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陽新 曹裕義
一、關(guān)于百家全書
百家全書是一個(gè)非盈利性免費(fèi)供全世界華人輸入、管理、查找祖宗根源和血源關(guān)系,結(jié)集家譜的網(wǎng)站。網(wǎng)站IP地址http://61.6.159.200/FamilyPedia/CT/Search.aspx。目前該網(wǎng)站數(shù)據(jù)庫里共有426份姓氏譜。創(chuàng)始人,高志鵬先生是一位軟件工程師,為馬來西亞華僑。
二、百家全書所載曹氏世系
百家全書網(wǎng)站所載曹氏古世系主要有兩支。一支為曹安世系,另一支為曹叔振鐸世系。這兩支曹氏古世系上傳者網(wǎng)名顯示為“鶩孤”者,名為“上官龢”(注:龢音為Hé),不知為何許人。
曹安世系如下(注:字體加粗者為直系,括號(hào)內(nèi)備注為筆者所注):陸終—曹安—曹均連—曹彩白— 曹季札—曹武辛—曹濬、曹主廷—曹昌若—曹伉—曹添—曹貞文—曹明—曹乙凱—曹德祿—曹武—曹振—曹燦—曹叔駿文—曹露—曹遙—曹仁世—曹茂跡—曹芳—曹窗—曹伯虎—曹奇—曹太辛—曹正—曹疏—曹曲沃—曹淮—曹挾 (封于邾,為邾國(guó)首任國(guó)君)—曹非—曹成—曹車輔—曹將新—曹訾父—曹夷甫(又名曹顏,有功于周,封于郳國(guó),為邾武公)、曹叔術(shù)(繼父位為邾國(guó)國(guó)君)—曹友(以父名顏為氏,為顏氏始祖)、曹夏父(叔父曹叔術(shù)傳位于曹夏父繼任邾國(guó)國(guó)君,叔術(shù)到濫,今山東滕州,建立濫國(guó),以倪立國(guó),子孫以倪為氏)、曹盰(曹叔術(shù)之子)—曹杲—曹克(邾安公)—曹瑣(邾憲公)—曹蘧蒢(邾文公)—曹貜且(邾定公)—曹牼(邾宣公)—曹華(邾悼公)—曹穿(邾莊公)—曹益(邾隱公)—曹革(邾桓公)、曹均—曹名失、朱柁—曹婁考(邾婁考公,歷數(shù)世改邾婁國(guó)為鄒國(guó),鄒穆公為鄒氏始祖,鄒穆公改邾為鄒,歷七世為楚國(guó)所滅,其子孫或?yàn)橹焓?,或?yàn)椴苁?。?/span>
曹叔振鐸世系見下文(為便于同曹氏豫章梅林派古世系對(duì)照,本文僅自曹國(guó)國(guó)君曹叔振鐸公始,之前世系忽略不計(jì))。
三、百家全書曹叔振鐸古世系與曹氏豫章梅林派古世系對(duì)照
百家全書曹叔振鐸公世系與曹氏豫章梅林派古世系對(duì)照表(直系為加粗字體):
世次
|
百家全書
曹氏世系
|
豫章梅林派
曹氏世系
|
1
|
姬振鐸
|
振鐸
|
2
|
曹太伯姬脾
|
太伯脾
|
3
|
曹仲君姬平
|
仲君平
|
4
|
曹宮伯姬侯
|
侯
|
5
|
曹孝伯姬雲(yún)
|
雲(yún)
|
6
|
曹夷伯姬喜
曹幽伯姬疆
曹戴伯姬蘇
|
喜、疆、蘇
|
7
|
曹惠伯姬雉
|
雉(兕)
|
8
|
曹廢伯姬石甫
曹穆公姬武
|
石甫、武
|
9
|
曹桓公姬終生
|
終生
|
10
|
曹莊公姬射姑
|
射姑
|
11
|
曹釐公姬夷
|
夷(赤)
|
12
|
曹昭公姬班
|
班
|
13
|
