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臨溪為硯 ![]() 蔣碧薇 1. 好朋友離婚了,她連夜穿過大半個城市,來找我哭訴。 十二年的婚姻,從一無所有,到兒女雙全,她為老公為孩子活了半輩子,哪怕醫(yī)生多次告誡她體質(zhì)不好,要多休養(yǎng),可她依舊事必躬親的照顧一家老??;哪怕老公一再出軌,她為了孩子也一忍再忍。 愛情是宇宙中少數(shù)不遵循守恒定律的東西,不僅如此它很有可能還會付出越多,越顯得卑微,生活越慘淡。委曲求全換來的是男方堅決要離婚,她用盡所有辦法都于事無補。 最后,十二年的感情換成一紙離婚協(xié)議書,財產(chǎn)可以分割,子女可以分配,感情和青春卻連個埋葬的地方都找不到。 剛一進門,就看見她臉頰上貼著幾縷濕漉漉的頭發(fā),就像一只剛淋過一場大雨的流浪狗,打著哆嗦出現(xiàn)在我面前。 見了面,她就歇斯底里哭訴了起來,我絞盡腦汁的安慰她,將那些陳年老雞湯一碗一碗的往她耳朵灌,道理誰都懂,用到自己的身上就水土不服了。 “你說我以后怎么辦,一個四十歲的離婚女人,還帶著兩個孩子,誰還敢要我?” “你記住,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塊被人丟了的抹布,那在別人眼里,你就是一塊抹布。如果你把自己當(dāng)成一顆珍珠,別人只當(dāng)你現(xiàn)在吃了一嘴的沙子,暫時失態(tài)。重點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自己,真的愛你的男人不會在乎你的過去,而是心疼你的過去?!?/p> 我們誰也不必為別人的錯誤買單,人生是自己的,離開任何人都能重新開始。婚姻失敗,并不意味人生從此打入了無底深淵,只要自己不認(rèn)輸,誰都打不倒你。 2. ![]() 蔣碧薇與徐悲鴻 不是所有的女人離了婚之后,都會像一盤被男人扔掉的黃花菜,再也無人過問。 聰明的女人,懂得在失敗的感情中總結(jié)經(jīng)驗教訓(xùn),年齡與皺紋就當(dāng)是歲月的印記或者恩賜,越往后越從容,也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幸福。比如賈靜雯,王菲,再比如——蔣碧薇。 提到這個名字,可能很多人都十分陌生,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——徐悲鴻的前妻。 她18歲就不顧一切的與徐悲鴻私奔,多年后,徐悲鴻兩次登報與她離婚。那些年,愛得如癡如狂的兩個人,最后對簿公堂,唏噓收場。天命之年的蔣碧薇淪為人盡皆知的“棄婦。” 如果故事,就朝著越來越慘的悲情女主路線發(fā)展,那她也就和我的那位朋友沒有什么不同了。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蔣碧薇會就此沉淪墮落的時候,她卻甘冒不韙做起了張道藩的情婦,前前后后將近二十年。 蔣碧薇被徐悲鴻傷得身心俱損,聲名狼藉。在張道藩這里她不僅養(yǎng)好了舊疾,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呵護和寵愛。 一個女人,在愛情里向往的一切,她的丈夫沒有給她的,她的情人都給了她。 一輩子很長,上帝不會將你永遠關(guān)在黑屋子里,總有一個人會在你跌入谷底時,甘做你的英雄,陪你越過時間的牢! 3. ![]() 蔣碧薇 1899年,蔣碧薇出生于江蘇宜興的一個大戶人家,她是真真正正的大家閨秀。她的父親是復(fù)旦大學(xué)的教授蔣梅笙,他十分欣賞徐悲鴻的才情,常常邀請他來家中做客。 18歲的蔣碧薇身材曼妙,皮膚白凈,最出彩就是那一雙如煙似暮的眼睛,柔情似水。 年少多情的才子徐悲鴻對她是一見傾心。 