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|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|九九影院一级蜜桃|亚洲中文在线导航|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|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|日本一区二区在线|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|正在播放久草视频|亚洲色图精品一区

分享

唐詩閑讀:“身病不能拜,淚下如迸泉”

 三個小布丁 2020-10-30

今天接著讀杜甫的詩。

之前我們讀過杜甫的一首詩,叫《旅夜抒懷》,其中有句子:“飄飄何所似,天地一沙鷗”,這首詩寫于765年五月杜甫從成都乘舟東下的旅途之中。這次旅程的終點,杜甫當(dāng)然想的是自己洛陽的老家,但是到處都在打仗,他并不知道自己最終能走到哪里,就像一只飛翔的沙鷗,茫茫不知所終。

(杜甫像)

實際上,杜甫的東下之行漫漫遨游,走走停停,五月從成都出發(fā)之后,經(jīng)嘉州(現(xiàn)在的四川樂山),戎州(四川宜賓)、渝州(重慶)至達(dá)忠州(四川忠縣),六月走到忠縣時,因為身體生病,在忠州江邊的龍興寺里住了兩個月,直到九月,他到了夔州以西的云安縣(四川云陽)實在走不動了,因為一路上長期在水上漂泊,感受濕氣,肺病和風(fēng)痹一齊發(fā)作,又加上時節(jié)已至秋末,天氣轉(zhuǎn)寒,痛苦不堪的老杜走不動了,他需要休養(yǎng)。

云安的縣令姓嚴(yán)(詩中稱嚴(yán)明府),嚴(yán)縣令把杜甫安置在自家的水閣里。這個水閣面臨大江,背負(fù)高山,杜甫就整日躺在床上,一邊望著江上往來的船只與江畔的行人,一邊將養(yǎng)著自己的身體,如老病的沙鷗暫梄寒枝。

(云安水閣)

我們看,老杜已經(jīng)這樣了,家沒有家,自己借助在別人的水閣,一身疾病,他眼中所見是什么呢?是負(fù)鹽(云安產(chǎn)鹽)出井的女子與撐船謀生的男丁(“負(fù)鹽出井此溪女,打鼓發(fā)船何郡郎?”)他關(guān)心的是山里居住的人,會不會受到野獸的傷害(人虎相伴居,相傷終兩存)……總之,他關(guān)心的從來都是家國民生。

(杜甫在三峽的生活)

在中國的儒家文化體系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“慎獨”,慎獨講的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(yǎng),是個人風(fēng)范的最高境界?!吧鳘殹闭Z出《中庸》:“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?!睎|漢鄭玄注《中庸》“慎獨”時說:“慎其家居之所為。”現(xiàn)在人們一般理解為“在獨處無人注意時,自己的行為也要謹(jǐn)慎不茍”,很顯然,一個人在公共場合不做壞事相對比較容易,而在獨處時也能一樣不做違反道德準(zhǔn)則的事,則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養(yǎng)。老杜于病老窮途之中,身居江岸之閣,世人不知之處,孤單的他心里想的是什么,我們無法知道,但從他的詩中,卻真正見到了一位足以稱得上偉大的詩人,他病重不能行,詩中所記如:“蜀麻久不來,吳鹽擁荊門,西南失大將,商旅自星奔?!?span style="color: rgb(123, 12, 0);font-size: 14px;">(《客居》)“我雖消渴甚,敢忘帝力勤。尚思未朽骨,復(fù)睹耕桑民”(《別蔡十四著作》)。一邊“紀(jì)蜀事,痛世亂”一邊“觸目感傷,志在稷契”。你看,老杜總是這樣。我們今天就再讀一首他在云安病中寫的詩《杜鵑》,全詩如下:

西川有杜鵑,東川無杜鵑。

涪萬無杜鵑,云安有杜鵑。

我昔游錦城,結(jié)廬錦水邊。

有竹一頃馀,喬木上參天。

杜鵑暮春至,哀哀叫其間。

我見常再拜,重是古帝魂。

生子百鳥巢,百鳥不敢嗔。

仍為喂其子,禮若奉至尊。

鴻雁及羔羊,有禮太古前。

行飛與跪乳,識序如知恩。

圣賢古法則,付與后世傳。

君看禽鳥情,猶解事杜鵑。

今忽暮春間,值我病經(jīng)年。

身病不能拜,淚下如迸泉。

詩名就叫《杜鵑》,指的是暮春時節(jié)催種的杜鵑鳥。關(guān)于杜鵑鳥,可以多說兩句,便于理解詩意。一般我們說的杜鵑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,主要是大杜鵑、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。有三分之一的杜鵑有巢寄生現(xiàn)象(它自己不壘巢,把它自己下的蛋,銜放到別的鳥巢里讓別的鳥代為孵化),它屬于林業(yè)益鳥。

(四聲杜鵑)

