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絲狀真菌的總稱,俗稱菇或蕈,多屬于擔子菌綱或子囊菌綱。我們常見的真菌有蘑菇、木耳以及銀耳,其實茯苓也是一種真菌類的食物,美味而又富有營養(yǎng),還兼具保健功效。野生茯苓通常生長在海拔600~1000m山區(qū)的干燥、向陽山坡上松樹的根際。茯苓大小不一,呈球形、扁圓形或不規(guī)則的塊狀,形狀像甘薯,里面為白色,少數(shù)為粉紅色,表面為黑褐色或棕褐色。重量有數(shù)百克,外皮薄而粗糙,有明顯隆起的皺紋,常帶有泥土。 茯苓在中國自古作為食品兼藥品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將其收載列為“上品”,每100克茯苓含碳水化合物82.60克,脂肪0.50克,蛋白質(zhì)1.20克,纖維素80.90克,煙酸0.40毫克,鎂8.00毫克,鈣2.00毫克,鐵9.40毫克,鋅0.44毫克,銅0.23毫克,錳1.39毫克,鉀58.00毫克,磷32.00毫克,鈉1.00毫克,硒4.55微克。除此之外,還含有β茯苓聚糖、茯苓酸、麥角甾、醇、膽堿、腺嘌呤、卵磷脂、蛋白酶等多種成分,中醫(yī)稱其有“通神而致靈,和魂而煉魄,利竅而益饑,厚腸而開心,調(diào)營而理胃”之效,故用以治療小便不利、水腫脹滿、泄瀉、停飲、淋濁、驚悸等病,是一種很好的防病治病的藥用真菌。 茯苓食用功效: 1.利尿:利尿通常是利用某種手段而影響腎成尿過程,而使尿液增多。茯苓屬于藥食兼用的食物,入藥后可以歸腎經(jīng),從而加快腎成尿的過程,使得尿液增加。 2.維護心臟功能:中醫(yī)認為,茯苓可用于心悸,失眠等病癥,可起到養(yǎng)心安神之效,故常與人參、遠志、酸棗仁等搭配。 3.補氣健脾:健脾補氣對于營養(yǎng)不良、貧血、感冒等癥狀都有非常好的療效。中醫(yī)認為,茯苓可用于脾虛泄瀉。既能健脾,又能滲濕,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、帶下,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,常與黨參、白術(shù)、山藥等配伍。又可用為補肺脾,治氣虛之輔佐藥。 4.鎮(zhèn)靜作用:茯苓對人體的中樞系統(tǒng)有良好的鎮(zhèn)靜功效。 ?5.增強免疫作用:人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有防御功能、穩(wěn)定清潔功能、監(jiān)控功能,能夠保護機體不受損害,幫助機體消滅外來的細菌、病毒避免發(fā)生疾病。此外,還可以不斷清除衰老死亡的細胞,保持體內(nèi)的凈化更新。茯苓對于免疫系統(tǒng)的功效包括:增加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,增加酸性非特異酯酶陽性淋巴細胞數(shù),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。 6.抗菌作用:茯苓的100%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 在食用茯苓之前,應該了解好其功效、營養(yǎng)價值,然后正確服用,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