蔣碧薇呢,也多次從父親口中聽到了關(guān)于徐悲鴻的事,她對他十分好奇,這個被父親說得神乎其神的天才,究竟是何許人也? 一次,徐悲鴻來家中做客,她借故穿堂而過,瞥見了風(fēng)度翩翩的徐悲鴻正在與父親討論西方油畫,傾慕的種子似春風(fēng)化雨,頃刻間,生了根發(fā)了芽。 這本是一出才子配佳人的美好姻緣。遺憾的是,當(dāng)時的蔣碧薇早已定親,男方是蘇州望族查家的二公子查紫含。 就在蔣碧薇準(zhǔn)備將她對徐悲鴻的感情藏在心里,不再抱有幻想時,卻傳來了查紫含考試作弊的丑聞。一想到自己的未婚夫,居然做出了如此丟臉的事,原本就已心生搖曳的蔣碧薇,感情的鐘擺就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徐悲鴻。 徐悲鴻則抓住機會,立刻讓人帶信給蔣碧薇,說:“假如現(xiàn)在有一個人,要帶你到外國,你去不去?” 一邊是恨鐵不成鋼的未婚夫,一邊是心系已久的心上人,她當(dāng)然毫不猶疑地說:“我去!” 愛情來的時候,就像一場龍卷風(fēng),吹得男男女女大失方寸,父母可以不要了,物質(zhì)可以不要了,就連私奔回來帶什么后果,也完全不管不顧了。愛情是風(fēng),也是瘋! 年僅18歲的蔣家二小姐,留下一紙書信,提著一個行李箱,不顧一切地隨徐悲鴻去了日本。將一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父母。 當(dāng)時,查家已經(jīng)發(fā)好請柬,擇好了良辰吉日,只等吉時一到就娶蔣碧薇入門,現(xiàn)在新娘子跟別的男人私奔了,這讓守信重義的蔣家父母無地自容。 盡管蔣家父母對女兒的做法失望至極,卻不得不替她善后,他們只得對外謊稱,蔣碧薇去蘇州探親,路上染了重病,不治而亡。 還買來了一個棺材,裝上石頭,有模有樣的給蔣碧薇辦了一場喪禮,才得以騙過查家人。 4. ![]() 琴課 而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呢,此時正在去往日本的輪渡上風(fēng)流快活,徐悲鴻拿出兩枚紅豆戒指,一枚刻著悲鴻,一枚刻著碧薇,那時候蔣碧薇還叫蔣棠珍,每當(dāng)有人問他蔣碧薇是誰? 徐悲鴻總是得意地說:“我未來太太的名字?!?/p> 后來,為了慶賀蔣碧薇告別過去,迎來新生,她正式更名為碧薇,一作碧薇,顧盼傾城。 一年后,兩人從日本回國,蔣家人還是堅決不同意兩人的戀情,他們認(rèn)為徐悲鴻年紀(jì)雖比蔣碧薇大,但是為人處世卻太不成熟,根本就不適合同樣做事不計后果的女兒。 一段戀情如果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,那一定是這段感情本身就存在問題,可是當(dāng)事人卻會認(rèn)為,是所有人在阻礙她得到幸福,她要做的不是聽取大家的勸誡,而是自己沖破阻礙。 不久,徐悲鴻拿到公費留學(xué)的名額,蔣碧薇的機會來了,她再次拋下父母,隨他遠赴歐洲。 兩人靠著每個月微薄的公費,在巴黎的小旅館里,艱難度日。迫于生計徐悲鴻接了給課本畫插畫的活兒,蔣碧薇甚至去給人家打掃衛(wèi)生補貼家用。 但是那段日子,也是兩人近30年感情生活里最幸福的日子。 沒有錢,自然就很少外出,兩人窩在家里,徐悲鴻就畫蔣碧薇。 他一生畫過無數(shù)個女人,畫得最好的始終都是蔣碧薇,那是他第一次愛一個人,自然心里,眼里,畫里都是她。她的一顰一笑,一嗔一嬌,晚風(fēng)拂過的背影,燈下淺讀的姿態(tài),都是他靈感的來源,也是他愛過她的證據(jù)。 尤其是陪伴蔣碧薇一生的那幅《琴課》:畫面中的蔣碧薇,穿著緊身旗袍,梳著最時興的卷發(fā),斜坐在凳子上,撥弄著小提琴,露出完美的側(cè)臉,嬌媚可人。 這幅畫,相對于徐悲鴻其他的作品而言,并不出名,但是這把小提琴是徐悲鴻賣掉了幾十副畫之后換回來的,是他送給蔣碧薇的第一份生日禮物。 這份情意,蔣碧薇至死都念念不忘。 女人最看重是落魄時你贈與她的一切,不論多么廉價,里面裝了感情就顯得彌足珍貴了,可惜的是,當(dāng)你不再落魄,感情也就不復(fù)存在了。 5. ![]() 張道藩的自畫像 蔣碧薇后來寫過一本書《我與悲鴻》中提到了,他們這段感情的一個致命弱點。
