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歌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,是一種溝通的方式,是一種建立情感的紐帶~~~那么唱歌的聲音是否好聽呢?能不能連唱好幾首歌呢?如果是不那么就看看下面的練嗓練聲攻略吧! 喊嗓練聲分為四個階段,具體怎么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: 第一階段:氣息的練習 據(jù)研究資料表明: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呼吸頻率為16到19次之間,每次呼吸過程約3、4秒鐘,而我們在唱歌時有的歌句需要一口氣要延長十幾秒亦或者更長,然而吸氣時間卻很短呼出時間相對要長,所以必須掌握將氣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領。 掌握方法如下: 1、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 先學會“蓄氣”,先壓一下氣,把廢氣排出,然后用鼻和舌尖間隙像“聞花”一樣,自然松暢地輕輕吸,吸的要飽,然后氣沉丹田,慢慢地放松胸肋,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,呼得均勻,控制時間越長越好,反復練習4—6次。 2、深吸慢呼長音練習 當氣息練習到一定程度時聲音開始逐步加入其中。當然練習還是以練氣為主發(fā)聲為輔,練習時選擇一歌中低音區(qū),男生輕輕的發(fā)“啊”音,女生發(fā)“咿”音。一口氣穩(wěn)住,聲音出口呈圓柱型波浪式發(fā)出,能拉多長拉多長,反復練習。 3、托氣斷音練習 這是聲音和氣息各半練習。雙手插腰或護腹,由丹田托住一口氣到額咽處沖出同時發(fā)聲,聲音以中低音為主,腹部及橫膈膜利用伸縮力同時彈出,這里推薦兩種練習方式: A、一口氣托住,嘴里發(fā)出快速的“噼里拍啦,噼里拍啦”(反復)到這口氣將盡時發(fā)出“嘭一啪”的斷音。反復4—6次。 B、一口氣繃足,先慢后快地發(fā)出“嘿—厚、嘿—厚”(反復逐漸加快)“嘿厚,嘿厚……”加快到氣力不支為止,反復練習。 經(jīng)過這一階段練習,氣為聲之本,氣為聲之帥的氣息,已基本飽滿,“容氣之所”已基本興奮、活躍起來,而聲音一直處于醞釀、保護之中,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開始聲音練習了。 第二階段:氣、聲、字的練習 先練氣息在練發(fā)聲,大家要明確循序漸進的規(guī)律和養(yǎng)成持之以恒的毅力。才開始練習發(fā)聲時不要急于爬音階喊高音,而應該從氣、聲、字結合練起。這三者關系應排成這樣一個順序:氣為音服務,音為腔服務,腔為字服務,字為詞服務,詞為情服務。我們可以看到“字”在這三者之間的位置居于中心,前面牽著“音”和“腔”,后面聯(lián)著“詞”與“情”。當其練的不夠圓滿真的就滿盤皆輸了。字音的真切決定著聲音的圓潤“以字行腔”正是這個理兒。在喊嗓練聲中的字、音、氣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托足了“氣”、找準了“音”、咬真了“字”。具體方法是:用漢語拼音的方法把字頭、字腹、字尾放大放緩,以字練聲,由慢到快,同時練嘴皮子和唇齒牙舌喉之間的靈活性。 A、唇音練習:(由滿到快,每天練習5到10遍) 八了百了標了兵了奔了北了坡,炮了兵了并了排了北了邊了跑 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標了兵了碰, 標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 B、齒音練習(方法同上) 四是四,十是十, 十四是十四,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說四十,也不要把四十說十四 C、舌音練習(方法同上) 哥挎瓜筐過寬溝,趕快過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,瓜滾筐空哥怪狗 D、 ④喉音練習(方法同上) 山前有只虎, 山下有只猴,虎攆猴,猴斗虎 虎攆不上猴, 猴也斗不了虎。 E、舌音牙音練習(方法同上) 街南來了個瘸子,右手拿著個碟子,左手拿個茄子;街上有個撅子,橛子絆倒了瘸子,右手摔了碟子,左手扔了茄子 這樣一練,你哪里音圓潤,哪里音干癟,分得清、找得準。氣、音、字練習非常實用有效。 第三階段:吟詩、吟唱練習 吟詩、吟唱的目的是練習和挖掘“低音寬厚,中音圓潤,高音堅韌"的嗓音素質(zhì),不盲目拔高、爬高,而是鞏固中音、低音,使其音色華美、音質(zhì)純正,保住一條好聽好用的嗓子,同時鍛煉高音的堅韌有彈性。 A、吟詩一般選定場詩,因為剛剛上場,要給觀眾留下第一印象,并使他們停止議論,安靜下來,所以定場詩應是聲調(diào)較高,不急不慢,韻律性極強的。適合于喊嗓、練聲、練習。這里推薦兩首比較經(jīng)典的定場詩:《擊鼓罵曹》、《挑華車》。在萬物蘇醒的清晨你可以盡情發(fā)揮練嗓。 B、吟唱:具有念白吟誦相夾,半唱半念交相輝映的特點,與吟詩相比吟唱更難,其情感更宜抒發(fā),其音律更宜舒展,正好用來喊嗓發(fā)聲。適合吟唱的有《宇宙鋒》、《秦瓊賣馬》、《清風亭》等。 第四階段:爬音階及高音練習 “嘎調(diào)”、“翻高”、“高腔”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,我稱其為高音。在喊嗓練聲中練習這路音,注意不可多練,關鍵是找方法找位置,如果拼命去喊去叫,前面練習的會全部做廢,還會傷及嗓子。練習這路音最忌擠、卡、捏、壓、強努、硬拼橫氣。 小編所了解到的技巧及方法暫時就這么多了,后期還會繼續(xù)向老師請教,這些方法技巧大家要根據(jù)自己的實際情況去、學習、練習、摸索、探求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