杜鵑鳥有個重要的傳說:傳說在周朝末期,蜀王杜宇稱帝,號望帝。當(dāng)時有個死而復(fù)生的人鱉靈當(dāng)了宰相,這時蜀地洪水為災(zāi),民不聊生,鱉靈引人鑿巫山,開三峽,除了水患。望帝杜宇見他功高,于是便把帝位讓給了鱉靈,自己隱居于西山中。杜宇生前一心在民,死后仍不改其本性,化為杜鵑鳥(其中一種“四聲杜鵑”也叫布谷鳥),每到春天,總要不停地啼叫“布谷布谷、快快布谷”,用以提醒人們及時播種。這個時候,也正是杜鵑花開放之時,古時候的人見杜鵑鳥嘴上有一塊紅斑,于是認(rèn)為是因為苦苦啼叫而流出的鮮血,甚至認(rèn)為杜鵑花的紅色是杜鵑啼血染成(李商隱詩《錦瑟》里有“望帝春心托杜鵑”的句子,就是這個典故)。

(杜鵑花開)

“西川有杜鵑,東川無杜鵑。涪萬無杜鵑,云安有杜鵑。”按照一般意義的詩的標(biāo)準(zhǔn),這樣的開頭,實在讓人意外,甚至有人認(rèn)為這簡直是重復(fù),這個問題以前討論過(見讀李商隱《夜雨寄北》),這里再匯總說一下:魯迅的文章《秋夜》開頭一段“在我的后園,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,一株是棗樹,還有一株也是棗樹?!笨此埔矡o理,但讀來卻另有韻味,其實,在古詩詞里,有很多這樣的經(jīng)典例子,比如漢樂府《白頭吟》“郭東亦有樵,郭西亦有樵?!敝貜?fù)嗎,讀來只覺場景滿滿,并不覺得重復(fù)。再比如同樣的樂府詩《江南詞》里有:“魚戲蓮葉東,魚戲蓮葉西,魚戲蓮葉南,魚戲蓮葉北。”覺得重復(fù)嗎,并不,貴在傳達(dá)詩意準(zhǔn)確,營造出意境。杜甫這里開篇的四個杜鵑基本也是如此,他在西川聽到杜鵑聲,東川沒有聽到,而在涪、萬之間也沒有聽到杜鵑,到了云安又聽到杜鵑,東川、涪萬真的沒有杜鵑嗎,不是,是沒有聽到。杜甫這四句,既說了自己的行蹤,又以滿紙的杜鵑,營造出對杜鵑的深切關(guān)心之境。

“我昔游錦城,結(jié)廬錦水邊。有竹一頃馀,喬木上參天。杜鵑暮春至,哀哀叫其間。我見常再拜,重是古帝魂?!睘槭裁催@樣關(guān)心杜鵑呢,過去我在成都時,在錦江邊上結(jié)草廬,有一頃多的竹林,喬木高聳參天。每年暮春時節(jié),都會有杜鵑鳥飛來,一聲聲叫著,我只要見到這些杜鵑鳥,經(jīng)常要一拜再拜,為什么呢?我看重的不是尋常的鳥兒,而是它是蜀帝的魂魄所化啊!

“生子百鳥巢,百鳥不敢嗔。仍為喂其子,禮若奉至尊。”(杜鵑鳥)把蛋生在百鳥的巢里,百鳥都不敢生氣,仍然替他孵化喂養(yǎng),禮節(jié)就像是對待至尊王上一樣?,F(xiàn)代生物學(xué)已經(jīng)認(rèn)定,杜鵑鳥非常聰明,它們選擇把蛋放在跟自己的蛋十分相像的鳥的(比如大葦鶯、灰喜鵲、黑卷尾、黑喉石鵑)巢里,其他鳥并不能辨認(rèn),所以一起孵化喂養(yǎng)。古人經(jīng)過傳說之后,好像百鳥待杜鵑,就像對待自己的王一樣。

(雁陣)

“鴻雁及羔羊,有禮太古前。行飛與跪乳,識序如知恩?!碧焐巷w的鴻雁,地上走的羔羊,他們在太古之前就有自己的禮節(jié)。鴻雁在長途飛行時,總是排成有序的陣列,而羊羔食奶,總是跪在地上吃,它們知道禮節(jié)和順序,是因為它們知道感恩啊。

(羊羔跪乳)

“圣賢古法則,付與后世傳。君看禽鳥情,猶解事杜鵑?!惫糯ベt們傳下來的各種法則都流傳了下來。古代君臣之禮也世傳已久,知道了就算是禽烏這些微小的生物亦尊王事親的道理,就明白為什么要尊敬杜鵑鳥了。

“今忽暮春間,值我病經(jīng)年。身病不能拜,淚下如迸泉?!爆F(xiàn)在忽忽然就又到了暮春之際,恰好我正在經(jīng)年疾病之中,身體有病不能參拜杜鵑,只好痛哭流淚。比較一下,李白的《寄東魯二稚子》中有“嬌女字平陽,折花倚桃邊。折花不見我,淚下如流泉。”李白的“流”,女兒見不到自己的父親,只好默默的流淚,是準(zhǔn)確的。杜甫干脆是“迸泉”是噴涌的泉水,感情更加強(qiáng)烈,更加抑制不住。

(衰年的杜甫)

我們說,杜甫是高尚的人,他是嚴(yán)格“慎獨”的人,一個人,年邁,病重,他鄉(xiāng),甚至衣食不繼,但杜鵑鳥的叫聲就能喚起杜甫如此的情懷,他過去總是要一拜再拜,現(xiàn)在因為有病不能起身來拜,痛苦的流下淚來,這該是怎樣一個“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”??!

    轉(zhuǎn)藏 分享 獻(xiàn)花(0

    0條評論

    發(fā)表

    請遵守用戶 評論公約

    類似文章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