兩個人一個是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名門閨秀,一個是艱難打拼的草根學(xué)生,生活背景天差地別,價值觀念也天南地北。 剛剛在一起的時候,你儂我儂,好像對方的缺點都微不足道??僧?dāng)激情褪去,時刻都要面對彼此的缺陷時愛情的考驗,才算真正開始。 徐悲鴻是一位天才畫家,他有一個習(xí)慣,他在作畫的時候,不許任何人打擾,包括蔣碧薇。 在拜布佛萊為師之后,徐悲鴻的畫技突飛猛進,他更是一心一意的撲在了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上,蔣碧薇曾不止一次的抱怨:“他只愛藝術(shù),不愛我?!?/p> 她天性愛熱鬧,喜歡出席活動,面對丈夫的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作畫中仙。相隔一門之外的她常常有一種守活寡的錯覺。孤獨可以偽裝,寂寞卻是藏不住,這份寂寞就更像是裊裊升起的炊煙,冒著熱氣往上飄。 就在這個時候,另一個男人出現(xiàn)了,他就是張道藩。 張道藩叫徐悲鴻二哥,當(dāng)時留法的學(xué)生私下建了個小團體叫“天狗會”,徐悲鴻是老二,張道藩是老三,蔣碧薇作為唯一的女人,被他們稱為“壓寨夫人?!?/p> 英俊瀟灑的張道藩,對風(fēng)姿綽約的二嫂蔣碧薇一見鐘情。很快就對蔣碧薇發(fā)動了猛烈的攻勢,他的細膩大膽,又極富浪漫,讓寂寞中的蔣碧薇感動過,也動搖過。 有一次,張道藩甚至從意大利寄來了一封幾頁紙的長信,在信中他露骨地向蔣碧薇告白了,蔣碧薇又糾結(jié)又害怕。 那時候,她還深愛著徐悲鴻,盡管徐悲鴻時常冷落她,偶爾也會爭吵,她依舊為她打點好家里的一切。對張道藩的一片癡情,她選擇了拒之門外。她的寂寞需要派遣,可她希望來人是他的丈夫,越界的事情她不做。 為了治愈情傷,張道藩匆匆找了一位法國太太結(jié)了婚。但是由于文化差異,兩人婚后過得并不和諧,最后甚至處于長期分居的狀態(tài)。 6. ![]() 孫多慈 8年后,徐悲鴻鍍金歸來,隨即被聘為中央大學(xué)的教授,辦畫展,教學(xué)生,作畫賣畫,過得是風(fēng)生水起,而蔣碧薇呢?此時,她正以徐悲鴻太太的身份,在交際圈里活得如魚得水。 不僅如此,蔣碧薇還時常在家里舉辦聚會,邀請各界名流來家里,喝酒跳舞,來得最多的就是張道藩。 徐悲鴻是偏愛安靜的人,每次一回家見到這一群在酒精催化下瘋瘋癲癲的人,他就不勝其煩,一頭鉆進畫室不再出來,再后來他干脆不回來了,直接在學(xué)校的畫室,搭了張床。 夫妻的關(guān)系,彼此性格上的不合,也隨著回國日漸明顯,一段感情只要出現(xiàn)了無法修復(fù)的裂痕,其他的女人是很容易趁虛而入的,再加上徐悲鴻原本多情,并沒有蔣碧薇拒絕張道藩的理性克制。 很快,關(guān)于徐悲鴻與學(xué)生孫多慈的小道消息傳得滿城風(fēng)雨,被蒙在鼓里的蔣碧薇這才如夢初醒,據(jù)說當(dāng)時中央大學(xué)的學(xué)生都抱怨說:“徐教授上課,眼里只有一位孫同學(xué)?!?/p> 最諷刺的是,如今他又給孫韻君改名“孫多慈,”并且同樣送上一枚紅豆戒指,刻著兩人的名字。還刻了兩枚印章,大慈大悲。 她能接受十幾年的感情日益平淡,但是她無法接受他用愛過她的方式,去愛另一個女人。 這一段愛情是她賭上花樣年華,眾叛親離換來的,如今有一個比她年輕,比她漂亮的女人輕而易舉的就復(fù)制了她刻骨銘心的愛戀,叫她怎么甘心,就此作罷! 