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董潔 編輯|安心 即將過去的2018,對于很多互聯(lián)網巨頭和大佬來說,都是焦慮的一年。 這一年,騰訊的市值一度跌去1/3,引發(fā)互聯(lián)網界的極大擔憂;滴滴則因為“安全事件”成為眾矢之的,踩下急剎車;京東的日子同樣不太好過,劉強東因明尼蘇達事件形象一落千丈,受此影響,加之業(yè)務增速放緩,京東股價一瀉千里。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,2018年手機巨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。 經歷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后,雷軍率領小米成功上市。擺脫了2016年的低谷,今年的小米觸底反彈,出貨量成功超過1億臺,雷軍成為了眾人眼中的“人生贏家”。 余承東率領下的華為消費者業(yè)務更是狂奔突進,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發(fā)貨量(含榮耀)突破2億臺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 2010年-2018年,華為智能手機發(fā)貨量從300萬臺增長到2億臺,增長約66倍;根據IDC的報告,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,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,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4.6%。在中國市場,華為穩(wěn)居第一。 這一年,雷軍和余承東也沒少隔空喊話。作為中國最具話題度的兩家手機廠商的掌門人,兩人的隔空“互懟”也貢獻了不少媒體頭條。 雷軍“登上巔峰” 2018年的雷軍可以用“人生贏家”來形容。 7月9日早上9點半,港交所的鐘聲敲響,站在港交所史上最大銅鑼面前的是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。在經歷了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后,這位互聯(lián)網老兵終于率領小米成功上市。 伴隨小米上市,雷軍個人身價暴漲。根據招股書顯示,雷軍持有小米約29.4%的股份,按照當時的市值這部分股份價值約136.9億美元。 7月8日上午,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,資本市場跌宕起伏,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。 為了獎勵雷軍為小米做出的巨大的貢獻,在上市前夕,小米向雷軍支付了高達約99億人民幣的股權激勵開支,創(chuàng)下了目前全球公司高管因公司上市而獲得股權激勵的最高紀錄。此前,國內這一紀錄保持者為京東創(chuàng)始人劉強東。 但真正讓雷軍興奮的是小米手機業(yè)務在今年取得的長足進展。 雷軍在微博宣布,截至10月26日晚11點23分,小米手機2018年的出貨量正式突破了1億臺,提前完成全年目標。雷軍稱,這是小米手機首次年度出貨破億,是一個里程碑。 作為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,小米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目標,并首次進入出貨量億級俱樂部。據小米第二季度財報,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,同比增長43.9%,大陸地區(qū)手機平均售價同比增長超25%。 在國際市場,尤其是印度市場,今年小米的表現(xiàn)也堪稱驚艷。 截至2018年二季度,小米手機海外市場收入已占總收入的36.3%,達164億元,同比增長151.7%。在印度,小米成功擠掉三星,成為了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市場份額最高的手機廠商,并連續(xù)5個季度霸占榜首。 作為小米董事長、CEO,2018年的雷軍志得意滿;作為投資人,2018年雷軍同樣收獲頗豐。 今年,包括華米科技、云米科技在內的幾家生態(tài)鏈企業(yè)迎來上市潮,雷軍以及其創(chuàng)立的順為資本作為這幾家企業(yè)的重要股東都收獲頗豐。 “很多人看不懂小米,里面有很多創(chuàng)新,既是硬件公司,也是電商公司,還是互聯(lián)網公司。我們的思路很簡單,米粉要什么,我們就提供什么,一步一步來。通過過去8年的努力,我們做了100多種產品”,上市之后雷軍曾這樣說。 在一封寫給2029年的信中,雷軍寫道,“互聯(lián)網在中國普及大約用了20年時間,移動互聯(lián)網大約是10年時間,我覺得AIoT的到來可能會比我們想得要快,帶來的變化也會遠超過以往?!?