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歷史上,有很多朝代的滅亡,都是因為國力衰弱,最終走向衰敗,比如宋朝。宋朝的滅亡是因為國力衰弱,金國的崛起,最終導致被消滅;明朝也一樣,明朝末年,朝政腐敗,國力衰弱,隨著北方女真族后金的崛起,再加上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夾擊,最終走向衰?。磺宄瘻缤龅臅r候更加衰弱,被西方列強欺負得不像話。
但是中國歷史上,卻有一個王朝,滅亡十分奇特,因為國力太強大而滅亡,它便是東漢。東漢末年,豪強武裝四起,雖然皇帝的權力已經被削弱的不能再弱了,但是國家的實力依然很強大,此時漢朝國內存在很多著實力強悍的諸侯軍閥,他們雖然不斷混戰(zhàn)和爭霸,但是在對待外敵入侵的時候,卻顯得特別厲害,幾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。
就在軍閥諸侯爭霸之際,漢朝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少數(shù)民族政權看到中原王朝內訌四起,因此他們趁著戰(zhàn)亂妄圖侵蝕中原王朝的地盤,希望從肥沃的中原大地上分得一杯羹,接下來看看東漢的豪強們是如何應對外敵入侵的。
1、曹操軍團破鮮卑的入侵。
鮮卑是繼匈奴之后,北方的一個強悍的民族,戰(zhàn)力爆表,把曾經強大的匈奴打的落花流水。鮮卑族從東漢第四任皇帝漢和帝開始,替代匈奴成為北方第一大民族,也漸漸地成為漢朝北方的一個強敵。于是鮮卑族趁著東漢內訌,趁機侵擾漢朝北方的領土。
面對鮮卑族的挑釁,曹操果斷派出曹彰和田豫一起,于公元218年大破以軻比能為首領的鮮卑族,給鮮卑族造成重創(chuàng),鮮卑首領軻比能從此臣服于曹操軍團。后來軻比能又被曹魏派出的刺客殺死,鮮卑從此名存實亡,當然這都是后話了。
2、曹操軍團破烏桓。
烏桓曾經也是匈奴的奴隸,因為不滿匈奴的奴役,投靠漢朝,漸漸擺脫匈奴的控制,最后還聯(lián)合鮮卑等打跑了不可一世的匈奴,不過烏桓一直都是對漢朝稱臣的,這一點還比較好,最起碼漢朝少了一個敵人。
可是到了東漢末年,烏桓也趁著漢朝內亂,開始侵擾漢朝北方的領土。公元207年,曹操派出張遼和張郃率軍征討烏桓,張遼沖鋒陷陣,英勇殺敵,最后竟然把烏桓的老大蹋頓殺死了,烏桓大亂,群龍無首,曹操收降了烏桓的20多萬人口。
3、曹操軍團降服西北的羌族。
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涼州地區(qū),雖然沒有匈奴、鮮卑等實力強悍,但是也給漢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煩。曹操派出夏侯淵前去鎮(zhèn)壓,取得了較大的成效。夏侯淵死后,曹真代替夏侯淵,繼續(xù)征討,取得了輝煌的勝利。羌族臣服后,周邊的龜茲、于闐等也紛紛臣服于曹操軍團。
4、曹操平定南匈奴。
南匈奴建立于公元48年,是匈奴因內訌而獨立出來的一個政權,期間給漢朝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,多次侵犯漢朝邊境,殺死漢朝官員,極其囂張。曹操強大后,果斷對南匈奴出擊,于公元202年降服南匈奴,216年,南匈奴的老大呼廚泉單于被曹操扣押,從此,南匈奴可謂是名存實亡。
5、劉備軍團破孟獲。
孟獲是西南地區(qū)一個少數(shù)民族的首領,孟獲時不時的率領軍隊騷擾巴蜀地區(qū),諸葛亮果斷率兵出擊,最終降服孟獲,于是上演了“七擒孟獲”的趣事。
6、孫權軍團破東南地區(qū)的山越。
山越族起源于秦末漢初時期的百越一帶各個少數(shù)民族,他們很多人占山為王,發(fā)展落后,勇猛善戰(zhàn),動不動就搶掠漢人的財物,給漢朝南部的穩(wěn)定帶來了極大的不穩(wěn)定因素。
孫權派出賀齊、呂蒙、陸遜、諸葛恪等人或征討、或計謀,最終平定了山越,使得山越人融入了漢人的生活圈。
綜上所述,盡管東漢王朝已經岌岌可危,可是內部的諸侯們實在太強大,雖然都在內斗,但是當外敵入侵的時候,他們也是義不容辭的堅決予以反擊,取得了輝煌的戰(zhàn)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