她像發(fā)了狂的獅子,妒火中燒的打響了自己的愛情保衛(wèi)戰(zhàn)。她沖到孫多慈的宿舍打了她,她撕毀了徐悲鴻為她準(zhǔn)備的畫作,就連徐悲鴻想偷偷地送孫多慈去日本留學(xué),也被蔣碧薇橫刀攔下,她甚至寫信給孫多慈的父母,讓兩位老人家管好自己的女兒。 一個系出名門的大家閨秀,向來以溫婉嫻靜示人,她第一次徹底的瘋了,像個潑婦一樣張牙舞爪想要將那些對她婚姻圖謀不軌的人趕走。 然而,決定權(quán)不在她手里,徐悲鴻為了挽回孫多慈,1938年7月31日,他在《廣西日報》上發(fā)表了一則聲明:“鄙人與蔣碧薇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(guān)系,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(yè)概由其個人負(fù)責(zé)?!?/b> 此時的蔣碧薇,如遭五雷轟頂,十年深情,為他,她甘做灶下婢,為他生兒育女,到他這里竟然只是“非法同居”,倔強如蔣碧薇,也泣不成聲。 7. ![]() 徐悲鴻與廖靜文 可惜,孫多慈不是蔣碧薇,她沒有她的一腔孤勇,她聽從父親的安排嫁給了喪偶的教育廳長許紹棣。 在蔣碧薇最失落的時候,張道藩認(rèn)準(zhǔn)時機再一次出現(xiàn)在她身邊,此時的他,已經(jīng)棄畫從政,深得陳立夫的重用,在官場上春風(fēng)得意。 他卻依然細心的照顧蔣碧薇的衣食起居,陪她散步談心,抒發(fā)郁結(jié),最終蔣碧薇被他的深情打動,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。 徐悲鴻在追求孫多慈失敗之后,曾試圖與蔣碧薇重修舊好,許多同人也紛紛出面替他說和,而蔣碧薇對他心如死灰,只對他說:“假如你和孫韻君決裂,這個家的門隨時向你敞開。但倘若是因為人家拋棄你,結(jié)婚了,或死了,你回到我這里,對不起,我絕不接收!” 愛情里她寧愿做那個為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18歲少女,也不做退而求其次的備胎。 她不是時刻等在原地的公交站牌,如果他不懂得珍惜,她就不會在原地傻等。 至此,蔣碧薇與徐悲鴻開始了長期的分居的生活,期間徐悲鴻投身抗戰(zhàn)救亡事業(yè),奔走了廣西與南京之間,很快,他要籌辦中央美術(shù)學(xué)院,想要招收一批女學(xué)生,廖靜文前來報名。 年輕的女學(xué)生仰慕才華橫溢的教授的戲碼,再次上演,他又給她改了名字,也送了她一枚印章,好像他追求的女孩子的手段來來去去也就那么幾招,但對于一個有才華加持的男人而言,這就足夠了。 故技重施的還不止,改名字,送禮物,為了和廖靜文在一起,1944年2月9日,徐悲鴻又在《貴陽日報》上刊登了一則聲明:“徐悲鴻與蔣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,斷絕同居關(guān)系,已歷八年。中經(jīng)親友調(diào)解,蔣女士堅持己見,破鏡已難重圓。此后徐悲鴻一切,與蔣女士毫不相涉。茲恐社會未盡深知,特此聲明?!?/b> 同樣的戲碼,他傷她一次還不夠,現(xiàn)在又為了第二個女人,再次羞辱她,好像她蔣碧薇是你徐悲鴻的一個污點,你說要就要,你說丟就丟,她完全沒有選擇的余地。 那個時候,蔣碧薇已經(jīng)和張道藩同居多年,她沒有向徐悲鴻索要過一分一毫,哪怕是子女的撫養(yǎng)費也是靠她自己在辛辛苦苦賺的,他為什么還要來羞辱她,這一次蔣碧薇決定不再隱忍。 1945年初,她同意與徐悲鴻離婚,條件是:100幅徐悲鴻的畫,40幅古畫,以及100萬元現(xiàn)金。 她想要很多很多的愛,如果沒有,有很多很多的錢,也不錯。 