曹共公姬襄
|
襄
|
14
|
曹文公姬壽
|
壽
|
15
|
曹宣公姬彊
|
廬
|
16
|
曹成公姬負(fù)芻
|
負(fù)芻
|
17
|
曹武公姬勝
|
勝
|
18
|
曹平公姬須
曹隱公姬通
|
須、通
|
19
|
曹悼公姬午
曹襄公姬野
曹靖公姬露
|
午、野、露
|
20
|
曹廢公姬伯陽
|
伯陽
|
21
|
曹甲乙
|
甲乙
|
22
|
曹周器
|
周器
|
23
|
曹照次
|
照次
|
24
|
曹相求
|
相求
|
25
|
曹節(jié)感
|
節(jié)感
|
26
|
曹淵能
|
淵能
|
27
|
曹源通
|
源通
|
28
|
曹沐(前明)
|
前明
|
29
|
曹夫人(漢高祖劉邦外婦,生子劉肥)
曹參平陽侯
曹軫字仲輿
|
參
(平陽侯 )
|
30
|
平陽侯曹窋
|
窋
(平陽侯 )
|
31
|
平陽侯曹奇
|
免
注:錯(cuò)將史
記“(窋)
免為候”的
“免”當(dāng)作
人名了。
|
32
|
平陽侯曹壽(時(shí))
|
奇
(平陽侯 )
|
33
|
平陽侯曹襄
|
時(shí)
(平陽侯 )
|
34
|
曹宗
|
襄
(平陽侯 )
|
35
|
曹序月
|
宗
|
36
|
曹爭(zhēng)盧
|
序月
|
37
|
曹差華
|
爭(zhēng)盧
|
38
|
曹誰應(yīng)
|
差華
|
39
|
曹敢友
|
誰應(yīng)
|
40
|
曹編蹤
|
敢友
|
41
|
曹若萬
|
編宗
|
42
|
曹是泳
|
若萬
|
43
|
曹吾千
|
是泳
|
44
|
曹宗源
|
吾千
|
45
|
曹充(萌)
|
宗源
|
46
|
1長(zhǎng)子:曹伯興
2次子:曹仲興
3三子:曹褒
(叔興)
4四子:曹騰
(季興)
|
充
|
47
|
1曹伯興之子
曹鼎(尚書令)
2曹仲興之子:
曹瑜
3曹褒長(zhǎng)子:
曹熾
次子:曹嵩(出
繼曹騰)
三子:曹胤
4曹騰繼子:
曹嵩
|
褒
|
48
|
1曹鼎長(zhǎng)子:
曹邵
曹鼎次子:
曹鼎子
2曹瑜之子:
曹洪(驃騎將
軍,封都陽侯)
3曹熾長(zhǎng)子:
曹仁
次子:曹純
4曹嵩長(zhǎng)子:
曹操(魏武帝)
次子:曹德
三子:曹彬
四子:曹玉
五子:曹尚
(海陽哀侯)
六子:曹疾
女:曹姐
|
同宗(熾)
|
49
|
1曹邵養(yǎng)子:
曹真(大將軍、
大司馬)
曹鼎子之子:
曹休(征東大
將軍、揚(yáng)州牧、
大司馬、長(zhǎng)平
侯)
2曹洪長(zhǎng)子:
曹馥
次子:曹震
3曹仁長(zhǎng)子:
曹泰
次子:曹楷
三子:曹范
女:曹氏
曹純之子:
曹演
4曹操長(zhǎng)子:
曹昂
次子:曹丕
(魏文帝)
三子:曹彰
(任城王)
四子:曹植
(陳王)
五子:曹雄
(蕭懷王)
六子:曹鑠
(殤王)
七子:曹沖
八子:曹據(jù)
(彭城王)
九子:曹宇
(燕王)
十子:曹林
(沛王)
十一子:曹袞
(中山王)
十二子:曹玹
(西鄉(xiāng)侯)
十三子:曹峻
(陳留王)
十四子:曹矩
十五子:曹干
(趙王)
十六子:曹上
十七子:曹彪
(楚王)
十八子:曹勤
