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靜暖,落卷成畫,晚風寂寂,撩人發(fā)絲。天外溫柔的斜陽自遠山近水落地鋪陳,在遠處的暮靄青嵐里脈脈含羞,在腳邊的涼亭巷陌間緩緩延綿。踏一地的微醉安詳,抱一本書在胸前,閑散徐步于幽寂無人的茶街,一任茶香四襲,清馨裊繞,甘沁心魂。 水榭空階,拾級而上,于曲疊錯落有致的一方石板,捧書獨坐,腳下的綠苔滋長蔓延,身后是步步走來的茶街,臨小橋流水人家,詩一般的落霞,酒一般的夕陽,滿眼風光渾如畫。纖纖素手輕巧地折下一株小草,反復拈嗅把玩,薰香染指,看露珠流滑,淺附一芥,玲瓏晶瑩,俏皮清涼,折射生命的底色,吮吸斜暉的安暖。別一抹綠意于心,擁抱生命最淳真的清新、明媚、簡單與瑩然,溫嫻風雨平生后疲憊蕭瑟的情懷。閉目、淺笑、深醉、陶然...... 恬謐安逸的黃昏景致,使得紅塵驛站處的歲月深流如此的悠淡,細長。于是,輕輕撣去山一程水一程的迢遙途中蒙染的滿身塵埃,呼吸清風的呼吸,聆聽流云的心語,擇一隅清寂,讓倦怠的心靈,于此枕書休憩。 無論日子有多繁忙,每天,定會如期騰出一段寧靜溫軟的水墨時光,一段竹藤椅、青玉案、書畫卷素簡鋪設的時光,一碗芳墨、一杯閑茶、一缽清水喂養(yǎng)的時光,擺置兩三精致可愛的小橘子于旁玲瓏生香。翻開一卷,讓清美的文字澄澈雙眸,讓清新的文筆寫意情懷,讓清雅的文思溫潤心魂。在這般遺世而清絕的光陰里,整個世界,便只剩下文字和自己。 曾問自己,喜歡華麗唯美的文嗎?喜歡。文字如斯,霓裳羽衣醉春風,瀟瀟墨雨潤千紅。 經年過后,再問自己,答曰;無感。已不愛任何的虛華偽飾,華章麗藻到無病呻吟,綿柔百轉到軟弱生懨。真正有血有肉的文字,應是包容文人墨客的赤裸純心瀟瀟徜徉的一方山水,可以天然樸素,卻深含內蘊,毋需字字珠璣,卻處處心花處處香。 如今復問,復答;喜歡。只因,多情即佛心。曾經愛的,不愛的,或喜的,或悲的,悉數(shù)刪繁從簡,落墨成一筆拈花一笑的姿態(tài),融修成一縷空靈澄凈的心念,去品悟萬種情懷,去貼近萬物情思,那淡然若無的喜歡,定當傾盡千里人間風月! 《紅樓夢》云:“因空見色,由色生情,傳情入色,自色悟空?!眽m世人生皆如此。一如文字,一盞禪茶,品了三味,一苦二甘三清淡。一首佳謠,聽了三調,一本二離三無韻。冰香玉軟,蓮花三步,一涉清漣;二入淤泥;三步蓮生。一路人生,好景三程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非山,看水非水;山青依舊,水秀如初。 盡管,度身在千難萬險里,微笑向暖,坦若浮云,閑賞一季季春暖花開,靜待一幕幕清風自來。禪念融心,了然入定。轉山轉水,碧血橫滴,皆一笑泯之,歷經千百度的晴風云雨,依稀,是最初的自己。 行走在人間,縱知塵事消長,世呈紛紜萬象,一旦深入其間,亦未必能淡定地抵御漸蝕心骨的歲月風霜,未必能有浮云涉世的情懷傲然其上。人本如蓮,純善無染,入世深了,未免會沾帶些許俗世的淤泥和塵煙,因此多了一些癡愚嗔念與迷茫。既知是一場又一場更迭的秋月春風,那么就勿忘了時刻與自己的心低語:云煙終過眼,繁華終落幕,莫忘初心,莫忘本性。 何妨且吟且徐行,在一方紅塵凈土上,淺淺地行走,深深地感悟,淡淡地觀賞,靜靜地思考,深諳世故人情而不入,盡歷離合悲歡而不傷,世不擾我,我不擾世,在極靜極凈之境里醉聽一念之間的心蓮綻放,慈悲清喜,從容度日,如此,紅塵即道場。 暮色四合,余暉隱斂。仿佛兮云遮薄月,掩卷思余,悠然。披一襲月的輕紗,一任夏夜的凝露柔和地流過于指間,一切,與我如此地親近,一草一木,一筆一畫,皆吻觸著深深處的心靈。喜歡,在寂美無言的清風明月中,在古韻溫婉的詩書墨卷里,沉醉不知歸路,知我者,謂我心凈,不知我者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在清風送來的芝蘭香息里,輕哼淺吟一曲云水禪心: 空山鳥語兮,人與白云棲,潺潺清泉濯我心,潭深魚兒戲。風吹山林兮,月照花影移,紅塵如夢聚又離,多情多悲戚。望一片幽冥兮,我與月相惜,撫一曲遙相寄,難訴相思意。我心如煙云,當空舞長袖。人在千里,魂夢常相依。紅顏空自許,南柯一夢難醒,空老山林。聽那清泉叮咚叮咚似無意,映我長夜清寂...... 此刻,不管人間是怎樣的煙火繁華、溫柔深鄉(xiāng),與我無關;此夜,不管凡塵是怎樣的鳳簫聲動、笙歌流轉,與夢無關;此生,不管俗世是怎樣的險惡喧囂、紛擾雜亂,與心無關。且將寄予歲月的玉帛錦書傾情呢喃,半卷,是潮起汐落,風雨無常的深愛;半卷,是云淡風輕,水凈月明的清歡...... |
|