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州八怪--羅聘,清代揚州八怪之一,字遁夫,號兩峰,又號花之寺僧、衣云道人,別號花之寺、金牛山人、蓼洲漁父、師蓮老人。祖籍乃安徽歙縣人,后移居江蘇甘泉(今揚州)。羅聘畫藝精湛,在揚州八怪中年輩最晚,曾以詩為贈受到金農(nóng)賞識,被收為徒,羅聘曾為金農(nóng)代筆,金農(nóng)的很多得意之作,據(jù)傳都是羅聘的手筆,羅聘一生郁郁不得志,雖然一直可以賣畫,也一度聲譽鵲起,但終身手頭拮據(jù),南北飄搖。 人物、佛像、山水、花果、梅、蘭、竹等,無所不工,筆調(diào)奇創(chuàng),超逸不群,別具一格。善畫《鬼趣圖》,畫鬼態(tài)無不極盡其妙,借以諷世。亦善刻印,著有《廣印人傳》。金農(nóng)死后,他搜羅遺稿,出資刻版,使金農(nóng)的著作得以傳于后世。其妻方婉儀,字白蓮,亦擅畫梅蘭竹石,并工于詩。子允紹、允纘,均善畫梅,人稱“羅家梅派”。《清史稿》稱羅聘“畫無不工”。 代表作有:《物外風標圖》(冊頁)、《兩峰蓑笠圖》、《丹桂秋高圖》、《成陰障日圖》、《谷清吟圖》、《畫竹有聲圖》等。著有《香葉草堂集》。 設(shè)色真人圖 清 羅聘 柳燕圖 紙本設(shè)色 東方大觀2014秋拍 成交價207萬元 《墨梅圖》 《鎖諫圖卷》此畫最成功之處在于針對人物的神情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:只見陳元達雙手持笏,緊抱大樹,嘶喊著進諫之言,盡忠、盡職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;兩名侍衛(wèi)拉住陳氏的腰帶與上衣奮力外扯,他們雖然胡須飛揚,雙眼圓睜,亦不能將其奈何;穿著便服的劉聰橫眉相向,目露兇光,放在膝上的左手緊握,顯然十分激動,余怒未消的神態(tài)躍然紙上;合手佇立的劉皇后眼見事端因己而起,心神不寧,急派侍女送交君王密柬以緩解急迫的形勢。畫面對緊張氛圍的渲染及對人物形神的描繪吸引了觀者的視線,顯示出畫家獨具一格的精妙構(gòu)思。就畫法來看,人物容顏用細筆描繪輪廓,須發(fā)纖毫畢現(xiàn),面部略施淡墨表現(xiàn)起伏,服飾穿戴的線條勾寫頓挫轉(zhuǎn)折自具章法,有拙澀古樸之趣,觀者能從中感受到羅聘嫻熟地駕馭筆墨的高妙功力 。 清-羅聘《鎖諫圖卷》(美國弗利爾藝術(shù)館藏) 人物圖 山鬼圖.立軸紙本設(shè)色縱91厘米橫35厘米清華大學(xué)美術(shù)學(xué)院藏 易安像.立軸紙本設(shè)色縱119.5厘米橫44厘米(美)私人 清 羅聘 蕉月凝香圖 紙本水墨 保利2012春拍 成交價287.5萬元 清 羅聘 竹林禮佛圖 設(shè)色紙本 西泠印社2014秋拍 成交價299萬元 清 羅聘 狗兒圖 嘉德2010春拍 成交價101萬元 清 羅聘竹園清飲圖 80×54.6cm 美國大都會藝術(shù)博物館 清 羅聘 醉鐘馗圖紙本設(shè)色 57×39 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 羅聘 花卉圖 上海博物館藏 羅聘 荔枝圖 羅聘 午橋莊上 鐘馗嫁妹 羅聘 墨竹圖 弗利爾美術(shù)館藏 羅聘 湘潭秋意圖 凈名居士像 水中梅影圖 設(shè)色紙本 23.1×27.