十九子:曹乘
二十子:曹整
(郿侯)
廿一子:曹京
廿二子:曹均
(樊侯)
廿三子:曹棘
廿四子:曹徽
(東平王)
廿五子:曹茂
(曲陽王)
長(zhǎng)女:曹憲
次女:曹節(jié)
三女:曹華
四女:
安陽公主
五女:
金鄉(xiāng)公主
六女:
清河公主
曹玉繼子:
曹徽(曹操子
入繼)
曹尚之子:
曹安民
|
一合(純)
|
50
|
1曹真長(zhǎng)子:
曹爽
次子:曹羲
三子:曹訓(xùn)
四子:曹則
五子:曹彥
六子:曹皚
七子:曹熙
曹休長(zhǎng)子:
曹篡
次子:曹肇(散
騎常侍、屯騎
校尉、衛(wèi)將軍、
長(zhǎng)平侯)
3曹演之子:
4曹昂繼子:
曹琬(豐湣王)
曹彪之子:
曹嘉(常山真
定王)
曹丕長(zhǎng)子:
曹睿 魏明帝
次子:曹協(xié)
贊哀王
三子:曹蕤
北海悼王
四子:曹鑒
東武陽懷王
五子:曹霖
東海定王
六子:曹禮
元城哀王
七子:曹邕
邯鄲懷王
八子:曹貢
清河悼王
九子:曹儼
廣平哀王
曹彰之子:
曹楷 任城王
曹沖繼子:
曹琮 平陽公
曹宇之子:
曹奐 魏元帝
曹林長(zhǎng)子:
曹緯 沛穆王
次子:曹賛
三子:曹殼
曹袞之子:
曹孚
中山恭王
曹玹繼子:
曹贊 懷王
曹壹 懷王
曹峻之子:
曹澳 陳留王
曹矩繼子:
曹敏
范陽閔王
曹均長(zhǎng)子:
曹抗 屯留公
次子:曹敏
三子: 曹琬
曹徽之子:
曹翕東平靈王
曹整繼子:
曹範(fàn) 悼公
曹闡 郿公
|
脈一(演)
|
51
|
1曹肇之子:
曹興
4曹睿長(zhǎng)子:
曹冏 清河王
次子:曹穆
繁陽王
三子:曹殷
四子:曹詢
養(yǎng)子,秦王
五子:曹芳 曹楷子魏哀帝
廢為齊王
女:臨汾公主
曹協(xié)之子:
曹尋 贊殤王
曹蕤繼子:
曹贊 文安王
曹霖長(zhǎng)子:
曹髦 魏廢帝
次子:曹啟
曹禮繼子:
曹悌 曹楷子
出繼,梁王
曹楷之子:
曹溫
曹植之女:
曹金瓠 夭折
長(zhǎng)子:曹苗
早殤
次子:曹志
濟(jì)北王
曹熊之子:
曹炳 蕭哀王
曹爍長(zhǎng)子:
曹潛
繼子:曹竦
陽都鄉(xiāng)公
曹琬子:曹廉
(豐湣王)
|
齊平
|
52
|
1曹興之子:
曹據(jù)(司馬氏
追殺曹魏皇族
時(shí)逃到了江西
的鄱陽地區(qū),
隱居)
4曹潛之子:曹偃
|
茂之
|
53
|
1曹據(jù)之子:
曹幾(晉記室、
參軍)
|
來陽
|
54
|
1曹幾之子:
曹彥(漢)
(生晉惠帝永
熙庚戌<290
年>三月初三
日丑時(shí),事母
至孝,母死,
廬墓三年授太
常禮院秘書
郎,永昌壬午
<322年>拜金
紫光祿大夫,
是為南渡曹
氏。 太興四年
<321年>中秋,
彥率家眷宗族
千三百餘人渡
江南下,居京
口鎮(zhèn))
|
家事
|
55
|
1曹彥(漢)之子:曹恭
(咸和間為
江都令)
|
乘業(yè)
|
56
|
1曹恭之子:
曹沛(太和中
任廣陽令)
|
礻冀永
|
57
|
1曹沛長(zhǎng)子:
曹伯鍊
次子:曹仲鑄
三子:曹季銅
|
萬興
|
58
|
1曹季銅之子:曹轂 (開封刺
史遂居汴)
|
年隆
|
59
|
