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多次接手明代大文豪思想家黃佐課程編輯,發(fā)現(xiàn)度娘上無法查到黃佐的《白云山賦》,此賦洋洋灑灑的五百余言概括了白云山的歷代名跡,風光奇勝,文章綺麗奔放,對仗工整,氣韻沉雄,是賦中的佳作,為白云山寫了一篇優(yōu)美的序文,為白云山這幅彩色水墨畫勾勒了一個清晰的輪廓。今(2018年12月23日)宅于東山,靜心輸入電腦中,并發(fā)布于個人圖書館《鈞權(quán)居智慧學院》內(nèi),以便他人需要時,不似我尋尋覓覓之苦,隨緣取之! ——廣州.竹之湄
![]() 明.黃佐詩賦兩篇:
《白云山賦》 維南越之主山,奠廣州之野北。自大庾以逶迤,背三城而崒嵂。從之者三十余峰,聯(lián)之者皆成一脈。名曰白云,削成素壁。 爾其巔可摩星,下瞰歸龍之洞;中懸飛薄,高垂噴玉之泉。北廠崇臺高館之勝,左參月溪景泰之禪。水石皆異,姿態(tài)如仙。睹鶴舒而擬探仙跡,因虎跑而獲悟水源。遠眺泰霞之洞,近臨小隱之軒。溯祖龍訪至人而不得,慨宋帝留御墨而空傳。 若乃柳色青浮,春光明媚。踏青擬麗人之行,修禊仿蘭亭之記。木棉照日。光搖叆叇之中;古柏沖霄,影出峰巒之次。六真橋畔,飛來燕子翻風。滴水巖邊,望去煙光成翠。鶯語遷喬,梵音出寺。固極選勝之雅游,是誠當時之樂事也。 乃其榴火燒空,映入飲虹之澗;熏風夾道,爽流飛瀑之亭。踵鰲頭之嘉會,搜玉井之舟經(jīng)。菖蒲生而九節(jié),水簾卷而千層。林邊避暑,溪畔剝菱。蒲團悟老僧之入定,芳從愛野鳥之忘情。遙望風塵,人忙如蟻;放懷天地,我志如冰。愛日之長,林泉暫憩;嗟時之去,秋月初明,則有登高作賦,對青嶂以揮毫;臨流賦詩,倚蒼松而寄傲。名甘泉之苑,宴絕流觴;緬著述之堂,人同湛露。或效處士高風,或如參軍落帽。感秋氣之悲哉,惜年華之將暮。聊假日以寫其愁思,胡求仙而向乎煙霧。 若夫一陽始復(fù),六律皆新。節(jié)鉞賢吏,冬狩時巡。郊原駐旆,草野勞民。瞻白云之蓊郁,兆瑞雪之繽紛。于是嚴車架,命虞人,風伯為之開道,雨師為之清塵。射獵于燕塘之圃,獻豸開于韶水之濱。覺云山為之增色,珠海籍以生春。此則謳歌應(yīng)遍乎士女,而綴筆殊愧乎鯫生者也。
《訪鶴舒臺》 天池集南翼,帝車回北衡。 芳草寒未歇,潦川澹猶清。 晏陰日夕起,郁抱何由平。 溯風肅徂軫,陟云延友生。 周遭度玄渚,紆徐搴落英。 晨霞散馀絢,倏忽凌虛明。 虬松移翠葆,虹澗流金聲。 轅馬何蕭蕭,谷鳥亦嚶嚶。 蘊真效龍蠖,撫化忘將迎。 隆墀一永嘆,遠壑浩自盈。 緬惟遼海鶴,載彼瑤臺笙。 邈矣安期子,乃垂千載名。 |
|
來自: 鈞權(quán)居智慧學院 > 《詩情畫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