/p> 2019年,雷軍將迎來自己50歲生日。明年的雷軍將會做些什么,值得期待。 余承東“一騎絕塵” 在雷軍還在為小米出貨量突破1億臺而歡喜鼓舞時,余承東率領的華為卻已經默默突破了2億出貨量大關。 今天的華為已經成為不少手機廠商追趕的對象,其中一個就是雷軍。 10月25日,在小米MIX 3新品發(fā)布會上,雷軍調侃自家相機部門稱:“相機部門今年能不能有年終獎,只有一個目標,就是能不能干翻華為”。隨后雷軍公布了小米MIX 3的DXO得分,并表示:“我們相機部門有年終獎了”,“今晚吃飯的時候可以加個雞蛋、雞腿了”。 作為圈內著名的“大嘴”,余承東當然不會忍氣吞聲,在被雷軍隔空喊話的第二天,余承東就強勢做出了回應。 “其他任何手機廠家短期之內相機都不太可能超越華為P20 Pro,只有我們自己能超越。今年春天發(fā)布的P20普通版不是我們照相最強的,我們最強的是P20 Pro和Mate20系列”,余承東表示。 體量來說,華為公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,華為手機+榮耀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1.53億部,實現(xiàn)銷售收入2372億元,同比增長31.9%,無論是收入還是出貨量,都遠遠領先于小米等廠商。 在12月17日舉行的華為nova 4新品發(fā)布會上,余承東還宣布華為手機2018年度全球發(fā)貨量預計突破2億臺,這也是首個年度出貨超過2億部的中國手機品牌。 在今年,華為先后推出了P20 Pro、Magic2、Mate20、nova4等多款手機,均收獲了不錯的口碑。雖然Mate20一度遭遇了“綠屏門”,但這并不妨礙其作為今年最優(yōu)秀的一款智能手機的地位。 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,今年二季度,華為的手機銷量曾一度超越蘋果,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供應商。 在2016年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采訪時,余承東就曾表示,華為力爭到2018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,如今這一目標已初步實現(xiàn)。 在國內市場,在余承東的率領下,華為已經獨占鰲頭。2018年第三季度,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占比情況中,前五名廠商的合計市場占比從去年Q3的79%到增長至今年Q3的86%。其中,華為位居榜首,2018年Q3的市場份額為23%,同比增長13%。 國際數據公司(IDC)最新發(fā)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,2018年第三季度,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.03億臺,其中小米、OPPO蘋果等廠商的出貨量同比均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下滑,但華為卻同比上漲13.4%。 大佬的焦慮 2018年,春風得意的雷軍和余承東依然有“難啃的骨頭”。 在上市首日即遭破發(fā)后,小米股價在過去幾個月的表現(xiàn)一直不算理想。截止到12月24日收盤,小米股價報13.16港元/股,較17港元的發(fā)行價已經跌去22%。 國內手機市場見頂也讓小米承壓不小,雖然出貨量在今年首次突破1億臺,但IDC最新的數據顯示,小米三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了10.9%。 在前不久,雷軍發(fā)布公開信,宣布小米設立中國區(qū),并讓王川出任中國區(qū)總裁,這被外界解讀為,小米想要提振中國市場,強化中國區(qū)業(yè)務。 2018年,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中也并非一帆風順。 今年初,就在美國CES華為Mate10發(fā)布會的前一天,有外媒報道稱運營商AT&T迫于美國監(jiān)管方面的壓力放棄與華為手機合作。而在CES之前,就曾有媒體爆出華為要與美國AT&T合作進軍美國。 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再一次破碎。這件事讓余承東憤怒。在CES上,他十分激動的表示,“失去美國運營商支持,讓華為進軍美國喪失了重要的渠道,但是華為進軍美國的計劃是不變的?!?/p> 年末歲初,中國手機市場正在洗牌,市場份額越來越向頭部集中,小品牌在加速死亡。然而,巨頭接下來如何排序,他們的新增長在哪里?對于雷軍和余承東來說,這種焦慮永遠存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