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提到過:山以水為血脈,以草木為毛發(fā),以煙云為神采,故山得水而活,得草木而華,得煙云而秀媚。 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樹在山水中的重要性 那我們就先從最基本的了解一下樹的畫法吧。 以下是芥子園康熙版樹法解析 畫山水必先畫樹,樹必先干,干立加點則成茂林,增枝則為枯樹。 下手數(shù)筆最難,各審陰陽向背,左右顧盼,當(dāng)爭當(dāng)讓,或繁處增繁,或簡而益簡。 當(dāng)熟四岐,后觀諸法。四岐者,即畫家所謂石分三面、樹分四枝也。 然不曰面而曰歧者,以見此法參伍變幻真若路之分歧。熟之則四歧之中面面有眼,四歧之外頭頭是道,千頭萬緒,皆由此出。 二株畫法 二株有兩法,一大加小是為扶老,一小加大是為攜幼,老樹需婆娑多情,幼樹需窈窕有致,如人之聚立,互相顧盼。 三株畫法 雖屬雁形,最忌諱頂俱齊,狀如束新,必須左右顧盼,穿插自然 五株畫法 不畫四株竟做五株者,以五株既熟,則千株萬可以類推,交搭巧妙在上交搭巧妙在此轉(zhuǎn)轉(zhuǎn)關(guān),故古人多作五株。而云林更有《五株煙樹圖》,若四株,則分三株而加一,加兩株而疊畫即是,故不必更立。 畫樹的線條和用筆 開始學(xué)畫,首先注意執(zhí)筆。執(zhí)筆方法??梢杂么竽粗赴粗P使筆向前,食指挽著筆使筆向后,中指勾著筆使筆向右,無名指小指抵著筆向左。畫筆就在這五個手指掌握中運轉(zhuǎn),使出力量。如尺幅較大,除運用指力外,還要用腕力,以表現(xiàn)樹身各種形質(zhì)的立體感和生動氣勢。 初學(xué)山水,先學(xué)畫樹,學(xué)樹先畫雜樹,雜樹是一般樹的統(tǒng)稱,學(xué)習(xí)雜樹,不論有葉還是沒有葉,都是先從丫杈起筆,打定樹的中心地位,從而抓住樹形結(jié)構(gòu)的全局。畫完樹的丫杈后,再去畫左右兩條線,成為雙勾的樹身雙勾樹身左右兩條線,一般先畫左,后畫右,使兩條線曲折流轉(zhuǎn),配合一氣。 雜樹樹身 國畫樹身樹干要求比較完整地露在樹葉之外。即使一叢叢深厚樹葉里,樹身,樹干也基本上可以不受到樹葉掩蓋。因此初學(xué)畫樹要鍛煉線條用筆的基本功力,要求使線條用筆能表達出立體感。 傳統(tǒng)樹形以樹身骨骼線外露為多,這是國畫以線為主的特征,在雜樹形中以鹿角式與蟹爪式樹枝形態(tài)為主,最適合初學(xué)練習(xí)??墒咕€條氣勢貫穿一氣。先從沉著、嚴整求熟練效果,隨后達到線條生動。 點的技法用筆和用墨相結(jié)合 用筆 一、行筆迅下迅收,筆勢較快。 二、沉著下筆用力收起,筆勢較緩。 三、筆勢斜向紙左角,推著筆鋒或卷著筆鋒點下去,成為斜圓形或者偏圓形的點。 四、筆尖藏鋒,后半點的圓勢微缺,點與點之間虛實相間。 用墨 一、先將筆鋒藏淡墨,略沾濃墨,隨意點出墨色變化 二、用幾層濃淡相間的墨色,一遍遍加到倉潤深厚為止,淡墨點勢微輕,濃墨勢重。 中國畫中的細節(jié)非常多,勤畫勤思考,一定能成。 |
|
來自: 昵稱32937624 > 《待分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