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感冒初期,我們要先分清寒熱,另外看看有沒有積滯,然后再對癥護理。如果分不清,那么就不要食療,沒有作為就是最好的保護,因為食療錯誤也可能加重孩子病情。 小朋友丨三種常見癥狀 風寒癥狀:怕冷、發(fā)熱、無汗、頭痛、鼻塞、打噴嚏而流清鼻涕,咽喉癢而不痛或微痛,咳嗽、舌質(zhì)偏淡、舌苔薄白。
風熱癥狀:發(fā)熱、有汗、頭痛、鼻塞而流膿涕、咳嗽、咳痰黃黏、咽紅腫痛、口干喜渴、舌質(zhì)紅(特別是舌尖紅)、舌苔薄黃。
積滯癥狀:大便臭、食欲差、有口氣、睡覺翻來覆去、手心熱、舌苔厚。 如果分不清風寒風熱,或者寒熱夾雜,如果是大孩子(三四歲以上),可以輕輕給孩子刮痧大椎穴區(qū)域,如果看到孩子舌尖比較紅,還可以刮痧肺腧及周圍區(qū)域。 刮痧時,需要用點麻油、茶油或橄欖油做介質(zhì),因為孩子孩子經(jīng)絡通暢,臟腑清靈,所以刮痧時候,要輕柔,不需要出痧。
▲吮痧后 如果是三歲以下的小寶寶,分不清風寒風熱,就可以用吮痧大椎穴周圍,吮痧簡單來說就是“深吻”,每吮痧一口,就要用淡鹽水漱口一次,以免邪氣進入我們身體。 風寒 如果是風寒感冒,可以給孩子喝紫蘇茶,一般3~6克,大火燒開后,小火3分鐘左右即可。如果孩子還有咳嗽,那么就可以做紫蘇陳皮水。
風寒丨紫蘇陳皮水 原料:紫蘇9克,陳皮9克,白蘿卜片12克,紅糖適量
做法:將陳皮和白蘿卜放入適量的水中,大火燒開小火煮約25分鐘后,再放入紫蘇,煮3分鐘左右,加入適量紅糖調(diào)味。
服用方法:一天兩次,趁熱溫服,一般食用100ml~200ml,可以少量頻服。
備注:這個6歲孩子的份量,3歲左右的孩子,紫蘇和陳皮用3~6克左右。 02 風熱 如果是風熱感冒初期,可以給孩子喝點金銀花茶,一般3~6克,用開水沖泡即可。如果孩子有些咳嗽,可以喝桑杏梨湯。 風熱丨桑杏梨湯 食材:桑葉5~10克,杏仁5~10克。 桑葉能疏散風熱,清肺潤燥;杏仁可以化痰、止咳、宣肺、利氣;梨一個,切片,再放上一些冰糖,調(diào)調(diào)味道,冰糖潤肺、清熱。這些原材料放在一起用水兩碗煮,煮沸之后20分鐘即可,喝湯。 03 積食 如果是單純的積食,可以吃點大山楂丸,大山楂丸一般藥店都有賣,如果是周歲內(nèi)小寶寶,就可以看這篇文章《小寶寶積食,如何呵護“嬌嫩脾胃”?》。
04 寒熱積夾雜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寒熱積三者夾雜,就是文中開頭講的三種癥狀都有,此時就可以同時處理。 夾雜丨薄荷山楂水 原料:金銀花6克,薄荷葉、蘇葉各3克,山楂9克 做法:沸水泡,悶5分鐘后再服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