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羅聘 竹蘭石盆圖軸 清 羅聘 蘭谷圖 紙本水墨 保利2011秋拍 成交價287.5萬元 清 羅聘 看花古佛圖 設(shè)色紙本 嘉德2009秋拍 成交價582.4萬元 清 羅聘 觀音大士圖 水墨紙本 瀚海2012秋拍 成交價747.5萬元 羅聘 秋蘭文石圖. 羅聘 竹石圖 南京博物院藏 羅聘 蘭菇圖 弗利爾美術(shù)館藏 羅聘 花卉四挖 立軸 清 羅聘 鬼趣圖 冊 紙本水墨 香港佳士得2007春拍 估價70萬元 《兩峰墨戲》是羅聘的經(jīng)典冊頁,筆精墨妙,傳承有序。從題簽“羅兩峰仿古冊,麓云樓藏”可知,此冊曾為清代文士汪士元“麓云樓”舊藏。汪士元(約1877~193?)江蘇省盱眙縣人,原名汪祜孫,字向叔,齋號麓云樓,又號玉帶硯齋、清凈瑜迦館。麓云樓因藏有宋徽宗畫《晴麓橫云圖》立軸而得名;汪士元是清光緒三十年(1904年)甲辰恩科,殿試第二甲第六十六名進士,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科舉考試中取得進士稱號的人之一,為近代著名收藏家、書畫家、政治家,著有《麓云樓書畫記略》。 清 羅聘 兩峰墨戲 冊 設(shè)色紙本 匡時2014秋拍 成交價373萬元 《兩峰墨戲》是目前發(fā)現(xiàn)唯一的一套羅聘工筆重彩,曾著錄于《湖社月刊》、《藝林旬刊》。羅聘此套冊頁畫藝十分精湛,可以說是代表了羅聘早期花鳥畫創(chuàng)作的最高水平,整體氣息淹潤而典雅,用筆用色無不精到而講究。從畫面造型來看,羅聘的造型能力十分精確,對花鳥神態(tài)的勾勒描寫栩栩如生,即使是在名家林立的揚州八怪中,羅聘也是非常有造詣的一位,他雖然年代生的最晚,但成就不凡,由此冊頁觀照羅聘在花鳥畫創(chuàng)作領(lǐng)域的整體藝術(shù)水準。 題跋: 1.兩峰羅兄天才峻上,詩畫兩絕。其人物高澹似丁南羽,奇趣獨出如老蓮,眼中久無其匹。此冊翎毛竹石直入宋元堂奧,昔趙昌意在似徐熙,意不在似,惟生趣天成,不必求之似不似之間,而渾厚高華,天資學(xué)力如文、沈二公,不得不讓后賢。紛紛余子,詎堪同日語耶。予與老友堯圃翁談?wù)摦斀袢宋?,謂韓江得一兩峰可以不孤,人之知與不知,姑不必問。重光單閼孟夏,看云山人棟跋。鈐?。壶檮?、張棟印、茶熟壺溫、洞庭 2.畫家之畫,謹守繩墨,文人之畫,不拘故常。然獨出心裁仍欲不失規(guī)矩,觀兩峰此冊可以悟畫理,兼可以得畫外之意也。道光甲申正月,話山草堂識。鈐?。撼嫉缹挕⑸蚴侠踔?。 3.近見安氏墨緣匯觀載所收名畫集冊,自王維鄭虔而下累數(shù)十家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畢具,輒為神往,今觀兩峰畫冊,恨安氏不見此,亦尤恨吾不見安氏冊,一一印證之也。海一漚庵居士墀跋。鈐?。汉!a、陸費墀印。 4.麓云樓主人愛吾所藏徐青藤蓮花觀音、王耕煙設(shè)色撫倪云林二畫,因脫手貽之以此相報。辛酉七月,瓢叜記。 |
|
來自: 昵稱32937624 > 《待分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