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胃病都是由于自己的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,隨著我國胃病患者越來越多,大家對于養(yǎng)胃的意識也越來越重視,為了腸胃健康,一些壞習慣再喜歡也得忍! 飲食有“2忌”,再喜歡也得忍 一忌:吃飯時喝水 食物在口腔里被牙齒咀嚼磨碎后,就開始生化作用,即唾液酶對食物的水解作用。唾液是腮、頜下腺、舌下腺的分泌物。腮腺唾液含有大最的淀粉酶,可以將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,讓人體更好地吸收。如果吃飯的時候喝水,由于水會沖淡唾液、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,降低腸胃消化作用,會直接影響小腸線毛對食物中營養(yǎng)物質的吸收功能。如果養(yǎng)成了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喝水的不良習慣,各種消化液的分泌會逐漸減少。使消化系統(tǒng)分泌功能退化、削弱,往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。這樣,蛋白質脂肪和淀粉等營養(yǎng)物質,不能充分被分解為氨基酸、甘油或脂肪酸以及單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質,小腸絨毛也就吸收不到需要的營養(yǎng)物質了。 那么,吃飯的時候喝湯怎么樣呢?湯味道鮮美,滋潤可口,能夠刺激消化腺體分泌消化液,而不會對其分泌起抑制作用。因此,喝湯與喝水并不能相提并論。 二忌:吃湯泡飯 有些人喜歡把飯或者一些面食放在湯里泡軟后再吃,認為這樣好嚼、好消化。其實,這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。長此下去,會使胃腸消化功能減退,引起胃病。因為我們吃下的食物,首先要在口腔中進行初步咀嚼和消化,堅硬的牙齒將大塊食物碾磨成較細小的顆粒,同時唾液腺不斷地分泌唾液,與食物充分反應,唾液中的淀粉將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麥芽糖,使胃腸便于進一步消化吸收。人體在消化大分子食物時,咀嚼的時間越長,唾液分泌量就越多,越有利于潤滑和吞咽食物,也越有利于輕胃腸的負擔。把飯和湯混在一起吃,食物在口腔里稍加咀嚼就咽進胃里去了。這不僅使人“食不知味”,舌頭上的味覺神經還沒來得及“反應”,睡液分泌就會減少,使胃和胰臟產生的消化液也不多,并且還被湯沖淡了,吃進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充分地得到消化和吸收。長期以往,很容易引起胃病。因此,忌吃“湯泡飯”。 胃病其實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,所以大家在吃飯的時候若是有以上2個壞習慣的話,就要趁早戒掉啦!遠離胃病困擾! |
|
來自: 蓮鄉(xiāng)學人 > 《養(yǎng)生保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