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3日,玉林一名6歲男孩吃花生時被噎窒息,不幸身亡。 監(jiān)控顯示,當日18時15分,一名紅衣女子倒背著一名孩子跑進電梯,其間不停抖動,但孩子沒有反應。 據(jù)醫(yī)生介紹,孩子在事發(fā)10分鐘之后便送到了容縣人民醫(yī)院,可孩子已停止了呼吸和心跳。經(jīng)過將近1小時的搶救,孩子仍沒救回。 最讓人痛心的是,醫(yī)生指出在整個送醫(yī)過程中,紅衣女子使用的急救方法是錯誤的。 去年9月份,湖南益陽的一所幼兒園內,也發(fā)生過類似的悲劇。一名4歲男孩遭遇異物卡喉,送醫(yī)后搶救無效死亡。 本是溫馨美好的午餐時光,卻成了孩子的喪命之時。 事發(fā)當時,正值午餐時間,幾名小朋友圍坐在飯桌前,說笑玩鬧,享用著美好午餐。 突然,背對畫面的小男孩緊緊捂住了嘴巴,開始不??人?,表現(xiàn)出了明顯的不適感。 時間過去2分鐘。小男孩開始用手指摳自己的喉嚨。 周圍的小朋友,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小伙伴正面臨著生命之憂,因此沒有孩子呼喊老師。 時間過去3分鐘,孩子難受到跺腳。 姍姍來遲的老師,查看孩子狀態(tài)后,隨后將孩子緊急送往醫(yī)院。 可遺憾的是,一切都已經(jīng)太遲了,孩子沒能搶救過來。 聽到孩子不幸去世的消息,男孩媽媽幾度哭暈過去。 在查看監(jiān)控之后,男孩媽媽哭著問“在幼兒園到底耽誤了多長時間?” 如果,有人能在第一時間發(fā)現(xiàn)男孩被噎,并及時正確處理,悲劇完全可以避免。 吃東西被食物噎住,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,但處理不好,真會致命。 在此,小新媽再次給大家普及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,真的不要到出事了才來后悔,這些基本的救命知識,一定要懂!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? 海姆立克腹部沖擊法(Heimlich Maneuver)也稱為海氏手技,是美國醫(yī)生海姆里克先生發(fā)明的。 1974年他首先應用該法成功搶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發(fā)生窒息的患者,從此這種方法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,拯救了無數(shù)患者,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(tǒng)里根、紐約前任市長埃德、著名女演員伊麗莎白·泰勒等等。因此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被人們稱為“生命的擁抱”。 為什么海姆立克法可以救人? 我們可以將人的肺部設想成一個氣球,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兒,假如氣嘴兒被異物阻塞,可以用手捏擠氣球,氣球受壓球內空氣上移,從而將阻塞氣嘴兒的異物沖出,這就是海氏腹部沖擊法的物理學原理。 那么,怎么判斷自己或孩子是否呼吸道異物堵塞? 呼吸道異物堵塞,一般都會出現(xiàn)以下這些表現(xiàn): 雙手緊握喉嚨;無法咳嗽或吐痰;發(fā)出哮鳴音;皮膚、嘴唇和指甲發(fā)紫;甚至意識喪失。 一旦出現(xiàn)其中一種狀況,都有可能是被食物噎住了,需要立馬采取急救措施,千萬等不得。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體應用: 1.應用于急救成人:
2.應用于緊急自救:
3.應用于3歲以下孩子:
4.應用于嬰兒:
將患者的身體扶于救護員的前臂上,頭部朝下,救護員用手支撐傷病者頭部及頸部; 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傷病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。
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,實施5次壓胸法。再將寶寶翻轉過來,頭部向下傾斜,搶救者用兩手的中指或食指,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,快速按壓沖擊5次。 重復這種方法,直至異物排出。如果寶寶依然沒有反應,及時撥打急救電話。 這些錯誤的急救方法,有害無利! 1.吞咽 一旦寶寶發(fā)生異物卡喉,不能用吞咽的方式。 因為異物更容易從食管的第一個狹窄深入到第二個狹窄,危險更大。 發(fā)生任何異物卡在喉嚨時,我們要想到的第一處理方法永遠是如何拿出來,而不是咽下去。 2.拍背 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可以通過拍背來幫助咳嗽將異物排出,有的時候孩子會條件反射的大聲咳嗽,站著拍背極有可能打亂他的節(jié)奏,反而讓異物更加深入,增加危險性。 3.「倒掛負背」法 廣西玉林這位媽媽使用的「倒掛負背」法是不科學的。 將孩子倒掛,容易導致氣息、血流混亂,并且孩子的脊柱發(fā)育、骨骼發(fā)育都不完善,倒掛并且狂甩不但不能將異物甩出,反而很容易造成頸椎甚至胸腰椎的損傷。 這些食物最容易噎??!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,簡單易學又科學有效的海姆立克急救法,大家一定要知曉!媽媽們也要記得轉發(fā)給家里的長輩、身邊的朋友看看,關鍵時刻能救命! 救命的方法,希望用不上,但一定要學會。因為誰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時候到來!我們要做的是,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,避免悲劇的發(fā)生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