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層次高低,與社會地位和財富多少沒有關(guān)系。 平民百姓有擔(dān)當(dāng)有抱負,有修養(yǎng)懂情趣,就是層次高的人;紈绔子弟言語庸俗,土豪嘴臉,也只能是層次低的人。 決定一個人層次高低的,是他的閱歷、眼界、價值觀、格局,以及支配時間的方式和人生的趣味。 層次低的人,有八大衰相: 01拙劣炫富 林語堂對國人的炫富心態(tài),形象地描述為:腰有十文錢,必振衣作響。 在幾十年前,手腕上戴一塊上海手表就是有錢的象征,于是有人一定要將衣袖高高卷起,即使嚴(yán)冬之時,腕關(guān)節(jié)凍得通紅也在所不惜。 這樣的炫富只虐待自己。 當(dāng)前的人炫富很粗野,毫無涵養(yǎng),毫無藝術(shù)性,炫富的同時也惡心、虐待別人。 與人見面,大談自家的車、房,在剛認識的人面前更起勁,惟恐人家不知道他有錢。 或者打著交流致富經(jīng)驗的“幌子”,喋喋不休講著“發(fā)財經(jīng)”,急著提醒對方要有一夜暴富的雄心壯志。 02喜談“八卦” 林語堂描述為:每與人言,必談及貴戚。 喜歡吹噓自己和某某高官、名人認識,甚至關(guān)系密切,見了名人急著要簽名,好作為以后吹噓的資本。 酷愛談?wù)撁餍禽W聞,誰跟誰上床,誰與誰情變,津津樂道;誰另結(jié)新歡,誰紅杏出墻,如數(shù)家珍。 只說得唾沫星子亂飛,倆眼珠子亢奮發(fā)紅,心向往之,不勝羨慕。 03為老不尊 林語堂描述為:頭已花白,卻喜唱艷曲。 一大把年紀(jì)了,卻喜歡說“黃段子”,越有女賓在場,勁頭越大,聲音越高。 人老心不老,骨子里是薛蟠之類的流氓無賴,卻總以為自己是多情公子賈寶玉。 04附庸風(fēng)雅 林語堂描述為:與朋友相聚,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。 居室滿是字畫,卻不知道黃庭堅是誰;寫一首打油詩,到處逼著人看,發(fā)在朋友圈里,要求朋友表態(tài)點贊。 05恨人有,笑人無 見別人比自己富,心理不平衡,咬牙切齒,罵對方為富不仁,咒對方不得好死; 遇別人比自己窮,則一臉瞧不起,得意洋洋,不屑一顧。 對人對事總是刺猬心態(tài),先挑毛病,凡事一拍腦袋先表示反對。 06借錢喜,還錢怒 林語堂描述為:借人之債時,其臉如丐;被人索償時,則其態(tài)如王。 隨時備有兩副嘴臉,有求于人時,裝孫子;利用完別人后,裝大爺。 07人前一套,背后一套 林語堂描述為:見人常多蜜語,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。 人前臉笑得像一朵花,人后開口罵人豆腐渣。 真小人還可忍受,兩面三刀的偽君子要格外提防。 08金玉其外,敗絮其內(nèi) 要“面子”,不要“里子”。 非常重視外表包裝,珠光寶氣,一身名牌;內(nèi)在修養(yǎng)則談不上,胸?zé)o點墨,俗不可耐,讓人頓時覺得面目可憎。 人生在世,一人一個活法。 通過讀書和修身,可以提高人生境界,避免渾渾噩噩,從而有意義地生活,一生受用不盡。 境界高的人,有所為,有所不為,寧吃仙桃一口,不啃爛杏一筐,體現(xiàn)出一種精神高貴之氣。 境界高的人,有八大貴相: 01端莊厚重 君子重威儀,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 古人認為走路輕盈穩(wěn)重是貴相,走路匆忙,腳不點地的人不會發(fā)達。 走路還有一種情況叫“蛇行雀躍”,就是走路像蛇一樣不走直線,左右搖擺,或者像鳥雀一樣蹦蹦跳跳,古人認為這是敗相,會窮困終身的。 02謙恭有禮 對人謙和,不卑不亢,言行舉止恭敬而有禮節(jié)。 古人說:“無論做何等人,總不可有勢利氣;無論習(xí)何等業(yè),總不可有粗浮心。” 為人謙虛低調(diào),人人喜愛;狂妄自大、粗野無禮的人,人人討厭。 03善始善終 不管是大事小事,都要做得有頭有尾,有始有終,腳踏實地,持之以恒。 說話、寫文章要有條理,有邏輯性,這反映出一個人頭腦清晰,處理事情自然也會知道輕重緩急,忙而不亂,緊而不慌。 04善良悲憫 善良是最大的“貴相”。一個人如果心術(shù)不正,其他的事情就不值得一提了。 悲憫眾生,感恩他人,就是古人說的“心存濟物”,關(guān)懷別人,善待萬物,這格局就大了,所謂“大人有大量”,而一個人只想著自己的那點私利,是不會有出息的。 05誠實守信 誠信是做人之本,所謂“君子重然諾”,說話要算數(shù),做事要靠譜。 說話云山霧罩,一會兒是“龍趕豬”,一會兒又是“豬趕龍”的,做事指東打西,先前還是友好合作,轉(zhuǎn)眼間翻臉不認人的,最終吃大虧的只能是自己。 06達觀灑脫 人情冷暖,世態(tài)炎涼,世事總不盡如人意。 看淡看破了就是達觀,心平氣和了就是灑脫。 我生不為逐鹿來,都門懶坐黃金臺,問君一句何所求,笑看秋葉冬雪埋。 07溫文爾雅 溫文爾雅是一種知性美,是濃濃書卷氣中透出的一種優(yōu)雅。 溫文爾雅是古代中國人的“紳士風(fēng)度”:琴棋書畫,詩詞歌賦;上馬殺賊,下馬讀書。 08慎獨自守 古人說:“自修之道,莫難于養(yǎng)心;養(yǎng)心之難,又在慎獨。” 君子慎獨,外不欺人,內(nèi)不欺己,上不欺天,表里如一,光明磊落。 人有從眾心理,在群體中容易迷失,在不良的社會風(fēng)氣中也容易墮落。 所以,君子自守,眾處守口,獨處守心,既要慎獨,也要“慎眾”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