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明: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技術觀點,與其他單位無關。
作者簡介:邱明兵
《建筑樁基技術規(guī)范》JGJ 94-2008編委
《建筑樁基技術規(guī)范應用手冊》2010年,第三作者
《建筑地基沉降控制與工程實例》2011年
《建筑結構震害機理與概念設計 》2011年
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(2003年)
注冊土木工程師(巖土)(2005年)
高級工程師
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
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(xié)會地基基礎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
聲明: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技術觀點,與其他單位無關。 作者簡介:邱明兵 《建筑樁基技術規(guī)范》JGJ 94-2008編委 《建筑樁基技術規(guī)范應用手冊》2010年,第三作者 《建筑地基沉降控制與工程實例》2011年 《建筑結構震害機理與概念設計 》2011年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(2003年) 注冊土木工程師(巖土)(2005年) 高級工程師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(xié)會地基基礎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 在發(fā)出《規(guī)范“執(zhí)行難”的問題在哪里(2)?》之后,收到一個回復:規(guī)范執(zhí)行難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。 這種回復帽子有點兒大,很難響應。如果這位朋友能具體找出個具體例子的話,我能一板一眼的,用一條一條的規(guī)范,幫他做個優(yōu)化。 這里舉出另外一個例子。 有這樣一道題,下面,4m改為6m。 首先,我們用規(guī)范這一條,如下。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(guī)范 GB 50330-2013 > 6 邊坡支護結構上的側向巖土壓力 > 6.2 側向土壓力 6.2.11 考慮地震作用時,作用于支護結構上的地震主動土壓力可按本規(guī)范公式(6.2.3-1)計算,主動土壓力系數(shù)應按下式計算: 式中:ρ——地震角,可按表6.2.11取值。 表6.2.11 地震角ρ 然后,要用到下面這一條。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(guī)范 GB 50330-2013 > 11 重力式擋墻 > 11.2 設計計算 11.2.1 土質邊坡采用重力式擋墻高度不小于5m時,主動土壓力宜按本規(guī)范第6.2節(jié)計算的主動土壓力值乘以增大系數(shù)確定。擋墻高度5m~8m時增大系數(shù)宜取1.1,擋墻高度大于8m時增大系數(shù)宜取1.2。 這時候,有朋友提出:“如果又考慮地震作用,又考慮墻高增大系數(shù),那么擋土墻的設計肯定是由地震作用控制的。我們設計擋土墻,經(jīng)常是幾百米長,這樣會增加很多的工程量。 地震作用下,可以允許結構達到承載能力極限狀態(tài)。 在地震作用下,我是允許墻體出現(xiàn)極限承載力狀態(tài)的。沒必要再乘以1.1的系數(shù),太浪費?!?/span> 我大概理解他們的意思了,工程量大,所以規(guī)范……是不是可以調整? 我暈! 我反復強調機理!機理!機理! 首先主動土壓力是接觸壓力,這玩意本來是個很復雜的東西,至今測試還是個難題。大家因為用的時間長了,好像理所應當:計算值=實際值。實際情況比這要復雜很多。 所以墻高一些,提高個系數(shù),是很好的事情。 問題是,這個系數(shù)跟地震無關。 那么墻高跟地震作用有沒有關系呢? 還真有! 叫:水平地震作用沿墻高的分布系數(shù)。 如果說要完整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話,還需要加上一條。 上規(guī)范。 公路工程抗震規(guī)范JTG B02-2013 > 7 土墻 > 7.2 強度和穩(wěn)定性驗算 7.2.3 按靜力法驗算時,擋土墻第i截面以上墻身重心處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式(7.2.3-1)、式(7.2.3-2)計算: (7.2.3-1) 式中: Eih——第i截面以上墻身重心處的水平地震作用(kN); Ci——抗震重要性修正系數(shù),應按表3. 2.2采用; Cz——綜合影響系數(shù),重力式擋土墻取0. 25,輕型擋土墻取0.3; Ah——水平向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; Gi——第i截面以上墻身圬工的重力(kN); ψi——水平地震作用沿墻高的分布系數(shù),按式(7.2.3-2)計算取值; hi——擋土墻墻趾至第i截面的高度。 (7.2.3-2) 條文說明太長,這里給出其中一個截圖,大家就能理解。 我們反復強調:概念為先,機理為本。 翻開所有建筑結構和巖土類規(guī)范,第一條的重點詞都是“安全”,排在第二或者第三的是“經(jīng)濟合理”。 規(guī)范執(zhí)行到底難不難,還是在于理解! 理解到位,隨心所欲不逾矩!能做到非常優(yōu)化。 有些人在使用規(guī)范時會說,按你這條計算出來配筋太大了,你這規(guī)范有問題。這就是本末倒置了。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,算出來太大,來找我。我一定幫你找到不能優(yōu)化的問題。 理解不到位,處處都是疑點,難點,處處受制!反過來罵規(guī)范不行,這就是情緒問題了! 概念為先,機理為本,歡迎大家按此規(guī)則來討論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