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和幾位朋友聊天,一位美麗的媽媽說起自己家里的三個小孩,老大總是和兩個妹妹“爭風吃醋”,覺得她們分走了媽媽的愛,所以現(xiàn)在十二歲的大兒子表現(xiàn)得很逆反。
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,他家境寬裕,對兒子千依百順,要什么給什么,但孩子卻總不領(lǐng)情。 一次偶然機會,他帶孩子去了甘南西藏做公益活動。在那里,他們與藏民同吃同住,本來以為孩子從小嬌生慣養(yǎng),肯定受不了這樣的艱苦。
但沒想到,回來以后,孩子從此愛上了去貧困地區(qū)做志工,經(jīng)常與父親一起走進大山、荒原去參與公益活動。 這個孩子我見過,很獨立,很有精氣神,很快樂,再也沒有了在大城市里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做“小祖宗”,但即使做了“小祖宗”也沒什么樂趣可言的感覺了。
孩子和我們一樣,如果到處去尋找愛,心里永遠是不安全的、永遠是貧瘠的。因為尋找愛的人把自己當成了乞丐,靠乞討去求得愛。 我們建議這個媽媽換一個方法,不要把關(guān)注點僅僅放在小家庭的如何平衡三個孩子的愛上。 這樣無論是寵是辱,都是把孩子放在了“奴仆”的位置上,培養(yǎng)孩子習慣于靠乞求、爭寵活下去……
與其不斷給孩子愛,不如讓他們自己成為愛! 比如帶孩子走出小家,去參加公益活動,讓孩子學著去幫助別人,去體驗助人之后那種由內(nèi)而生的真正的喜悅! 因為,糧倉總有罄盡時,而付出愛以后的豐收感卻可以綿延不絕。
老師曾說:“在這個世界上,多數(shù)人生活在外在世界的名利享受中,只有少數(shù)人發(fā)現(xiàn)了內(nèi)在世界生命的奧秘——內(nèi)在世界豐滿的愛,造就了外在的一切美好!” 最盛大的富有,便是內(nèi)心豐盈;內(nèi)心豐盈的人,才會擁有真正的富足和快樂!
這樣的豐盈,是放眼生活,沒有貪婪、不活在乞求認同中的自在感;同時,這樣的豐盈,是找到了自己人生使命、人生方向的堅定感;更重要的是,這樣的豐盈,不是向外求而獲得的那種所謂糧食歸倉的充實感,而是不斷付出自己、成就他人、溫暖他人以后,始終充盈在內(nèi)心的真正豐收感。
這樣的我們,自己本身就是愛,走到哪里,就會把快樂和溫暖帶到哪里。我們就不必再到處去尋找愛,為了求不得而苦惱! 這個世界上,沒有能被物質(zhì)滿足到歡愉的靈魂,也沒有能通過外求滋養(yǎng)的生命成長。 因為追尋本就無止境,那么,相應的折騰和折磨也就永無止境。
每個人都擁有一切最偉大的力量,作為父母,我們不是給予者,而是孩子智慧和愛的“接生婆”。 一個母親,與其發(fā)愁怎么多給孩子一點愛,不如讓孩子抬起頭、走出門、伸出手去幫助別人。
一個心中懷有他人需要的孩子,自己就可以成為愛的源泉。一個心中有愛的人,智慧自然會從愛中升起! 從此,他的心將展翅高飛,不再會為了邀寵、爭功而枉費心機,那時他們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,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棟梁之才!
所以,讓孩子尋找愛,不如讓孩子自己成為愛!
逯欣心 2018年12月11日 |
|
來自: 道德經(jīng)學用 > 《親子之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