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一冷,呼吸道緊縮,有過咽炎、支氣管炎的人,此時就很容易再次復(fù)發(fā),所以慢支患者要當(dāng)心。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,多發(fā)病,致病原因是由急性支氣管炎未及時治療,經(jīng)反復(fù)感染,長期刺激造成的,過敏可能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,同時它也是重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并發(fā)癥。 很多人都清楚慢性支氣管炎這種疾病的危害,從中醫(yī)角度來說,慢性支氣管炎分為不同的類型,有著不同的表現(xiàn)癥狀,也有著不同的治療方法,在治療的時候必須對癥治療,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。 慢性支氣管炎的中醫(yī)藥方治療: 中醫(yī)根據(jù)癥狀及脈象將本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 1、風(fēng)寒襲肺型: 癥見咳嗽聲重,或有氣急喘息,咯痰稀薄色白, 兼有頭痛,惡寒,發(fā)熱,無汗,且舌苔薄白,脈浮緊。適宜用宣肺散寒、止咳平喘的方法治療。 參考方藥:咳嗽、咯痰為主者,麻黃6克、杏仁10克、生甘草6克、前胡10克、枳殼10克、桔梗10克、牛蒡子10克、金沸草10克、橘紅10克。 有喘息者,炙麻黃10克、杏仁10克、桂枝6克、蘇子10克、半夏10克、細(xì)辛3克、干姜6克、五味子5克、射干10克、橘紅10克。 2、風(fēng)熱犯肺型: 癥見咳嗽聲粗,氣粗或咳聲嘎啞,痰黏色黃,咽痛,或有惡寒發(fā)熱,頭痛四肢酸楚,且舌苔薄黃,脈浮數(shù)或滑。適宜用疏風(fēng)清熱、宣肺化痰的方法治療。 參考方藥:桑葉10克、菊花10克、連翹15克、杏仁10克、桔梗10克、生甘草6克、薄荷6克、金銀花30克、黃芩10克、浙貝母10克、紫菀10克。 3、痰熱蘊肺型: 癥見咳嗽喘息,氣急粗促,痰黏色黃,胸脅脹滿,煩熱口渴,便秘尿赤,身熱有汗,且舌質(zhì)紅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適宜用清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方法治療。 參考方藥: 桑白皮1 0 克、黃芩10克、杏仁10克、生山梔10克、全瓜蔞30克、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浙貝母10克、蘇子10克、半夏10克、葶藶子10克、膽南星10克、橘紅10克。 4、肺虛喘咳型: 癥見咳聲低弱,喘促短氣,氣怯聲低,咯痰稀薄,自汗畏風(fēng),或嗆咳痰少黏稠,煩熱口干,面色潮紅,且舌質(zhì)淡紅、苔少剝落,脈細(xì)數(shù)無力。適宜用益氣養(yǎng)陰、定喘化痰止咳的方法治療。 慢性支氣管炎久咳會出現(xiàn)肺腎氣虛的癥狀,肺氣虛多由久咳耗傷肺氣,或乎素體弱,肺氣不足,或因脾虛,水谷精微不能上榮于肺所致。多見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,屬虛證。因此,肺腎氣虛咳嗽也可使用中成藥“科采蛹蟲草菌粉膠囊”補肺益腎、止咳化痰。 參考方藥:太子參15克、生黃芪30克、麥冬30克、五味子10克、生白術(shù)10克、防風(fēng)6克、百合15克、玉竹15克、紫菀10克、川貝粉6克(沖服)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