8. ![]() 蔣碧薇 徐悲鴻自知有愧于蔣碧薇,離婚后便夙興夜寐地為她趕制畫作。對于徐悲鴻的死,他的妻子廖靜文是這樣說的,“為了還清她(蔣碧薇)索要的畫債,悲鴻當(dāng)時日夜作畫,他習(xí)慣站著作畫,不久就高血壓與腎炎并發(fā),病危住院了......” 如果不是蔣碧薇獅子大開口,徐悲鴻也許不會那么早逝(58歲),可是如果不是徐悲鴻,蔣碧薇又怎么會眾叛親離,淪落至此。 誰又能想到,當(dāng)年轟動全城的私奔,最后會落得兩敗俱傷的結(jié)果,蔣碧薇是深愛著徐悲鴻的,哪怕他一次又一次的傷透她的心,晚年孤苦的日子里,陪伴在她身邊還是臥室里那一幅《琴課》。 如果故事的結(jié)局太過痛心,她寧愿選擇記住曾經(jīng)的美好,至少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你曾深深愛過我,回憶不會騙人,也不會傷人。 1953年10月,徐悲鴻謝世了,當(dāng)蔣碧薇得知徐悲鴻直到去世,身邊還珍藏著早年與她同在巴黎生活時購買的懷表時,淚落如雨...... 她最愛的是徐悲鴻,最恨的也是徐悲鴻,遍體鱗傷的她,最后用恨愛了他一輩子。 9. ![]() 蔣碧薇與張道藩 出于仕途的考慮,張道藩不能和妻子蘇珊離婚,1949年初,國民黨要員紛紛逃離內(nèi)陸,身居國民黨中央常委、中宣部長的張道藩親自安排蔣碧薇去了臺灣。 而此后十年,蔣碧薇只得以情婦的身份與張道藩相伴。 兩個人歷經(jīng)磨難終于走到了一起,張道藩是一個十分浪漫的人,他喜歡給蔣碧薇寫情詩,一首接著一首,就像要將他那一顆滾燙的心,掏出來給她暖手一般的熱忱。 蔣碧薇是名門閨秀,早年跟隨父親飽讀詩書,在法國留學(xué)期間,她還進修了法語。在她與張道藩的信里,無處不體現(xiàn)她的溫婉,才學(xué),睿智,豁達。 她在自己的回憶錄里說:“那段時間,我們一同西窗賞月,東籬種花,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,過著神仙般的日子。” 兩人在一起二十幾年,足足寫了幾千封信,哪怕共處一室,也喜歡鴻雁傳情,但是蔣碧薇的心里始終是自責(zé)的,她的愛情是從另一個女人的手里偷過來的,多年前她曾嘗盡了痛苦與心酸,如今正由她帶給另一個女人。 所以,當(dāng)十年后,孫道藩提出要接遠居加拿大的妻子與女兒回國時,蔣碧薇毫不猶豫地退出了。她在寫給孫道藩的信中寫道:
這封信是一份訣別信,她感謝張道藩賜予她的一切,也希望他能回到妻子的身邊,在垂暮之年盡到為人丈夫的責(zé)任。而她自己了,一個不惑之年的老人,孤獨的守著自己的小圓斗室,直到終老。 分手后,張道藩幾次上門求見,蔣碧薇都婉拒了,直到張道藩臨終前,她才去醫(yī)院見了最后一面,在愛情里,她還是那個特立獨行的蔣碧薇,愛便情深義重,分便絕不打擾。 后來,她執(zhí)筆寫下自己的回憶錄,歷經(jīng)半個世紀(jì)的人事變遷,得到過最美的愛情,也品嘗過最澀的青果,上篇是《我與悲鴻》,下篇是《我與道藩》。 這兩個曾經(jīng)占據(jù)了生命中最好光景的男人,一個教會了她如何去恨一個人,一個教會了她如何去愛一個人。 在這場愛情糾葛中,徐悲鴻早逝,孫多慈一生郁郁寡歡,廖靜文妙齡喪夫,獨自撫養(yǎng)五歲的兒子,張道藩在蔣碧薇身上耗了一輩子,到最后卻回歸了名存實亡的婚姻。蔣碧薇與張道藩相守了二十年,卻連一個名分也沒有。 好像每一個人都遍體鱗傷,每一個人都用一生付出了代價,正如蔣碧薇自己曾說:“如果不是18歲的那一場私奔,她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模樣?!?/p> 如果不是18歲的那場私奔,她們每一個人的人生也許都會是另一番模樣。 可惜,人生沒有如果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