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晚班的“一起旋”后,湖南旋友清靜對我說:“我頻甩手,兩邊無名指和小指連帶下邊手掌還是不舒服,手機電腦又無法割舍,怎么辦???”褔州旋友清風亦說:“老師我也是有點這樣,左手指偶爾會麻。我今下午就是看了一會兒手機?!?span lang="EN-US"> 其實經(jīng)常有人反應肩頸、臂、手、腕部出現(xiàn)麻木、刺痛、壓痛、酸痛等不適,這些大多與電腦、手機有很大的關聯(lián)。特別是現(xiàn)在的智能手機,批量繁衍出手機控一族。這一族人群龐大得令人咋舌,從幾歲的小兒到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。特別是社會的主流人群,上班一族的年輕人,他們工作每天超過8小時的電腦操作,一下班后馬上轉換成“手機控”——玩微信、刷微博、看電子讀物、視頻。久之,眼睛出現(xiàn)干澀、紅腫、癢、痛、視力下降,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失眠、記憶力減退、脫發(fā)、神經(jīng)衰弱,眩暈、手麻,肩頸僵硬、頸椎、脊椎彎曲……特別是手機控給人帶來的起居無常,引起人體器官功能紊亂,會引發(fā)更多健康問題。電子信息產(chǎn)品雖然給人帶來很多便利,但也使現(xiàn)代人得病更為瘋狂! 以上泛論一下,我們還是回到手機帶來的手麻等諸癥。 清靜的現(xiàn)象,多是因電腦、手機惹的禍,從而使她的手臂上的經(jīng)絡不太通。頻甩手后,手上的組織在高頻甩動中放松,利于氣血的流注,氣血的運行會沖擊經(jīng)絡堵塞處,沖擊就會產(chǎn)生陣痛,就會產(chǎn)生不適感,最后簡捷的處理方法就是堅持頻擺。 清風曾有肩痛手麻,之后換了工作,電腦控制得很好了,基本上不用電腦了,但手機還是離不了。所以她這次手麻,讓她頻甩,一會她就反饋:“甩了幾下就不麻了?!?span lang="EN-US"> 工作中離不開電腦、生活中是手機控的朋友們,對上肢、手部經(jīng)絡時常會構成損傷,這種損傷是日積月累、逐日增加的。清風的“甩了幾下就不麻”并不能說明她手麻的問題就從根本上解決了,只要她還在玩手機,還會逐日加重。清靜、清風兩人的現(xiàn)象都是說明頻甩對她們手部的健康問題歲是有效了,她們表現(xiàn)的不同,只是因為她們病的程度不同。我們不能拒絕現(xiàn)代科技給人帶來的便利,但是我們是可以預防它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的。 她們兩人的案例,表明了頻甩這個舉手之勞的運動方法的有效性,那么我們就要做到常頻甩,具體做法就是,在我們使用手機、電腦時間隙,可以騰出兩手頻甩1分鐘,甚至10-20秒。用手機時,也可單手交替地這樣來幾下,就可以避免手機控、電腦控帶來的健康問題。不要等手真出了問題再去關注如何應對,再去頻甩,頻甩做到生活化就能簡簡單單治療上肢未病。
讓手機控、電腦控者將頻甩作為一種生活習慣,作為融入生活的一個最便捷的微運動形式,就能輕松防治未病。能治未病你就是上醫(yī),何必要去求助別人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