達官貴族慕名而來燒香拜佛。 靈隱寺堂前懸掛著一幅對聯(lián),經(jīng)歷了1700年的風(fēng)雨,曾幫助無數(shù)人擺脫迷茫,走出低谷。
人生不會事事順?biāo)煨囊?,倘若萬事能求一半順心,人生自然經(jīng)常笑口常開。 對聯(lián)之意在于勸告世人要懂得知足常樂,人生才能豁達又自在。 其實世上并沒有太多煩惱,煩惱大多來自我們的內(nèi)心,想太多卻實現(xiàn)不了,所以才會郁郁寡歡。 將這幅對聯(lián)銘記在心,心胸則自然開闊。 “半稱心”是一種福氣
沒有太多欲望就是一種福氣,太不知足往往容易招惹災(zāi)禍。 凡事不做太多強求,要求的太高,如果沒有達成,反而會越失望,久而久之,便斗志全無,人變得消極頹廢。 如果只做一半要求,達成了則滿心歡喜,做成一半則恰恰好,沒有達成也不會太失望, 如此以來,人才會充滿斗志,生活處處是希望。
不完滿才是人生,要事事半稱心要求,事事平常心對待。 “半稱心”并非意味著無作為、不追求!馬云在演講中說過這樣一句話:
順境時保持清醒,不被榮耀沖昏頭腦,今天如意,日后未必如意,時時都要看清局勢、為以后打算。 逆境的時候不垂頭喪氣,機會總是會有的,越是逆境就越要懂得冷靜、樂觀。事事不會皆順,事事也不會皆逆。 半稱心是一種人生境界,用半稱心的態(tài)度處世,遇事不做太高要求、不患得患失,順境時保持清醒,逆境時頑強拼搏。 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 大道至簡,掌握了這兩句話,就相當(dāng)于掌握了我們的心態(tài)。 書法名家 彧白老師 手寫真跡 《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》
——編輯 千緣 書法名家 肖洪亮老師 手寫真跡 《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》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