1曹轂之子:
曹昱
|
修
|
60
|
1曹昱之子:
曹瑫
|
璧
|
61
|
1曹瑫之子:曹景宗
|
仁卿、政卿
|
62
|
1曹景宗之子:
曹衍
|
越、道、遠(yuǎn)
通、達(dá)
|
63
|
1曹衍長(zhǎng)子:
曹彥師
次子: 曹彥儒
|
彥
|
64
|
1曹彥師之子:
曹業(yè)
(修刑統(tǒng)律令
唐封荊公)
曹彥儒之子:
曹憲(居江都
仕隋為秘書學(xué)
士)
|
清、澄
|
65
|
1曹業(yè)之子:
曹義
|
權(quán)、柄
|
66
|
1曹義之子:
曹伯起
|
俊
|
67
|
1曹伯起之子:曹粹(益州刺
史)
|
世評(píng)、世謀
|
68
|
1曹粹長(zhǎng)子:
曹衡
次子:曹術(shù)
|
邦聞
州聞
再興
|
69
|
1曹衡之子:
曹耿
曹術(shù)之子:
曹烈
|
憲
|
70
|
1曹耿長(zhǎng)子:
曹瑹
次子:曹瑭(唐
元和進(jìn)士,任
桂州刺史,遂
家焉)
三子:曹珙(咸
通間為猷州令
除淮安太守)
四子:曹王斤
曹烈長(zhǎng)子:
曹新(任山東益都教授遷左
拾遺,遂居益
都)
次子:曹斯(任
康州刺史)
|
康、寧
|
71
|
1曹瑹長(zhǎng)子:
曹確(全易)
(擢進(jìn)士第邃
深治術(shù)累拜兵
部侍中)
次子:曹汾(全
綜)
曹珙之子:
曹渲(全晸)
字文淵, 號(hào)
伯海(生於元和十四<819>
年至庚子廣明元年<880>
年已六十二
唐僖宗時(shí)黃
巢起山東,力
討有功,授江
西招討 )
曹王斤之子:
曹全扃
曹新長(zhǎng)子:
曹全忠
次子:曹全倫
曹斯之子:
曹全備
|
富、榮、貴
|
72
|
1曹全晸長(zhǎng)子:
曹崇(翊) 封
巖將,諡忠毅,
追贈(zèng)奉議大夫
次子:
曹巖(翔)金
吾大將軍
三子:
曹峰(翱)咸
通間隨祖珙之
任猷州,愛涇
西山水複居涇
陽故里。
女:晉國(guó)夫人后唐建立后被
尊為皇太后,
謚號(hào)貞簡(jiǎn)皇后
生子李存勗
(Xù), 為后唐
莊宗
曹汾之子:
曹希幹
|
隆公
|
73
|
1曹翔之子:
曹顯
曹翱之子:
曹職
|
旺公
|
74
|
1曹顯長(zhǎng)子:
曹蕓
次子:曹梓
三子:曹桂
四子:曹梅
五子:曹桐
|
松
|
75
|
1曹蕓長(zhǎng)子:
曹彬(諡武惠
王,北宋開國(guó)
大將)
次子:曹諫(後
周舉明經(jīng)、曆
左補(bǔ)闕,宋時(shí)
隱居趙州甯晉
封龍山中 )
三子:曹杉
|
勝宗
勝祖
勝朝
|
76
|
1曹彬長(zhǎng)子:
曹璨
次子:曹珝
三子:曹瑋
四子:曹玹
五子:曹玘
六子:曹珣
七子:曹琮
曹諫長(zhǎng)子:
曹利國(guó)
次子:曹利用
(封韓國(guó)公)
|
勝宗長(zhǎng)子:
顯達(dá)
次子:顯通
三子:顯道
勝祖長(zhǎng)子:
顯榮
次子:顯耀
三子:顯光
四子:顯華
勝朝長(zhǎng)子:
顯才
次子:顯富
三子:顯貴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